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程式“微信電商”或奇襲阿裡

一、小程式要放大招了?

5月8日,小程式開放群相關能力;

5月10日,附近的小程式功能上線;

5月12日,小程式資料助手發佈;

5月19日,可放置轉發按鈕,豐富基礎能力;

5月27日,小程式碼生成數量不受限制,資料分析優化,範本資訊升級;

大招憋久了,淡定也會變成蛋疼。

筆者試圖通過這篇文章作出三個預測:

1. 2017年,互聯網巨頭們之間的戰爭將更加激烈殘酷,各種戰略佈局正在悄悄推進,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即將爆發;

2. 我們的生活將因為這場大戰獲得更多的福利,

就像當年的千團大戰、O2O大戰、單車大戰一樣,而人們的內容獲取、交易消費習慣,也將由此發生巨大的變化;

3. 借由這場大戰的餘波,做自媒體的、做小生意的(甚至微商),確實有可能大賺一筆。

今天,只預測這場大戰的一個面,本文結尾有彩蛋。

二、張小龍的兩大戰場

放到更大的維度上,眼下的互聯網圈像極了經典手遊《球球大作戰》,各種前狼後虎、暗藏殺機。

去年,陌陌忽然半道殺出,

在直播領域狙擊映客,轉眼取得驚人戰績,財務數字亮瞎了看空者的眼睛。但是仗還沒打完,唐岩就大推“視頻社交”。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打的是快手。事實上,快手一樣借由“流量基礎+直播變現”取得了突出的戰績,只是這家公司行事低調,習慣悶聲發大財。

但是瞄準快手的遠遠不止陌陌一家。在推出魔性產品抖音阻擊muse在國內的擴張之後,今日頭條忽然大力推廣火山小視頻,

更是被爆出跑到快手上天價挖人的消息,mc天佑等視頻網紅的“高價清單”一時刷屏。

風頭正勁的今日頭條,背後的壓力並不輕鬆。伴隨著百度提出內容戰略,頭條引以為豪的演算法分發這條賽道上,已經巨頭林立。

而現在,更大的傢伙來了。

亂世之中,每個領域都可能成為戰場,每個同仁都可能成為對手,最關鍵的是在海量的資訊和判斷中進行取捨、做好減法,

判斷自己的關鍵戰場之所在。

眼下的微信,其戰略特點是“穩住線上打線下”,重點的戰場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圍繞“支付”的交易場景之戰

支付寶則是“搶空間”,馬雲推出新零售戰略以來,與線下巨頭全面合作、加上地推鐵軍,讓更多的線下消費場景先有支付寶、優先推薦支付寶,從而形成阻擊。

也就是前面說的穩住線上。

這是下面要重點說的。

我們可以看出,

1. 主動搜索,滿足實用需求,

關鍵是“省時間”,是即需即用、用完就走;

2. 無聊刷刷,滿足娛樂需求,毫無目的地刷資訊流“殺時間”、打發無聊沉浸感強。這又有兩種方式:朋友圈式的社交分發和今日頭條式的演算法推薦。

1. 搜一搜的結果豐富靠譜,還去百度和其它垂直內容app幹什麼?

2. 看一看和朋友圈內容足夠豐富準確,還下今日頭條幹什麼?

我,即移動互聯網,一切在體系內閉環。

四、隱藏的威脅

一個公認的說法是:紅利期已經過去,漲粉太難。頭部大號們已經紛紛搶佔了用戶的心智空間,非頭部的公號已經難以獲得用戶的關注熱情。對於後來者,這是一個“吃不到多少肉、卻又不得不做”的選擇。

與此同時,內容平臺大戰升級,百度、頭條、大魚……各種亮眼的優惠政策紛紛出臺,內容生產者們蠢蠢欲動。

五、賦能的手段

小程式如何賦能?

“看一看”和“搜一搜”就是流量來源,即便你的號沒有多少粉絲關注、也可以通過演算法推薦被更多使用者發現。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點,我們來看小程式最新放出的能力:無限數量的小程式碼、更強大的用戶畫像能力、更豐富的資料分析能力……這是在做什麼,還沒看明白嗎?

