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備和曹操的本質區別,最終決定了雙方的成就高低

文/羽觴

看三國,有很多人看不懂一點。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到底看上了劉備哪一點,那麼死心塌地為他賣命。

事實上,要說劉備英明吧,還真算不上。

想當年,劉表占著荊州,放著大好機會不出擊,

到最後周邊都被曹操拿下,劉表這才慌了手腳。

劉備此時在劉表手下,依附于劉表,守在新野。有人就向劉備建議,取劉表而代之。

但劉備堅決不肯。他說劉表和他都是漢朝皇室,況且劉景升也算是個仁義之士,這種事他做不來。

沒多久,

曹操手下夏侯惇引10萬曹兵,氣勢洶洶殺奔新野來。劉備眼看受不住,不得不棄城而逃。新野老百姓都跟著劉備。後面曹操大軍就要殺到,不少人勸劉備拋棄老白姓,先逃為上。

劉備不肯,只是說不忍心。結果,最後一敗塗地,老百姓也沒保護好。

所以,劉備有時候就是優柔寡斷,不懂得權衡利弊。不過,這也為他贏得了好名聲。

說起劉備,大家都說他仁義。由此,劉備和曹操就成了很好的對比。

劉備仁義,曹操奸詐。劉備說他要和曹操反著來。

但有一點他卻學曹操不來。曹操用人不拘一格,而劉備用人則大都是親信。最親的莫過於關羽張飛。

對關羽張飛的過分信任事實上不利於劉備團結其他人才。

劉備做很多事的一個前提是,是否符合道義。

比如荊州他是要取的,但在劉表手上他不取。四川他是要取的,但最初和劉璋沒有交惡的時候他不取。

不過,這也有點假仁假義,最終,劉備還是和劉璋鬧翻了,四川他還是取了。

但劉備這一點卻也迷惑了不少人,說好聽點是感動了不少人。

諸葛亮就是被劉備感動的。三顧茅廬,有了諸葛亮一生為劉備父子的鞠躬盡瘁。說起來,這三顧實在是太值得了。

至於曹操,手下人才眾多,可能單個人才很難享受到諸葛亮這樣的待遇,大家也就沒那麼死心塌地了。

劉備對關羽也真是不賴,關羽在曹營的時候,聽說劉備還活著,過五關斬六將,掛印封官而去,讓曹操很惋惜。

關羽死後,劉備不惜傾舉國之力為關羽復仇,可惜仗沒打好,

失敗了。不過,劉備不忘兄弟倒是可以看得出。

綜合劉備的行動,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而曹操,大多數時候是一個隻會權衡利弊的人。

古代中國人重義,不像現在人一樣只看哪個老闆發的工資多。因此,總有一幫忠義之人為劉備拼命。

這是劉備的長處,也是他的缺點。

三國時代最蠢的一家子,本最可能統一天下,下場卻比誰都慘

劉備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讓諸葛亮的百年大計成為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