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歡樂頌》:樊勝美們的愛情歸宿究竟在哪裡

1.

《歡樂頌》一季的時候,樊勝美就是一個爭議最多的物件。

她負擔累累的家庭,她無懈可擊的美貌,她閱人無數的世故,她職場油條的圓滑。對她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說她可憐的,有替她惋惜的。但是在我看來,還是那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從一開始,樊勝美就把自己的愛情當成是挽救自己與水火之中的救命稻草。於是,在如此缺錢的情況下,她依舊會用昂貴的面膜,因為,在她看來,美貌是自己唯一擁有的籌碼。她的可悲就在於此。

現在很多雞湯給女孩子們灌輸有了美貌就有了一切的錯誤觀念,使得現在的女孩子們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自己的臉上,而非腦袋上。

試想如果樊勝美把化妝補妝貼面膜搭配衣服掐尖的時間拿出一半來給自己的頭腦充充電,那麼她還用的著充當飯桌上的那道菜嗎?

如今,很多年輕女孩喜歡以認識的朋友多標榜自己,以邀約的飯局多來襯托自身價值。

殊不知,在赴宴的人們眼中,你只是桌上那道菜而已,甚至主菜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道下酒小菜而已。

2.

樊勝美從一出場全身上下就帶著一股虛榮的味道。根據吸引力定律,同類相聚,同質相吸,同頻共振。她吸引到曲連傑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即使沒有曲連傑,也總會遇到張連傑,李連傑。樊勝美以為憑藉自己的美貌可以找到一張長期飯票,她哪裡知道他們只是想睡她。

在她爸住院她找曲連傑借錢,被他用一千塊錢羞辱時,她才醒悟。原來她的美貌並沒有那麼值錢。後來她答應王柏川的追求或許也是自知之明的開始吧。她並不愛他,只是她還能找到比王柏川更合適的人選嗎?她沒有信心。

和王柏川在一起後,她心裡依舊沒有踏實,她會不定期把王柏川與其他男人比較,埋怨他在上海買不起房。王柏川想她的時候想打電話和她聊聊天,

而她也是催他趕緊工作。她的世界裡沒有愛情一說,沒有風花雪月,她需要的只是錢。也只有錢才能給她歸屬感。

王柏川太愛樊勝美了,他深知樊勝美所受的種種委屈和壓力,所以願意盡最大的努力包容樊勝美的無理取鬧。無論她怎麼鬧,王柏川只有一句話,“都是我的錯”。他知道自己還給不了愛人想要的東西,就只能更加倍愛她。但是何時是個頭,我們都看不到希望。

原著的結局,是倆人分開了。我覺得這個結局是符合現實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果再加上一個無底洞的原生家庭,再濃烈的愛也會被那雞飛狗跳的日子所磨掉。

3.

何美麗是現實版的樊勝美。她有著樊勝美一樣的美貌,有著比樊勝美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原生家庭,還有王柏川式的青梅竹馬。不同的是,她遇上的有錢人願意娶她,願意替她填補她家那個大窟窿。而她也選擇了那個有錢人。

婚後不久,她才知道那個口口聲聲說愛她的男人對她是怎樣的一種愛。他給她買豪車,買奢侈品,買限量版,唯獨不給她錢。而她每和他要一次錢,就覺得自己低到了塵埃裡,卻開不出花來。

她開始後悔自己的選擇,她經常想如果當初不放棄她的青梅竹馬,或許比現在過得幸福多了。果真如此嗎?

不見得。

她終究沒能明白她的問題不是選錯結婚物件,而是她對自己,對愛情的認知出現了偏差。一個人要想得到某種東西,就得先讓自己配得上它。女人找有錢人無可厚非,但是先得問問自己,除了美貌,自己還有什麼能配得起。

你先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才能遇到什麼樣的人。最終決定你能走多遠,能過什麼樣生活的,從來就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4.

之前看《中國式相親》,有一個女孩印象特別深。她個子高挑,氣質出眾。一出場男生的父母都瘋搶。但是一聽女孩說來自農村,家裡兄弟姐妹好幾個時,馬上氣氛大逆轉。面對如此尷尬的場面,女孩很從容,她說:我能理解大家。我家裡兄弟姐妹多是事實,無法改變。以前我一個人負擔一個大家的確很辛苦,但是都過去了。現在弟弟妹妹都大學畢業,工作很好,也都成家了。現在我們家沒有絲毫負擔。而且我現在也在深圳買了房買了車。我相信,我一定會遇到一個不在乎我的出身,知我懂我的男孩出現。

瞧瞧,這才是樊勝美們面對原生家庭,面對愛情的正確打開方式。我能養我自己,更能養我的家,你給我愛情就好。

亦舒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歸宿。

深以為然。

原生家庭我們無法選擇,但可以接納。即使原生家庭讓自己傷痕累累,我們也不要停止自己成長的腳步!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愛情的歸宿。

婚後不久,她才知道那個口口聲聲說愛她的男人對她是怎樣的一種愛。他給她買豪車,買奢侈品,買限量版,唯獨不給她錢。而她每和他要一次錢,就覺得自己低到了塵埃裡,卻開不出花來。

她開始後悔自己的選擇,她經常想如果當初不放棄她的青梅竹馬,或許比現在過得幸福多了。果真如此嗎?

不見得。

她終究沒能明白她的問題不是選錯結婚物件,而是她對自己,對愛情的認知出現了偏差。一個人要想得到某種東西,就得先讓自己配得上它。女人找有錢人無可厚非,但是先得問問自己,除了美貌,自己還有什麼能配得起。

你先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才能遇到什麼樣的人。最終決定你能走多遠,能過什麼樣生活的,從來就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4.

之前看《中國式相親》,有一個女孩印象特別深。她個子高挑,氣質出眾。一出場男生的父母都瘋搶。但是一聽女孩說來自農村,家裡兄弟姐妹好幾個時,馬上氣氛大逆轉。面對如此尷尬的場面,女孩很從容,她說:我能理解大家。我家裡兄弟姐妹多是事實,無法改變。以前我一個人負擔一個大家的確很辛苦,但是都過去了。現在弟弟妹妹都大學畢業,工作很好,也都成家了。現在我們家沒有絲毫負擔。而且我現在也在深圳買了房買了車。我相信,我一定會遇到一個不在乎我的出身,知我懂我的男孩出現。

瞧瞧,這才是樊勝美們面對原生家庭,面對愛情的正確打開方式。我能養我自己,更能養我的家,你給我愛情就好。

亦舒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歸宿。

深以為然。

原生家庭我們無法選擇,但可以接納。即使原生家庭讓自己傷痕累累,我們也不要停止自己成長的腳步!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愛情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