商業模式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六、小程式賺錢三模式

1. 內容電商

小程式的資料分析正在迅速完善,假以時日完全可以做到效果評估。

2. 地推管控

同樣的道理,小程式碼可以迅速地應用到線下銷售地推中,一個銷售團隊一個碼,甚至一個銷售員一個碼,大家的流量獲取和交易轉化都可以一目了然。

3. 群組運營

但是小程式給群的活躍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因為可以抓取群的資訊,社群經濟就能玩起來了,不同的群、不同的推廣效果、不同的銷售轉化,這些都可以評估。

由此,

從產品的角度看,微商們往往沒有生產和庫存,只做純粹分銷,他們賣的東西可能自己都沒用過,結果完全無法為各種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商品品質負責。

於是,

不是支付寶,而是阿裡大本營!

八、如果奇襲阿裡

這場奇襲,將建立在三個前提上:

2. 基於內容和社交的爆款銷售,將成為未來電商的主流銷售模式。基於內容和社交的消費成為未來使用者的主流消費路徑,他們習慣了因為閱讀而購買,或者朋友推薦而購買。

3. 安全可靠、超出預期的消費體驗,帶來持續複購和口碑。

要實現這三點,我們不妨類比推演一下,小程式很可能會做幾件事:

1. 全力降低電商類小程式的開發門檻

目前推出的“門店”只是一個開始,以後會有更強大的通用模版,商家們根本不需要在開發上投入成本,只要你能提供品牌資質證明,剩下的事情都是一鍵生成“傻瓜式”創建。

2. 全力提升分銷資料分析能力

你的小程式碼發到了哪裡,從哪兒獲得流量,轉化率如何,複購怎麼樣,在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以後這些資料都會一目了然。

商家只要對比分析,找出最優路徑就可以了。

3. 內容、商家對接平臺

4. 流量傾斜

這場戰爭進行下去,大膽預測地話,,顯示“朋友都在買的商品”、“朋友好評度高的商品”、“附近好評度高的商品”等等。甚至能基於消費資料進行好友“壕”排名,當然這就是意淫了,張小龍肯定恨死這個想法了……也不排除微信會基於交易產生一個“信用分”,這個想像空間就大了。

至今為止,小程式一直“藏在深宮”,即便有附近的小程式,按照產品經理的說法也會是底欄第三、二級功能表、二級選擇,用戶要做出三次判斷才能打開,消耗腦力太多,過程實在繁瑣。這樣的設計,與新美大之類相比,入口價值不大。

但是,我們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小程式目前只是在試錯階段,他本身也沒找到一個最合適的範式,所以張小龍讓他藏在深處、不驚擾普通用戶、只給專家級用戶把玩(實驗室其實也是這個思路)。

那麼,一旦找到一個最佳的賽點,圖窮匕見,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入口前置,迅速導入巨額流量。

比如,出現在朋友圈資訊流的最上方,出現在消息流的最上方(類似當前訂閱號折疊)。反正產品是張小龍的,他想怎麼搞你管得著嗎?

5. 標誌性品牌和事件行銷

產品反覆運算全部到位,那麼接下來只需要一個標誌性的電商品牌入駐,引發事件行銷。

如果奇襲發生,對新玩家已經漸無紅利的淘寶天貓,又將如何應對?

九、軟肋和鐐銬

小程式推出至今,從爆火到失望,從質疑到遺忘,冰火兩重天。

在年初《小程式失敗徵兆已顯?相反,它正帶來互聯網生意的物種變革》中,筆者已經指出,目前小程式的問題在於:線上無紅利、線下推廣慢、沒有全民爆款。

幾個月過去了,全民爆款“匿名聊聊”已經有了。而此時對小程式的問題,我又有新的看法:

1. 沒有“與民分利”

對於開發者和合作者們來說,他們關注的第一位不是小程式的使用者體驗,而是小程式能帶來多少利益,流量紅利或者贏利轉化。

只有跟著你有肉吃,才會跟著你打江山。

張小龍是一個牛逼的產品經理,可以做出天下人最愛的菜,但現在的問題是要聯合各個菜系的中小廚師一起做菜,他也一樣擅長嗎?

或許他想要的,是我提供的“廚具”天下第一、人人都愛,等我反覆運算完成,你自然會來跪舔我。

可是對開發者來說,虛擬交易走不通,廣告使用被限制,無法關注沒流量……賺不到錢,我做它幹什麼?

