華文網

七大金融子行業新三板融資調查:看看誰在加速逃離

報導組成員:趙春燕 馬傳茂 吳海燕 陳冬生

小貸、擔保、融資租賃等類金融在熬,

私募機構整頓至今很受傷,期貨保險、銀行掛牌熱情高,而證券公司卻想著要逃……新三板掛牌金融機構的眾生相,或喜或悲,都離不開政策的影響。

券商中國記者在此推出新三板掛牌金融機構生態掃描專題,為您揭開新三板市場起伏、政策變動之下,證券、期貨、保險、銀行、私募、小貸、擔保、融資租賃等新三板掛牌金融機構目前的生態圖景。

政策收緊融資銳減,

金融股掛牌新三板大潮已退

在新三板,金融股歷來是叱吒風雲的角色:在這個中小企業彙聚的市場中,金融股壟斷了掛牌公司總資產榜的前十。而今,在掛牌融資政策限制下,金融股風光不再——去年至今,新增掛牌的金融股只有25只、10家期貨公司、4家銀行、31家私募、6家證券公司,還有約70家擔保、小貸等其他類金融公司。

占總資產榜前十的公司分別為:齊魯銀行中,東海證券、華龍證券、湘財證券、南京證券、國都證券、聯訊證券去年全年母公司淨利潤同比減少超過50%。

從淨利潤指標來看,國都證券去年全年淨利潤最高,為5.78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淨利潤緊隨其後的是南京證券、湘財證券、東海證券和華龍證券,分別為5.41億元、4.65億元、4.57億元、4.1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小的開源證券,去年實現了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財報顯示,開源證券2016年全年營業收入達9.95億元,較2015年的8.34億元增長19%。

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前已有兩家掛牌券商衝刺A股IPO。

第三次衝擊IPO的南京證券已邁出重要一步。

證監會官網3月17日公佈的南京證券IPO申報稿顯示,該券商擬赴創業板發行不超8.25億股。

招股說明書顯示,經紀業務是南京證券的傳統優勢業務,2013 年、2014 年、2015年和 2016年 1~9月,南京證券經紀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 6.91億元、8.61億元、19.1億元和 5.95億元,占當期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68.06%、60.59%、63.73%和 52.21%。

“淨資本規模不足”是南京證券發展的制約因素。南京證券坦言,“淨資本規模不足已直接影響了本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創新業務佈局和盈利水準提升,

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公司的發展。”截至2016年末,南京證券淨資本為79.23億元。

正在接受上市輔導的湘財證券近日公佈了IPO上市方案,發行數量不超過16億股,發行的募集資金將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增加本公司資本金,補充本公司營運資金,擬上市地為上交所。其上市輔導券商並不是主辦券商西南證券,而是中信證券。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湘財證券資產總額254.27億元;負債總額195.05 億元;母公司淨資本73.53億元,同比增加17.97%,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16.09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4.22 億元,同比減少 65.19%。

此外,已掛牌的6只券商股憑藉新三板業績表現和發展潛力成為投資者歡迎的標的。其中,3家在掛牌後完成增發,華龍證券2016年完成一次性增發96.21億元,成為年度定增募集資金總額冠軍。聯訊證券和南京證券則分別通過定增募資37.91億元、34.44億元;東海證券和聯訊證券去年全年的總成交額位居新三板市場前列,分別達115.7億元、75.45億元。

不過,在部分機構看來,新三板券商股雖然估值較低,但因為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難題,買入仍需謹慎考慮。“新三板的券商基本上規模較小,基本偏重某些特色業務,比如並購、新三板等,一般很難在整體上與老牌上市券商競爭,”北京某私募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相比上市券商而言,新三板掛牌券商的估值較低。除了加強公司曝光度、資本市場先行試水,券商在新三板掛牌不如主機板關注度高,融資規模不如主機板,最終都是希望在A股上能有一席之地。”一家新三板掛牌券商董秘告訴記者。

細分行業掃描二

私募:掛牌、融資未破冰,整改大限僅剩兩月

如果說金融股是新三板所有行業中一個特殊的存在,那私募機構則是金融股中更特殊的存在:曾經最活躍、受政策限制亦最明顯。

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約150家金融類企業中,私募機構有28家左右。不過去年至今,私募機構無一家新增掛牌,定增融資額亦大幅縮水,去年初至今,新三板掛牌私募機構僅完成4筆定增融資,合計融資額僅22.43億元,此四家私募機構的定增融資預案全部在2015年公佈。

新增掛牌戛然而止,融資大幅縮水,是政策影響之下預料之中的結果。

去年,股轉公司官方發佈的針對私募機構在新三板命運影響最明顯的一項監管政策即為,其於2016年5月27日發佈的《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此項政策針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掛牌融資新增了八個條件,業內稱之為“私募八條”。

