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科普|LIGO第三次探測到引力波,又有驚人發現!

美國當地時間6月1日,LIGO(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合作組織通過官網宣佈,他們剛確認發現第三次引力波事件,這次是來自遙遠的30億光年以外的兩個恒星級黑洞合併。

超高精度裝置探測到“宇宙漣漪”

何為引力波?LIGO科學組織成員、清華大學博士後胡一鳴介紹,廣義相對論可用一句話概括:“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引導時空如何彎曲。”當物質分佈改變時,時空也會相應變化,這一變化以光速向四周傳播,仿佛向平靜的湖面丟下一粒石子,湖面會出現一圈圈波浪向外蕩去。當宇宙中發生黑洞合併等“大品質事件”時,所產生的時空波動會像漣漪那樣傳開,

這便是引力波。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第一篇預示引力波的論文。

由於引力波非常微弱,探測引力波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上世紀70年代,加州理工學院魏斯等人提出了鐳射干涉方法。這種方法採用邁克耳孫干涉儀原理,讓鐳射在反射鏡中來回反射,形成干涉條紋。引力波傳到地球後,會引起干涉條紋的位移。雖然位移距離極小,但探測靈敏度如果達到10的負21次方以下量級,

就有望發現引力波。

1991年,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開始聯合建設LI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主要部分是兩條互相垂直的干涉臂,臂長均為4公里。兩臂交會處,鐳射光源發出的光束被一分為二,分別進入互相垂直並保持超真空狀態的空心圓柱體內,然後被終端的鏡面反射回原出發點,並在那裡發生干涉。若有引力波通過,

便會引起時空變形,一臂的長度略微變長,另一臂的長度略微縮短,從而造成光程差變化,鐳射干涉條紋也會發生相應變化。

經過2010年至2015年的升級改造,探測器靈敏度提高了10倍,達到10的負23次方,被稱為“先進LIGO”。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學家宣佈探測到引力波,引起全球關注。

那次探測到的引力波,其信號是2015年9月14日捕獲的。它來自13億光年外,產生於兩個黑洞的合併,合併時的一瞬間,有3個太陽品質的能量以引力波形式在不到1秒內釋放。經過13億年旅行,這圈“宇宙漣漪”被LIGO的兩台探測器先後捕獲。

28億光年!迄今發現的最遠引力波

自從宣佈了2014年9月14日和2015年12月26日探測到的兩次引力波後,天文學界幾乎毫不懷疑還能發現更多的引力波事件,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

經過一段時間調整,2016年9月,LIGO開啟了第二階段探測,靈敏度進一步提升。果然沒過多久,引力波再次進入了它的視線。

這次引力波事件編號為“GW170104”,意思是世界協調時(UTC)2017年1月4日發現的,精確時間是10:11:58.6 UTC(北京時間1月4日18:11:58)。與前兩次一樣,兩台巨大的探測器先後探測到在不到0.3秒的時間裡,震動猛然提升到將近200赫茲,儀器發出預警,天文學家相信我們又一次發現了引力波。雖然探測臂的變化範圍依然在極其微弱的5×10的負22次方,但置信度高達99.997%,相當於7萬年一次的誤警率,從概率上看,這次發現是確認無誤的。

根據電腦類比,天文學家推測這次事件依然來自兩個恒星級黑洞的合併。一個約為31.2個太陽品質,另一個約為19.4個太陽品質,合併後形成總品質約為48.7個太陽品質的黑洞,釋放出相當於2個太陽的能量,以引力波的方式向外輻射。這個品質正好介於前兩次引力波事件之中(第一次雙黑洞總品質為62個太陽品質,第二次總品質為21個太陽品質),有力地證明20個太陽品質以上大品質恒星形成的黑洞確實存在。

