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吳三桂為什麼會失敗?是因為不夠狠嗎

康熙十八年,瀏陽縣知縣曹鼎新說:“自甲寅吳逆倡亂,……以至王師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難分,老幼死於鋒鏑,婦子悉為俘囚,白骨遍野,民無噍類。”實際上康熙名為‘’仁君‘’實際上是個屠夫。

如是吳三桂有康熙的一半是不是就成功了?

據《清史稿·王騭傳》記載:“四川禍變相踵,荒煙百里,臣當年運糧行間,滿目創痍。自蕩平後,修養生息,然計通省戶口,仍不過一萬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縣之眾。”這段話描寫的是康熙十九年平定三藩之亂後,對當地百姓進行了殘忍的屠殺。原本人口密度較大的四川被屠殺到“荒煙百里”的程度,以至於就算經過一番休養生息,人口仍然不足兩萬,

還不到其他省的一個縣的人口。

吳三桂打的旗號是“反清複明”,可是他先沒有及時回援京師,導致崇禎吊死,自己也在山海關進退兩難。後降清,如果真是忍辱負重,尋找機會回歸本隊(明朝),弘光帝尚有半壁江山時他不“反正”;永曆帝繼位之初尚有兩廣雲貴等地時他不“反正”;永曆在國內無法立足,流亡緬甸,但是殘明共主還在時他不“反正”;而且親手殺死了反清複明人士的共主永曆帝,

他假複明,真爭權的嘴臉十分的明顯,那個明朝的遺老遺少和反清複明的志士會跟隨他?其他“順民”就更不願意跟他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