針對新老劃斷的問題,上述《通知》稱,已掛牌的私募機構應當對是否符合新增掛牌條件(第二項、第三項和第七項除外)進行自查,並披露自查整改報告。不符合新增掛牌條件的第一、四、五、六、八項的,應當在1年內進行整改,未按期整改的或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將予以摘牌。

據悉,上述通知於2015年5月27日發佈,距離私募機構1年的整改期限僅剩下2個多月的時間。目前可查的公告顯示,上述《通知》發佈至今,已有6家私募機構披露了自查報告,其中合晟資產、思考投資、天圖投資和菁英時代的自查報告指出符合新增的8項掛牌條件。另有2家機構天信投資、麥高控股選擇了剝離其私募業務。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私募機構含有九鼎集團在內共29家,除九鼎集團之外,私募機構掛牌時間全部為2015年。

2015年為私募機構在新三板掛牌的衝量時機,亦是私募機構在新三板掛牌融資的鼎盛時期。不過與2015年相比,2016年便是冰火兩重天的境地:2016年全年新三板無一私募新增掛牌,僅有四家私募機構完成定增融資。

按照股轉公司官方公募的審查檔,目前類似於朱雀投資、中信資本、暖流資產、亞豪資產、君聯資本這些注明的私募機構,掛牌申請在2015年就已被受理,但目前仍在排隊審查中。私募機構掛牌新三板仍未現鬆動跡象。

而在定增融資方面, 去年初至今,僅有四家私募完成了定增融資,這四家私募分別為:聯創投資、明石創新、浙商創投和博信資產,四家合計完成定增融資22.43億元。不過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這四家機構發佈定增預案的時間以及認購公告的時間均在2015年底之前,也即按照“新老劃斷”原則,此四筆定增計畫不受去年5月27日發佈《通知》的影響。除此四筆定增融資之外,去年《通知》發佈至今,仍未有私募機構發佈定增預案並完成定增。

廣證恒生總經理、首席研究官袁季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之前的政策出臺,並沒有作出判斷說以後都不允許類金融企業去掛牌或融資,“從目前來看,以私募機構為例,目前很多機構還都在做自我規範,自我規範之後,目前還在新三板掛脾的金融企業都是希望去獲得融資等發展機會。”

細分行業掃描三

保險:掛牌踴躍,融資金額偏小

近年來,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A股上市的不確定性,在新三板掛牌也成為許多公司的選擇。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後發現,在新三板上掛牌的27家保險機構中,僅5家有成交,其他22家均為零交易;融資情況來看,有7家公司,先後完成14次定增,總融資額僅2.9億元。

2016年8月15日,保監會印發《關於保險公司在股轉系統掛牌有關事項的通知》後,給新三板保險機構融資注入一劑興奮劑。

2016年5月27日,股轉公司發佈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一行三會”監管的企業,按現行掛牌條件審核其掛牌申請。自通知發佈後至今,累計23家金融類新增掛牌企業全部為“一行三會”監管企業,其中,保險機構最為踴躍,新增14家,占比超過50%。

相比主機板,新三板的上市條件較為寬鬆。財匯大資料終端行情顯示,截至3月19日,在新三板上掛牌的保險機構有27家,但整體成交情況並不樂觀,僅5家保險機構有交易量,占總掛牌數量的18.52%,其他22家均為零交易。

永誠保險在“新三板”掛牌的首家保險公司。目前暫未披露最新的年報,但2016年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07億元,淨利潤1.86億元。尷尬的是,永誠保險遭遇“零交易”窘境。

保險牌照受到資本的追捧,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金融牌照,然而在新三板市場融資情況並不理想。

截至3月19日,有7家保險機構,先後完成14次定增,但總融資額僅2.9億元。

記者發現,保險機構在新三板募資規模普遍較小,最小的單次募資金額僅300萬元,金額最大的是盛世大聯單次募資6680萬元,平均單次融資金額僅2071.06萬元。盛世大聯2014年至今共完成了5次定增,累計金額達1.34億元;中衡股份2015年累計定增3次,募資1725萬元;華凱保險定增2次,募資1800萬元;萬舜股份實施定增1次,募資5500萬元;華成保險實施定增1次,募資5000萬元。

2016年8月16日,永誠保險發佈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0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永誠保險表示,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是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中國保監會關於償付能力充足率要求的需要。

永誠保險公告中稱,隨著公司保險業務的發展和保費規模的不斷擴大,未來五年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將不斷降低。若不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根據公司測算,到2017年公司核心資本充足率將不足150%,低於保監會充足II類監管要求。公司需要通過本次發行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以滿足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監管要求。

2016年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第4季度末,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1.96%,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6.31%。

