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碑鄉普佛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人工掐花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付娜 記者 安達福 文/圖)“別小看了這小小的百合,

成熟後一株可值不少錢呢,比種水稻划算得多。”近日,在鹽亭縣雙碑鄉普佛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文俊站在田埂上,望著一片綠油油即將成熟的百合,喜不自禁地對記者說。

普佛村是鹽亭的貧困村,受地理條件限制,村民收入主要靠傳統農作物,經濟效益不高,加之農村大量的青壯勞動力外出打工,導致村裡的許多土地都閒置,尤其是許多貧困戶的家中更是缺少增收管道。

怎樣讓村民脫貧致富?成為何文俊最大的難題。

“經過考察和學習後,發現普佛村土質疏鬆,透氣性強,雨水下滲快,又遠離城區和工業區,土壤和空氣品質優於其他地區,適合百合種植。”何文俊說,百合集觀賞、食用、藥用為一體,是一項新興致富產業項目,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美容養顏等許多功效,

醫療保健價值極高。百合產業很有可能發展成為全村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

為此,他專門到江油愛情穀尋求合作,希望能幫助農戶種植百合。但由於交通因素的制約,合作陷入困境。幾經商談,對方願意投資在普佛村種植百合。何文俊告訴記者,雖然有人同意投資,但村民對種植百合卻持懷疑態度。隨後,他又帶領村民到附近鄉鎮的百合基地考察,打消村民的疑慮。

為了更好地發揮效益,

提高組織化程度,推動百合產業基地發展,滿足市場供應,促進農民增收致富,2016年12月,村裡成立了雙佛百合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立足當地資源優勢,以食用百合開發為重點,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大

力發展百合產業。“種植百合,我們省心,只要出地出力就行,剩下的事人家合作社全包。”普佛村村民于長髮樂呵呵地說。

發展百合種植是普佛村的增收之路,

百合基地啟動時,村裡聘請省市專家、教授和縣裡相關技術人員,對農戶集中進行培訓,特別是對百合生產技術中的選地、整地、栽植、田疃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加工、品質檢測、貯藏和運輸等技術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由於百合出苗時間長、養分消耗大,入夏後應施苗肥;入夏後,百合會出現花蕾、長勢加快,需要消耗大量養分,同時鱗莖的生長也相當活躍,
可能會出現養分供應不足的情況。因此,在百合花蕾或花莖長至2-4釐米時要適當掐花,確保養分充分被鱗莖吸收,提高百合開花品質。”說起百合的種植,何文俊頭頭是道,如今,他也算得上半個專家了。

望著一片綠油油即將收穫的百合,村民喜不自禁。長勢良好的百合和將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讓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何文俊說:“我們預估每畝產值在5000元以上,按照全村80畝的種植面積算,產值達400萬元,平均每戶增收在3000元以上。”

下一步,普佛村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增加農民收入,使百合產業成為全村的一個重要致富項目,讓百合花成為村民的致富花。

產值達400萬元,平均每戶增收在3000元以上。”

下一步,普佛村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增加農民收入,使百合產業成為全村的一個重要致富項目,讓百合花成為村民的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