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菜鳥與順豐快遞之爭落幕,商家和消費者的損失誰來買單

菜鳥順豐和解

6月2日晚,國家郵政局召集菜鳥網路和順豐速運高層赴京,

就雙方關閉互通資料介面問題進行雙方協調。雙方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資料傳輸。至此,沸沸揚揚的快遞介面之爭,在政府機構的強勢介入下告一段落。

6月2日的互聯網可謂精彩紛呈,在持續僵持不下的菜鳥與順豐的交鋒中,互聯網企業和物流快遞企業紛紛站隊:

支持順豐:京東、騰訊、網易、美團明確表態支持

支持菜鳥:蘇甯、全峰、圓通、易果生鮮明確表態支持,

EMS則通知挖掘順豐原有客戶

從上方陣營可以看出,菜鳥系下皆為阿裡系相關入股公司,也從中看出阿裡系的快遞物流佈局;而順豐方面則為對阿裡依賴較小的電商相關企業;

從站隊到和解,猶如一場宮廷劇,反轉之下是利益的博弈,而在相互博取自身利益的同時商家和消費者承擔的損失卻無人關注。

從菜鳥關閉豐巢的介面,到順豐關閉阿裡系的物流回傳介面,

處於弱勢的卻是成千上萬的商家和數以億計的消費者。

當淘寶將順豐快遞從發貨方式裡剔除的時候,商家選擇何種方式發貨的權利被剝奪,進而帶來消費者選擇順豐快遞發貨的權利被剝奪;在這個已經高度自由和開放的互聯網,還能出現這樣的狀況,讓人大為驚訝;不知道作為平臺的經營者做出這樣決策的時候,是否為自己的客戶考慮過,

由於這樣決策帶來的損失是否考慮過,當商家和消費者的權利都得不到保障的時候,平臺是否會反思口中常說的用戶體驗從何而來?

相信通過這次快遞之間的博弈,帶給我們的思考遠遠不止表面現象那麼簡單:資訊安全如何界定、資訊安全如何保護、壟斷競爭如何制衡、消費者權益如何維護等等,都值得去深入的分析。

僅從此次事件來看,菜鳥帶給快遞公司的威脅感肯定讓全行業快遞企業的管理者去思考,

如何在未來企業的發展中守住企業自身的底線;猶如三國演義裡說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充滿競爭的互聯網,充滿競爭的線上和線下,同時也充滿合作機會的各行各業,建立一個公平、公開、共贏的合作方式才是共同發展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