細分行業掃描四

期貨:掛牌節奏加快,融資難題尚待破解

今年3月15日,福能期貨在新三板掛牌,成為第12家登陸新三板的期貨公司。此外,上海中期、集成期貨、安糧期貨3家期貨公司在排隊掛牌。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後發現,已經掛牌的12家期貨公司中,從成交情況來看,僅3家公司有成交;從融資情況看,5家公司發佈了7次股票發行方案,累計計畫融資57.14億元,其中,已經完成的3次,共融資22.87億元。

2014年10月29日,證監會正式發佈實施《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將期貨公司股東範圍由中國法人擴大到單位和自然人。這為期貨公司掛牌新三板清除了一大障礙。2015年4月9日,創元期貨在新三板掛牌,成為首家掛牌的期貨公司。

從掛牌節奏來看,今年以來已經有5家,2015年有5家,2016年由於政策原因,僅2家,期貨公司新三板掛牌加快跡象明顯。

在期貨公司搶灘新三板的同時,成交情況並不是很理想。

財匯大資料終端行情顯示,截至3月17日,創元期貨、華龍期貨2家公司採取做市轉讓,其餘的均是協議轉讓;從成交情況來看,僅創元期貨、華龍期貨和永安期貨3家公司有成交,占總掛牌家數的25%,成交情況相對清淡。

從融資情況看,永安期貨、天風期貨、創元期貨、華龍期貨、海航期貨5家公司公告了定增方案,占總掛牌家數的41.67%,總融資規模較少。這5家公司共發佈了7次股票發行方案,累計計畫融資57.14億元,其中,已經完成的3次,共融資22.87億元。

記者發現,海航期貨定增預案金額最大,高達30億元;永安期貨公告了二次股票發行方案,首次完成募資17.505億元,共計畫融資20.18億元;天風期貨也先後公告二次股票發行方案,首次完成募資1.29億元,第二次計畫募資1.44億元;華龍期貨完成募資4.07億元。

不過,並非所有期貨公司的定增方案最終都得以實現。2016年7月14日,創元期貨公告稱,因相關政策和資本市場變動,結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決定終止此前計畫定增募資1590萬元股票發行方案。

在業績表現方面。目前已有4家新三安掛牌期貨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報,其中天風期貨實現4015.45萬元,同比下降16.04%;永安期貨實現淨利潤6.09億元,同比增長27.15%;渤海期貨淨利潤為2427.83萬元,同比增長49.46%;先融期貨淨利潤為2367.63萬元,同比增長高達489.33%。

上述年報資訊顯示,部分期貨公司對於傳統通道業務的依賴程度正在下降,專業能力價值正在逐步體現,其他業務收入占比正在提升,風險管理子公司成為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2016年,永安期貨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5.8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67%;但是,其他業務收入53.80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9.08%。永安期貨對此表示,由於永安資本加大了基差貿易的力度,現貨貿易量增加。

與永安期貨類似,渤海期貨其他業務收入占比也在大幅提升,2016年,渤海期貨其他業務收入2.94億元,占營收比重為77.98%,同比增加了5530.23%。渤海期貨表示,主要由於公司子公司業務發展迅速,期現套利業務擴大,現貨貿易增加。

渤海期貨年報顯示,其風險管理子公司融盛資本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78元,同比增長228.36%。不過增收並未能增利,融盛資本2016年淨利潤僅10.87元,同比減少85.25%。

多位期貨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機構、產業客戶等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的認識不斷加深,期貨公司市場開發難度有所降低,但期貨公司數量眾多,市場競爭依然激烈,投資者對期貨公司通道業務的需求下降,對專業能力要求逐步提高。

細分行業掃描五

銀行:三支梯隊20家中小銀行情定新三板

銀行上市潮湧之際,也有不少中小銀行將新三板作為登陸資本市場的首選。

2月下旬,新疆喀什農商行公告稱,該行已取得股轉系統同意掛牌函,轉讓方式為協定轉讓。這將是新三板首家掛牌的農商行。

事實上,此前已有瓊中農信、齊魯銀行、鹿城銀行等5家存款類金融機構完成新三板掛牌。加上待審查企業名單中的吉林榆樹農商行、天津華明村鎮銀行,這一數量或將升至8家。另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還有廈門銀行、邢臺銀行等12家銀行不同程度地披露新三板掛牌計畫。以掛牌日期劃分,上述銀行已形成三大梯隊。

以掛牌日期為節點,中小銀行新三板掛牌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

從2014年5月瓊中農信掛牌,到次年六七月份齊魯銀行、鹿城銀行登陸,這三家機構掛牌形成第一梯隊;機構性質覆蓋農信社、城商行、村鎮銀行。它們最早實現融資需求,並引發銀行界討論新三板掛牌可行性。

掛牌銀行不僅通過業務擴張取得較好的業績增速,還積極通過定向發行、優先股等方式補充資本。以齊魯銀行為例,該行於2015年8月完成4.72億股定增,募資逾15億元;去年11月,齊魯銀行又完成了新三板首單銀行類優先股發行,募資20億元。