反過來說,馬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卻體現了足夠的同理心。

生態的核心是利益的輸送,A生產利益B消費,A生產利益C消費,C生產利益A消費,彼此依賴流通。沒有利益,一切都是空談。

當然誠如筆者在本文中指出的,小程式的商業價值正在逐步清晰,利益開始顯現,下一步值得觀察。

2. 沒有“取信於民”

小程式的審核和下線規則不夠穩定透明,讓合作者們缺乏“安全感”。

要知道,看空小程式的人天天說,在騰訊地盤上哪有公平可言?都是與虎謀皮,還是散了吧!你做的再好,別動它的蛋糕,否則說下線就給你下線,怎麼辦?

所以,小程式如果不能建立統一安全透明的規則體系,失去的會是開發者的信任,如果今天火了明天就可能被封殺,誰敢留下來?

3. 沒有“講好故事”

一直以來我們對小程式的不看好,在於將其當作一種產品、類似app,進而想不到需求場景。

但事實上,就像是鋼筋混凝土,就像是代碼,就像是積木和橡皮泥,單看沒有用,和其他東西組合起來就有用了。

這種“外掛程式”能力具有無限的可能和廣泛的適用性。

如此,則進可以攻擊阿裡的商業體系,退可以防禦百度、頭條等的內容攻勢。

十、阿裡怎麼辦?

不過,在最新版本的支付寶中,已經藏有一個基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黑科技,很可能來自支付寶和形色團隊的合作:

如果你在路邊看到美麗花朵,請打開支付寶“掃一掃”,選擇AR掃一下,猜猜結果會怎樣!

「工作讓我快樂」是真是假?

來「虎Cares職場物欲清單」裡找找辦法

請關注請愛護,跟茶水間主任一起得閒飲茶

漲粉太難。頭部大號們已經紛紛搶佔了用戶的心智空間,非頭部的公號已經難以獲得用戶的關注熱情。對於後來者,這是一個“吃不到多少肉、卻又不得不做”的選擇。

與此同時,內容平臺大戰升級,百度、頭條、大魚……各種亮眼的優惠政策紛紛出臺,內容生產者們蠢蠢欲動。

五、賦能的手段

小程式如何賦能?

“看一看”和“搜一搜”就是流量來源,即便你的號沒有多少粉絲關注、也可以通過演算法推薦被更多使用者發現。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點,我們來看小程式最新放出的能力:無限數量的小程式碼、更強大的用戶畫像能力、更豐富的資料分析能力……這是在做什麼,還沒看明白嗎?

商業模式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六、小程式賺錢三模式

1. 內容電商

小程式的資料分析正在迅速完善,假以時日完全可以做到效果評估。

2. 地推管控

同樣的道理,小程式碼可以迅速地應用到線下銷售地推中,一個銷售團隊一個碼,甚至一個銷售員一個碼,大家的流量獲取和交易轉化都可以一目了然。

3. 群組運營

但是小程式給群的活躍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因為可以抓取群的資訊,社群經濟就能玩起來了,不同的群、不同的推廣效果、不同的銷售轉化,這些都可以評估。

由此,

從產品的角度看,微商們往往沒有生產和庫存,只做純粹分銷,他們賣的東西可能自己都沒用過,結果完全無法為各種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商品品質負責。

於是,

不是支付寶,而是阿裡大本營!

八、如果奇襲阿裡

這場奇襲,將建立在三個前提上:

2. 基於內容和社交的爆款銷售,將成為未來電商的主流銷售模式。基於內容和社交的消費成為未來使用者的主流消費路徑,他們習慣了因為閱讀而購買,或者朋友推薦而購買。

3. 安全可靠、超出預期的消費體驗,帶來持續複購和口碑。

要實現這三點,我們不妨類比推演一下,小程式很可能會做幾件事:

1. 全力降低電商類小程式的開發門檻

目前推出的“門店”只是一個開始,以後會有更強大的通用模版,商家們根本不需要在開發上投入成本,只要你能提供品牌資質證明,剩下的事情都是一鍵生成“傻瓜式”創建。

2. 全力提升分銷資料分析能力

你的小程式碼發到了哪裡,從哪兒獲得流量,轉化率如何,複購怎麼樣,在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以後這些資料都會一目了然。