天文學家還推算出,GW170104事件的距離遠在28億光年以外。這是迄今發現的最遠引力波(第一次13億光年,第二次14億光年)。28億年前,想想那時候的地球,生命形態才剛剛從單細胞生物向多細胞生物演化。兩顆大品質恒星僅僅幾百萬年就走完了“短暫一生”,成為黑洞,然而它們不知要經歷多少億年才能碰撞到一起。由此推測,這兩顆恒星可能是在幾十億甚至將近100億年前形成的。

這次還獲得了一項新的觀測發現——這兩個黑洞似乎有著相反的自旋方向(至少是不同的方向),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雙黑洞系統中單個黑洞的自旋方向,如果與兩者相互繞轉的方向一致,叫作“平行自旋”。科學家通常認為,一對雙星如果是同時形成的,那麼它們就應該符合平行自旋的特點。而黑洞的自旋方向會從其前身恒星那兒繼承下來,也就是說,原來的大品質恒星往哪個方向旋轉,它死亡後形成的黑洞也往哪個方向旋轉。那麼如果這對雙黑洞自旋方向相反,就說明它們可能不是同時形成的雙星,而且來自一個稠密的星團。這個發現,對星團的演化模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一次和第二次引力波事件之間相隔468天,第二次與第三次相隔375天。一方面表明宇宙中的恒星級雙黑洞系統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另一方面,讓我們對未來LIGO的工作效率充滿期待。LIGO合作組織推算,在每立方吉秒差距(1Gpc≈32.62億光年)的空間內,雙黑洞合併(單體品質≥5個太陽品質,總品質≤100個太陽品質)的發生率為每年12—213次。

文/施韡 俞陶然

雖然探測臂的變化範圍依然在極其微弱的5×10的負22次方,但置信度高達99.997%,相當於7萬年一次的誤警率,從概率上看,這次發現是確認無誤的。

根據電腦類比,天文學家推測這次事件依然來自兩個恒星級黑洞的合併。一個約為31.2個太陽品質,另一個約為19.4個太陽品質,合併後形成總品質約為48.7個太陽品質的黑洞,釋放出相當於2個太陽的能量,以引力波的方式向外輻射。這個品質正好介於前兩次引力波事件之中(第一次雙黑洞總品質為62個太陽品質,第二次總品質為21個太陽品質),有力地證明20個太陽品質以上大品質恒星形成的黑洞確實存在。

天文學家還推算出,GW170104事件的距離遠在28億光年以外。這是迄今發現的最遠引力波(第一次13億光年,第二次14億光年)。28億年前,想想那時候的地球,生命形態才剛剛從單細胞生物向多細胞生物演化。兩顆大品質恒星僅僅幾百萬年就走完了“短暫一生”,成為黑洞,然而它們不知要經歷多少億年才能碰撞到一起。由此推測,這兩顆恒星可能是在幾十億甚至將近100億年前形成的。

這次還獲得了一項新的觀測發現——這兩個黑洞似乎有著相反的自旋方向(至少是不同的方向),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雙黑洞系統中單個黑洞的自旋方向,如果與兩者相互繞轉的方向一致,叫作“平行自旋”。科學家通常認為,一對雙星如果是同時形成的,那麼它們就應該符合平行自旋的特點。而黑洞的自旋方向會從其前身恒星那兒繼承下來,也就是說,原來的大品質恒星往哪個方向旋轉,它死亡後形成的黑洞也往哪個方向旋轉。那麼如果這對雙黑洞自旋方向相反,就說明它們可能不是同時形成的雙星,而且來自一個稠密的星團。這個發現,對星團的演化模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一次和第二次引力波事件之間相隔468天,第二次與第三次相隔375天。一方面表明宇宙中的恒星級雙黑洞系統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另一方面,讓我們對未來LIGO的工作效率充滿期待。LIGO合作組織推算,在每立方吉秒差距(1Gpc≈32.62億光年)的空間內,雙黑洞合併(單體品質≥5個太陽品質,總品質≤100個太陽品質)的發生率為每年12—213次。

文/施韡 俞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