下一家出現在掛牌名單中的是去年12月掛牌的客家銀行,隨後國民銀行於今年3月初正式掛牌,加上已取得同意掛牌函的喀什銀行,以及待審查名單中的榆樹農商行、華明村鎮銀行,形成第二梯隊。這些銀行由於掛牌時間較短,尚未實現融資目的,掛牌對銀行經營的影響也尚未完全顯現。

第三梯隊則是尚未提出申請、但已不同程度披露新三板掛牌計畫的12家銀行,包括4家城商行和8家農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傳出掛牌計畫的幾家城商行步伐則有些“停滯”,譬如較早透露掛牌意願的貴州銀行、樂山商行至今仍無進一步動作。

對此,東北證券股轉業務總部總經理胡乾坤此前曾向記者表示,基本可以排除政策方面的原因。“銀行並不受新三板對部分金融類企業准入標準限制的影響,也不涉及市場抽血等影響,因此規模大小對能否在新三板掛牌並無影響。同樣,資產規模的大小也無礙於此後的轉板計畫。”胡乾坤稱。

城商行新三板掛牌計畫停滯不前,主要還是基於內部原因。以去年6月宣佈暫停申請掛牌新三板的桂林銀行為例,該行行長於志才彼時即對記者表示,放棄新三板掛牌主要基於該行自身發展的戰略調整,冀望條件成熟後爭取直接在主機板上市。

“此外,我們也擔心新三板在融資和流動性上的不足,這樣掛牌的意義就不大了,倒不如跟著其他中小銀行一起琢磨A股上市的可行性。”一家曾考慮過新三板掛牌的千億級城商行人士透露。

細分行業掃描六

小貸公司新三板“行路難”

近期公佈了2016年年報的廣順小貸、兆豐小貸,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16%、9.3%,與此前發佈業績預告的鴻豐小貸均實現淨利潤正增長。

然而,深鎖在新三板小貸公司頭上的濃霧仍未能散去——自去年1月起的14個月內,再無小貸公司實現新三板掛牌,也沒有已掛牌小貸公司實現定增融資;佳和小貸、三花小貸更是在去年底宣佈終止掛牌。

除去股轉系統對類金融企業掛牌、融資限制外,受經濟環境影響,小貸公司經營風險也在加大,業績不容樂觀。目前44家掛牌小貸公司中,有2/3企業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有業內人士分析,在此情況下,小貸公司留守新三板的意義,更多的在於維持信譽度和品牌效應。

小貸公司曾是新三板金融類企業中當之無愧的主角:掛牌家數占新三板金融企業的半壁江山;2015年中出現掛牌潮:待掛牌、待審查企業中多有小貸公司身影。

這種勢頭在去年1月被終止。隨著股轉系統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元豐小貸成為最後一家登陸新三板的小貸公司。隨後多家已取得新三板同意掛牌函或股份轉讓代碼的小貸公司則“倒在黎明前”。

已掛牌小貸公司日子也不好過。由於無緣創新層,不少小貸公司在預期落空後掛牌價持續下跌;而在股轉系統嚴格限制類金融企業融資情況下,已掛牌小貸公司融資日益困難。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已掛牌小貸公司中僅有7家通過定向增發、發行債券的方式實現融資,合計募資52560萬元,融資方式以定增為主。從去年1月29日開始,再無任何已掛牌小貸公司實現融資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佳和小貸、三花小貸分別於去年11月、12月宣佈申請終止股票掛牌,前者將摘牌的原因歸咎於“根據公司發展需求並結合自身情況”,後者則計畫在終止掛牌後轉型為投資管理性公司。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大、業務經營監管限制發展,小貸公司經營壓力也在加大。

央行發佈的《2016年小額貸款公司統計資料包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小貸公司數量、從業人數、實收資本、貸款餘額均較年初有所減少。其中公司數量減少237家至8673家,貸款餘額減少139億元至9412億元。

44家已掛牌小貸公司中,有2/3的企業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部分小貸公司營收下滑超過50%。整體而言,只有面向“三農”發放小額貸款的農貸公司業績普遍較好。

這種情況下,銀行對小貸公司的借款更為謹慎,新三板又不能融資,可以說已掛牌小貸公司是‘兩頭堵’,放貸量也勢必減少,加劇經營壓力。”深圳一家小貸公司負責人表示。

在融資受限、成交不活躍的情況下,已掛牌小貸公司留守新三板,意義在哪裡?

