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花30多萬元養蜈蚣 河南小夥被稱“五毒大王”

趙振偉查看蠍子生長情況

成捆的幹蜈蚣

趙振偉在養殖大棚裡查看蜈蚣生長情況

趙振偉收麥子

陣陣麥香中,布穀鳥在吟唱悠揚的田園牧歌。5月31日,周口晚報記者穿行在沈丘縣周營鄉趙寨村的田間小徑上,金色的陽光下,風兒吹過,成熟的莊稼似金色的波浪蕩漾開去,人的心也跟著燦爛起來。不遠處,幾台收割機發出轟鳴聲,在地裡來回穿梭。

“你看現在收麥多省勁兒,俺家3畝多地的麥子不到一個小時就收完了。記得小時候我爸媽都是半夜起床去割麥,

然後用架子車拉到曬麥場,再套上牲口用石滾碾……如今收麥只能用一個字形容——快。”地頭上,收割機吐出金黃的麥粒,一個瘦弱的小夥子一邊開著農用三輪車,一邊和周口晚報記者攀談。

隨行人員向周口晚報記者介紹,這個小夥子就是“五毒大王”趙振偉,是個85後,現在種地是他的副業,養殖蠍子、蜈蚣、蟾蜍、壁虎和毒蛇才是他的主業。

趙振偉說,

小時候,家裡人多地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尤其是2012年他的父親借了十多萬元到鄭州做生意被騙得血本無歸後,家裡更是債臺高築,無奈之下,他輟學外出打工幫父親還債。

打工期間,趙振偉接觸到蜈蚣養殖,通過一年多的拜師學藝,他掌握了蠍子、蜈蚣和毒蛇的養殖技術,便回到家裡自己搞起了蜈蚣養殖。起初,由於缺少資金只養了幾百條蜈蚣,後來,在鄉政府的幫助下,他擴大了養殖規模,

辦起了養殖場。

“蜈蚣晝伏夜出,白天不用餵食,還很少生病,很好養。我養的大都是名貴蜈蚣,以金頭蜈蚣為主。”說起蜈蚣養殖,趙振偉打開了話匣子。

趙寨村原有一片廢棄的磚窯地,約有30多畝,趙振偉為擴大蜈蚣養殖,投資30多萬元,成立了沈丘縣遠航五毒養殖合作社。

合作社建成後,趙振偉首先想到的是幫助貧困群眾就業,他雇傭村裡的留守婦女和貧困村民來合作社上班。

趙寨村的留守婦女張靜說:“到合作社上班後,我會養蜈蚣了,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緩解了家庭經濟負擔,心裡挺開心的!”

“振偉真是個能孩子,自己靠養殖發家致富了,還想著俺們這些貧困戶。”鄰村貧困戶謝玉鵬提起趙振偉感動得直掉淚。

目前,趙振偉帶動周邊幾十戶貧困戶養殖蠍子、蜈蚣等。趙寨村黨支部書記趙書昌說,他們村充分利用毗鄰一級公路的區位優勢,引導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完善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把合作社做大做強。今年,他們計畫依託合作社,引導更多的留守婦女和貧困戶加入規模化特種養殖。

對於從事蜈蚣養殖的農戶,合作社提供500條種蜈蚣的貸款。據瞭解,每只種蜈蚣一年可生育60條小蜈蚣,500條種蜈蚣年生育30000條蜈蚣。每條蜈蚣養殖到8個月就可製成商品藥材,獲利3元。

趙振偉說,幾年下來,他探索出一套成熟、科學的蜈蚣養殖模式,那就是通過發展仿生態立體養殖方式,創新“綠化苗木+金銀花+蜈蚣”的生態環保養殖模式。

周口晚報記者走進趙振偉的合作社,仿佛進入一個大花園,只見合作社內建有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磚砌小垛體,窄窄的垛體間的通道上栽植有綠化苗木,樹下種著藥材金銀花,營造出生機盎然的生態環境。趙振偉介紹,這樣的仿生態蜈蚣養殖模式,很適宜蜈蚣生長。

趙振偉說,利用電商平臺,他將蜈蚣銷到了安徽、陝西等地的大型藥材批發市場。談到今後的發展,趙振偉信心百倍地說,他將來要把蜈蚣銷往全國各地,帶動更多的農戶同圓增收致富奔小康夢!

引導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完善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把合作社做大做強。今年,他們計畫依託合作社,引導更多的留守婦女和貧困戶加入規模化特種養殖。

對於從事蜈蚣養殖的農戶,合作社提供500條種蜈蚣的貸款。據瞭解,每只種蜈蚣一年可生育60條小蜈蚣,500條種蜈蚣年生育30000條蜈蚣。每條蜈蚣養殖到8個月就可製成商品藥材,獲利3元。

趙振偉說,幾年下來,他探索出一套成熟、科學的蜈蚣養殖模式,那就是通過發展仿生態立體養殖方式,創新“綠化苗木+金銀花+蜈蚣”的生態環保養殖模式。

周口晚報記者走進趙振偉的合作社,仿佛進入一個大花園,只見合作社內建有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磚砌小垛體,窄窄的垛體間的通道上栽植有綠化苗木,樹下種著藥材金銀花,營造出生機盎然的生態環境。趙振偉介紹,這樣的仿生態蜈蚣養殖模式,很適宜蜈蚣生長。

趙振偉說,利用電商平臺,他將蜈蚣銷到了安徽、陝西等地的大型藥材批發市場。談到今後的發展,趙振偉信心百倍地說,他將來要把蜈蚣銷往全國各地,帶動更多的農戶同圓增收致富奔小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