商家只要對比分析,找出最優路徑就可以了。

3. 內容、商家對接平臺

4. 流量傾斜

這場戰爭進行下去,大膽預測地話,,顯示“朋友都在買的商品”、“朋友好評度高的商品”、“附近好評度高的商品”等等。甚至能基於消費資料進行好友“壕”排名,當然這就是意淫了,張小龍肯定恨死這個想法了……也不排除微信會基於交易產生一個“信用分”,這個想像空間就大了。

至今為止,小程式一直“藏在深宮”,即便有附近的小程式,按照產品經理的說法也會是底欄第三、二級功能表、二級選擇,用戶要做出三次判斷才能打開,消耗腦力太多,過程實在繁瑣。這樣的設計,與新美大之類相比,入口價值不大。

但是,我們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小程式目前只是在試錯階段,他本身也沒找到一個最合適的範式,所以張小龍讓他藏在深處、不驚擾普通用戶、只給專家級用戶把玩(實驗室其實也是這個思路)。

那麼,一旦找到一個最佳的賽點,圖窮匕見,一個很大的可能就是入口前置,迅速導入巨額流量。

比如,出現在朋友圈資訊流的最上方,出現在消息流的最上方(類似當前訂閱號折疊)。反正產品是張小龍的,他想怎麼搞你管得著嗎?

5. 標誌性品牌和事件行銷

產品反覆運算全部到位,那麼接下來只需要一個標誌性的電商品牌入駐,引發事件行銷。

如果奇襲發生,對新玩家已經漸無紅利的淘寶天貓,又將如何應對?

九、軟肋和鐐銬

小程式推出至今,從爆火到失望,從質疑到遺忘,冰火兩重天。

在年初《小程式失敗徵兆已顯?相反,它正帶來互聯網生意的物種變革》中,筆者已經指出,目前小程式的問題在於:線上無紅利、線下推廣慢、沒有全民爆款。

幾個月過去了,全民爆款“匿名聊聊”已經有了。而此時對小程式的問題,我又有新的看法:

1. 沒有“與民分利”

對於開發者和合作者們來說,他們關注的第一位不是小程式的使用者體驗,而是小程式能帶來多少利益,流量紅利或者贏利轉化。

只有跟著你有肉吃,才會跟著你打江山。

張小龍是一個牛逼的產品經理,可以做出天下人最愛的菜,但現在的問題是要聯合各個菜系的中小廚師一起做菜,他也一樣擅長嗎?

或許他想要的,是我提供的“廚具”天下第一、人人都愛,等我反覆運算完成,你自然會來跪舔我。

可是對開發者來說,虛擬交易走不通,廣告使用被限制,無法關注沒流量……賺不到錢,我做它幹什麼?

反過來說,馬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卻體現了足夠的同理心。

生態的核心是利益的輸送,A生產利益B消費,A生產利益C消費,C生產利益A消費,彼此依賴流通。沒有利益,一切都是空談。

當然誠如筆者在本文中指出的,小程式的商業價值正在逐步清晰,利益開始顯現,下一步值得觀察。

2. 沒有“取信於民”

小程式的審核和下線規則不夠穩定透明,讓合作者們缺乏“安全感”。

要知道,看空小程式的人天天說,在騰訊地盤上哪有公平可言?都是與虎謀皮,還是散了吧!你做的再好,別動它的蛋糕,否則說下線就給你下線,怎麼辦?

所以,小程式如果不能建立統一安全透明的規則體系,失去的會是開發者的信任,如果今天火了明天就可能被封殺,誰敢留下來?

3. 沒有“講好故事”

一直以來我們對小程式的不看好,在於將其當作一種產品、類似app,進而想不到需求場景。

但事實上,就像是鋼筋混凝土,就像是代碼,就像是積木和橡皮泥,單看沒有用,和其他東西組合起來就有用了。

這種“外掛程式”能力具有無限的可能和廣泛的適用性。

如此,則進可以攻擊阿裡的商業體系,退可以防禦百度、頭條等的內容攻勢。

十、阿裡怎麼辦?

不過,在最新版本的支付寶中,已經藏有一個基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黑科技,很可能來自支付寶和形色團隊的合作:

如果你在路邊看到美麗花朵,請打開支付寶“掃一掃”,選擇AR掃一下,猜猜結果會怎樣!

「工作讓我快樂」是真是假?

來「虎Cares職場物欲清單」裡找找辦法

請關注請愛護,跟茶水間主任一起得閒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