“這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甚至可能運作不太規範,新三板掛牌帶來的品牌效應能為其業務拓展提供支援。”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認為,“另外掛牌對這類企業來說也是重要背書,提升公司信譽度,這樣無論是間接融資還是老股轉讓都更為方便。”

不過,也有小貸業內人士提示,困境之下轉型很有必要。公告顯示,陽光小貸、宏達小貸均於年初選擇擴大其經營範圍,增加了類似網路小貸、權益類投資、資產證券化及轉讓代理等新型業務。

細分行業掃描七

融資租賃:日子過得挺滋潤

和擔保、小貸公司不同,同屬類金融企業的融資租賃企業卻無摘牌消息傳出。

根據東財行業分類,屬於“其他非銀金融行業”的融資租賃企業,只有融信租賃、福能租賃、中國康富、順泰租賃、東海租賃、康安租賃6家。

僅從前述6家掛牌融資租賃公司情況看,融信租賃、福能租賃、中國康富在掛牌後通過定增分別募資0.31億元、2.05億元和18.75億元,雖然同樣從去年1月開始再無定增融資,但整體業績都不錯。

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僅有東海租賃營業收入出現同比下滑,其餘公司營收增速均高於22%。其中,融信租賃前三季度營收同比翻番;淨利潤增長也大致趨同。

一家註冊在前海的融資租賃公司負責人認為,這主要是由其行業屬性決定的。“融資租賃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按照‘風險資產不得超過淨資產總額的10倍’進行風險管理,掛牌上市是希望解決專案融資問題,資金的重要性要大於資本,因此只要解決項目資金來源,就能維持業務的擴張,雖然新三板掛牌暫時不能定增融資,但帶來的品牌效應還是可以讓公司在申請貸款時更加順暢。”上述負責人認為。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同比增加17.97%,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16.09 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4.22 億元,同比減少 65.19%。

此外,已掛牌的6只券商股憑藉新三板業績表現和發展潛力成為投資者歡迎的標的。其中,3家在掛牌後完成增發,華龍證券2016年完成一次性增發96.21億元,成為年度定增募集資金總額冠軍。聯訊證券和南京證券則分別通過定增募資37.91億元、34.44億元;東海證券和聯訊證券去年全年的總成交額位居新三板市場前列,分別達115.7億元、75.45億元。

不過,在部分機構看來,新三板券商股雖然估值較低,但因為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難題,買入仍需謹慎考慮。“新三板的券商基本上規模較小,基本偏重某些特色業務,比如並購、新三板等,一般很難在整體上與老牌上市券商競爭,”北京某私募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相比上市券商而言,新三板掛牌券商的估值較低。除了加強公司曝光度、資本市場先行試水,券商在新三板掛牌不如主機板關注度高,融資規模不如主機板,最終都是希望在A股上能有一席之地。”一家新三板掛牌券商董秘告訴記者。

細分行業掃描二

私募:掛牌、融資未破冰,整改大限僅剩兩月

如果說金融股是新三板所有行業中一個特殊的存在,那私募機構則是金融股中更特殊的存在:曾經最活躍、受政策限制亦最明顯。

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約150家金融類企業中,私募機構有28家左右。不過去年至今,私募機構無一家新增掛牌,定增融資額亦大幅縮水,去年初至今,新三板掛牌私募機構僅完成4筆定增融資,合計融資額僅22.43億元,此四家私募機構的定增融資預案全部在2015年公佈。

新增掛牌戛然而止,融資大幅縮水,是政策影響之下預料之中的結果。

去年,股轉公司官方發佈的針對私募機構在新三板命運影響最明顯的一項監管政策即為,其於2016年5月27日發佈的《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此項政策針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掛牌融資新增了八個條件,業內稱之為“私募八條”。

針對新老劃斷的問題,上述《通知》稱,已掛牌的私募機構應當對是否符合新增掛牌條件(第二項、第三項和第七項除外)進行自查,並披露自查整改報告。不符合新增掛牌條件的第一、四、五、六、八項的,應當在1年內進行整改,未按期整改的或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將予以摘牌。

據悉,上述通知於2015年5月27日發佈,距離私募機構1年的整改期限僅剩下2個多月的時間。目前可查的公告顯示,上述《通知》發佈至今,已有6家私募機構披露了自查報告,其中合晟資產、思考投資、天圖投資和菁英時代的自查報告指出符合新增的8項掛牌條件。另有2家機構天信投資、麥高控股選擇了剝離其私募業務。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私募機構含有九鼎集團在內共29家,除九鼎集團之外,私募機構掛牌時間全部為2015年。

2015年為私募機構在新三板掛牌的衝量時機,亦是私募機構在新三板掛牌融資的鼎盛時期。不過與2015年相比,2016年便是冰火兩重天的境地:2016年全年新三板無一私募新增掛牌,僅有四家私募機構完成定增融資。

按照股轉公司官方公募的審查檔,目前類似於朱雀投資、中信資本、暖流資產、亞豪資產、君聯資本這些注明的私募機構,掛牌申請在2015年就已被受理,但目前仍在排隊審查中。私募機構掛牌新三板仍未現鬆動跡象。

而在定增融資方面, 去年初至今,僅有四家私募完成了定增融資,這四家私募分別為:聯創投資、明石創新、浙商創投和博信資產,四家合計完成定增融資22.43億元。不過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這四家機構發佈定增預案的時間以及認購公告的時間均在2015年底之前,也即按照“新老劃斷”原則,此四筆定增計畫不受去年5月27日發佈《通知》的影響。除此四筆定增融資之外,去年《通知》發佈至今,仍未有私募機構發佈定增預案並完成定增。

廣證恒生總經理、首席研究官袁季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之前的政策出臺,並沒有作出判斷說以後都不允許類金融企業去掛牌或融資,“從目前來看,以私募機構為例,目前很多機構還都在做自我規範,自我規範之後,目前還在新三板掛脾的金融企業都是希望去獲得融資等發展機會。”

細分行業掃描三

保險:掛牌踴躍,融資金額偏小

近年來,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A股上市的不確定性,在新三板掛牌也成為許多公司的選擇。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後發現,在新三板上掛牌的27家保險機構中,僅5家有成交,其他22家均為零交易;融資情況來看,有7家公司,先後完成14次定增,總融資額僅2.9億元。

2016年8月15日,保監會印發《關於保險公司在股轉系統掛牌有關事項的通知》後,給新三板保險機構融資注入一劑興奮劑。

2016年5月27日,股轉公司發佈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一行三會”監管的企業,按現行掛牌條件審核其掛牌申請。自通知發佈後至今,累計23家金融類新增掛牌企業全部為“一行三會”監管企業,其中,保險機構最為踴躍,新增14家,占比超過50%。

相比主機板,新三板的上市條件較為寬鬆。財匯大資料終端行情顯示,截至3月19日,在新三板上掛牌的保險機構有27家,但整體成交情況並不樂觀,僅5家保險機構有交易量,占總掛牌數量的18.52%,其他22家均為零交易。

永誠保險在“新三板”掛牌的首家保險公司。目前暫未披露最新的年報,但2016年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07億元,淨利潤1.86億元。尷尬的是,永誠保險遭遇“零交易”窘境。

保險牌照受到資本的追捧,成為炙手可熱的熱門金融牌照,然而在新三板市場融資情況並不理想。

截至3月19日,有7家保險機構,先後完成14次定增,但總融資額僅2.9億元。

記者發現,保險機構在新三板募資規模普遍較小,最小的單次募資金額僅300萬元,金額最大的是盛世大聯單次募資6680萬元,平均單次融資金額僅2071.06萬元。盛世大聯2014年至今共完成了5次定增,累計金額達1.34億元;中衡股份2015年累計定增3次,募資1725萬元;華凱保險定增2次,募資1800萬元;萬舜股份實施定增1次,募資5500萬元;華成保險實施定增1次,募資5000萬元。

2016年8月16日,永誠保險發佈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0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30億元。永誠保險表示,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是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中國保監會關於償付能力充足率要求的需要。

永誠保險公告中稱,隨著公司保險業務的發展和保費規模的不斷擴大,未來五年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將不斷降低。若不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根據公司測算,到2017年公司核心資本充足率將不足150%,低於保監會充足II類監管要求。公司需要通過本次發行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以滿足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監管要求。

2016年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第4季度末,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1.96%,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6.31%。

細分行業掃描四

期貨:掛牌節奏加快,融資難題尚待破解

今年3月15日,福能期貨在新三板掛牌,成為第12家登陸新三板的期貨公司。此外,上海中期、集成期貨、安糧期貨3家期貨公司在排隊掛牌。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後發現,已經掛牌的12家期貨公司中,從成交情況來看,僅3家公司有成交;從融資情況看,5家公司發佈了7次股票發行方案,累計計畫融資57.14億元,其中,已經完成的3次,共融資22.87億元。

2014年10月29日,證監會正式發佈實施《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將期貨公司股東範圍由中國法人擴大到單位和自然人。這為期貨公司掛牌新三板清除了一大障礙。2015年4月9日,創元期貨在新三板掛牌,成為首家掛牌的期貨公司。

從掛牌節奏來看,今年以來已經有5家,2015年有5家,2016年由於政策原因,僅2家,期貨公司新三板掛牌加快跡象明顯。

在期貨公司搶灘新三板的同時,成交情況並不是很理想。

財匯大資料終端行情顯示,截至3月17日,創元期貨、華龍期貨2家公司採取做市轉讓,其餘的均是協議轉讓;從成交情況來看,僅創元期貨、華龍期貨和永安期貨3家公司有成交,占總掛牌家數的25%,成交情況相對清淡。

從融資情況看,永安期貨、天風期貨、創元期貨、華龍期貨、海航期貨5家公司公告了定增方案,占總掛牌家數的41.67%,總融資規模較少。這5家公司共發佈了7次股票發行方案,累計計畫融資57.14億元,其中,已經完成的3次,共融資22.87億元。

記者發現,海航期貨定增預案金額最大,高達30億元;永安期貨公告了二次股票發行方案,首次完成募資17.505億元,共計畫融資20.18億元;天風期貨也先後公告二次股票發行方案,首次完成募資1.29億元,第二次計畫募資1.44億元;華龍期貨完成募資4.07億元。

不過,並非所有期貨公司的定增方案最終都得以實現。2016年7月14日,創元期貨公告稱,因相關政策和資本市場變動,結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決定終止此前計畫定增募資1590萬元股票發行方案。

在業績表現方面。目前已有4家新三安掛牌期貨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報,其中天風期貨實現4015.45萬元,同比下降16.04%;永安期貨實現淨利潤6.09億元,同比增長27.15%;渤海期貨淨利潤為2427.83萬元,同比增長49.46%;先融期貨淨利潤為2367.63萬元,同比增長高達489.33%。

上述年報資訊顯示,部分期貨公司對於傳統通道業務的依賴程度正在下降,專業能力價值正在逐步體現,其他業務收入占比正在提升,風險管理子公司成為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2016年,永安期貨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5.8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67%;但是,其他業務收入53.80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9.08%。永安期貨對此表示,由於永安資本加大了基差貿易的力度,現貨貿易量增加。

與永安期貨類似,渤海期貨其他業務收入占比也在大幅提升,2016年,渤海期貨其他業務收入2.94億元,占營收比重為77.98%,同比增加了5530.23%。渤海期貨表示,主要由於公司子公司業務發展迅速,期現套利業務擴大,現貨貿易增加。

渤海期貨年報顯示,其風險管理子公司融盛資本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78元,同比增長228.36%。不過增收並未能增利,融盛資本2016年淨利潤僅10.87元,同比減少85.25%。

多位期貨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機構、產業客戶等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的認識不斷加深,期貨公司市場開發難度有所降低,但期貨公司數量眾多,市場競爭依然激烈,投資者對期貨公司通道業務的需求下降,對專業能力要求逐步提高。

細分行業掃描五

銀行:三支梯隊20家中小銀行情定新三板

銀行上市潮湧之際,也有不少中小銀行將新三板作為登陸資本市場的首選。

2月下旬,新疆喀什農商行公告稱,該行已取得股轉系統同意掛牌函,轉讓方式為協定轉讓。這將是新三板首家掛牌的農商行。

事實上,此前已有瓊中農信、齊魯銀行、鹿城銀行等5家存款類金融機構完成新三板掛牌。加上待審查企業名單中的吉林榆樹農商行、天津華明村鎮銀行,這一數量或將升至8家。另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還有廈門銀行、邢臺銀行等12家銀行不同程度地披露新三板掛牌計畫。以掛牌日期劃分,上述銀行已形成三大梯隊。

以掛牌日期為節點,中小銀行新三板掛牌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

從2014年5月瓊中農信掛牌,到次年六七月份齊魯銀行、鹿城銀行登陸,這三家機構掛牌形成第一梯隊;機構性質覆蓋農信社、城商行、村鎮銀行。它們最早實現融資需求,並引發銀行界討論新三板掛牌可行性。

掛牌銀行不僅通過業務擴張取得較好的業績增速,還積極通過定向發行、優先股等方式補充資本。以齊魯銀行為例,該行於2015年8月完成4.72億股定增,募資逾15億元;去年11月,齊魯銀行又完成了新三板首單銀行類優先股發行,募資20億元。

下一家出現在掛牌名單中的是去年12月掛牌的客家銀行,隨後國民銀行於今年3月初正式掛牌,加上已取得同意掛牌函的喀什銀行,以及待審查名單中的榆樹農商行、華明村鎮銀行,形成第二梯隊。這些銀行由於掛牌時間較短,尚未實現融資目的,掛牌對銀行經營的影響也尚未完全顯現。

第三梯隊則是尚未提出申請、但已不同程度披露新三板掛牌計畫的12家銀行,包括4家城商行和8家農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傳出掛牌計畫的幾家城商行步伐則有些“停滯”,譬如較早透露掛牌意願的貴州銀行、樂山商行至今仍無進一步動作。

對此,東北證券股轉業務總部總經理胡乾坤此前曾向記者表示,基本可以排除政策方面的原因。“銀行並不受新三板對部分金融類企業准入標準限制的影響,也不涉及市場抽血等影響,因此規模大小對能否在新三板掛牌並無影響。同樣,資產規模的大小也無礙於此後的轉板計畫。”胡乾坤稱。

城商行新三板掛牌計畫停滯不前,主要還是基於內部原因。以去年6月宣佈暫停申請掛牌新三板的桂林銀行為例,該行行長於志才彼時即對記者表示,放棄新三板掛牌主要基於該行自身發展的戰略調整,冀望條件成熟後爭取直接在主機板上市。

“此外,我們也擔心新三板在融資和流動性上的不足,這樣掛牌的意義就不大了,倒不如跟著其他中小銀行一起琢磨A股上市的可行性。”一家曾考慮過新三板掛牌的千億級城商行人士透露。

細分行業掃描六

小貸公司新三板“行路難”

近期公佈了2016年年報的廣順小貸、兆豐小貸,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16%、9.3%,與此前發佈業績預告的鴻豐小貸均實現淨利潤正增長。

然而,深鎖在新三板小貸公司頭上的濃霧仍未能散去——自去年1月起的14個月內,再無小貸公司實現新三板掛牌,也沒有已掛牌小貸公司實現定增融資;佳和小貸、三花小貸更是在去年底宣佈終止掛牌。

除去股轉系統對類金融企業掛牌、融資限制外,受經濟環境影響,小貸公司經營風險也在加大,業績不容樂觀。目前44家掛牌小貸公司中,有2/3企業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有業內人士分析,在此情況下,小貸公司留守新三板的意義,更多的在於維持信譽度和品牌效應。

小貸公司曾是新三板金融類企業中當之無愧的主角:掛牌家數占新三板金融企業的半壁江山;2015年中出現掛牌潮:待掛牌、待審查企業中多有小貸公司身影。

這種勢頭在去年1月被終止。隨著股轉系統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元豐小貸成為最後一家登陸新三板的小貸公司。隨後多家已取得新三板同意掛牌函或股份轉讓代碼的小貸公司則“倒在黎明前”。

已掛牌小貸公司日子也不好過。由於無緣創新層,不少小貸公司在預期落空後掛牌價持續下跌;而在股轉系統嚴格限制類金融企業融資情況下,已掛牌小貸公司融資日益困難。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已掛牌小貸公司中僅有7家通過定向增發、發行債券的方式實現融資,合計募資52560萬元,融資方式以定增為主。從去年1月29日開始,再無任何已掛牌小貸公司實現融資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佳和小貸、三花小貸分別於去年11月、12月宣佈申請終止股票掛牌,前者將摘牌的原因歸咎於“根據公司發展需求並結合自身情況”,後者則計畫在終止掛牌後轉型為投資管理性公司。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大、業務經營監管限制發展,小貸公司經營壓力也在加大。

央行發佈的《2016年小額貸款公司統計資料包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小貸公司數量、從業人數、實收資本、貸款餘額均較年初有所減少。其中公司數量減少237家至8673家,貸款餘額減少139億元至9412億元。

44家已掛牌小貸公司中,有2/3的企業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部分小貸公司營收下滑超過50%。整體而言,只有面向“三農”發放小額貸款的農貸公司業績普遍較好。

這種情況下,銀行對小貸公司的借款更為謹慎,新三板又不能融資,可以說已掛牌小貸公司是‘兩頭堵’,放貸量也勢必減少,加劇經營壓力。”深圳一家小貸公司負責人表示。

在融資受限、成交不活躍的情況下,已掛牌小貸公司留守新三板,意義在哪裡?

“這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甚至可能運作不太規範,新三板掛牌帶來的品牌效應能為其業務拓展提供支援。”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認為,“另外掛牌對這類企業來說也是重要背書,提升公司信譽度,這樣無論是間接融資還是老股轉讓都更為方便。”

不過,也有小貸業內人士提示,困境之下轉型很有必要。公告顯示,陽光小貸、宏達小貸均於年初選擇擴大其經營範圍,增加了類似網路小貸、權益類投資、資產證券化及轉讓代理等新型業務。

細分行業掃描七

融資租賃:日子過得挺滋潤

和擔保、小貸公司不同,同屬類金融企業的融資租賃企業卻無摘牌消息傳出。

根據東財行業分類,屬於“其他非銀金融行業”的融資租賃企業,只有融信租賃、福能租賃、中國康富、順泰租賃、東海租賃、康安租賃6家。

僅從前述6家掛牌融資租賃公司情況看,融信租賃、福能租賃、中國康富在掛牌後通過定增分別募資0.31億元、2.05億元和18.75億元,雖然同樣從去年1月開始再無定增融資,但整體業績都不錯。

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僅有東海租賃營業收入出現同比下滑,其餘公司營收增速均高於22%。其中,融信租賃前三季度營收同比翻番;淨利潤增長也大致趨同。

一家註冊在前海的融資租賃公司負責人認為,這主要是由其行業屬性決定的。“融資租賃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按照‘風險資產不得超過淨資產總額的10倍’進行風險管理,掛牌上市是希望解決專案融資問題,資金的重要性要大於資本,因此只要解決項目資金來源,就能維持業務的擴張,雖然新三板掛牌暫時不能定增融資,但帶來的品牌效應還是可以讓公司在申請貸款時更加順暢。”上述負責人認為。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