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B2B做品牌:問題不是要不要,而是怎麼做!

與B2C企業可以直接面對大眾消費市場不同,B2B相對是很精准地涉及到大宗貨物採購的市場。在做品牌上面,運營的經驗和感覺肯定沒有B2C來得那麼成熟。所以對於B2B領域裡要不要做品牌,

怎麼樣做品牌,很多企業有一些困惑。

從生意的角度講,品牌做還是不做?做品牌不是目的,品牌説明生意增長才是目的。品牌背後的生意提升之道在哪裡?生意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聚焦的點在哪裡?這些都是問題。

實際上我們發現,對於做品牌,企業的整個的管理團隊其實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大家來自不同的專業、部門,屁股決定腦袋,所以他們會有不同的疑惑:

CEO(行業思維):我們是做關係的,

做品牌有幫助嗎?

研發(產品思維):我的產品技術是世界最先進的,有好的產品,自然就會有品牌了吧?/我的產品技術還不是最好的,等我做好了產品,才做品牌才合適吧?

財務(成本思維):做品牌,時間要很長吧?我能很快看到收益嗎?做品牌,要花很多錢吧?

行銷(管道思維):等我建好了管道,才能做品牌吧?要不品牌怎麼落地呢?

管理(經營思維):企業內部管理做好了,

品牌就有了更好的基礎,到時做品牌可能更合適吧?

針對這樣的糾結我們總結了一些觀點,重點講前面兩個:行業思維和產品思維。

B2B是做關係的,做品牌有用嗎?

有人說B2B是做關係的,我不能這麼武斷。相對快速消費品來講,B2B偏大宗貨物採購,這樣的話做品牌有幫助嗎?

為方便理解,我們先以B2C市場為例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產品越來越多,推陳出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第二,超市里陳列的貨物越來越多,肯定有選擇困惑症;第三,互聯網時代,電商銷售其實是一個無邊界的貨架,它越來越細分長尾市場,導致很多小眾品牌不斷地興起,但是我們的顧客和消費者腦袋又不是電腦,他只能記住3個,最多7個品牌。所以我們看到,

在任何一個市場裡面會演繹成“兩匹馬賽跑”的局面。

大家看到茶飲料裡面是康師傅和統一,碳酸飲料是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高檔白酒是茅臺和五糧液,乳業就是伊利和蒙牛,我們可以選擇的商品和品牌越來越多,但是消費者腦袋裡同類品牌只能記住2個,最多7個。

B2B市場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規律呢?

B2B市場有一些特點:全球化導致大家的技術規範和標準越來越趨同。比如處理器、電腦工程機械等這些領域都有國際標準和規範,

這種標準的趨同化導致B2B領域裡產品和服務的相似度也越來越高。

另外就是B2B的客戶要採購產品或服務的時候,互聯網的海量資訊讓他的選擇很困惑,評價的時間越來越長,資訊搜集的成本越來越高。所以B2B的交易平臺和各種各樣採購的細分網站,就有了他們的市場。

我們看到同樣的一個規律:採購者作為一個個體,他也是一個人,他的腦袋裡面也只能記住3個最多7個品牌,所以在B2B這個領域裡,也同樣是兩匹馬賽跑。比如說處理器就是因特爾和AMD,工程機械領域就是三一個徐工。

所以我們的挑戰是,B2B的採購一般是大宗貨物,預算很高,而且涉及的部門特別多,涉及的人都要給採購評價和意見,所以如何讓不同領域、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價值觀的人都覺得採購你的品牌靠譜?

對客戶:建立品牌可以簡化決策流程

如果能率先在你所處的行業裡建立品牌,對客戶的意義就是可以減少採購的複雜性,簡化決策過程。選擇一個知名品牌,往往認為自己選擇了“安全”,沒有人會因為購買IBM而被解雇!

對自己:品牌溢價可以跳出價格困局

B2B領域裡涉及到大宗商品的採購,經常用招標投標的方式。很多的時候無奈的選擇就是比價格。如果你是一個強勢品牌,那你就會有溢價,你會擺脫價格戰。

舉個例子:沒有差異化的大宗商品也能做品牌嗎?

鋼鐵是一種建築材料,它也需要品牌嗎?

我們舉的案例是印度的塔塔鋼鐵,一個被評為世界最佳鋼鐵公司的品牌。在塑造品牌形象上,它是這麼做的:

1.>>>建立子品牌

塔塔鋼鐵解決是第一個鋼鐵行業裡做品牌化的。它具體的做法首先是為那些鋼鐵領域裡面的高附加值的產品建立產品品牌,比如說建築行業的金屬條,或者是用作屋頂的金屬的薄片。它是用運營一個產品品牌的思路來銷售鋼鐵的,為不同的高附加值產品樹立子品牌;第二個做法就是它為不同品類的產品建立子品牌,比如冷雜鋼、鋼管、軸承。一旦你為每一個細分的鋼材建立對應的產品品牌之後,產品的品牌形象和產品賣點就會精准地提煉,顧客群會鎖定得很精准。

2.>>>品牌系統化運營

塔塔實際上是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它下面有塔塔鋼鐵和塔塔汽車,比如我們現在買的路虎、捷豹這些汽車都是被塔塔汽車收購的。它用母公司在鋼鐵領域的的龐大品牌實力,為這些系列的產品品牌背書,整體的品牌的系統運營感就會出來,效率就會提高。

3.>>>通過廣告塑造品牌形象

塔塔集團董事長Arcelor Mittal說過:“我們需要品牌塑造,因為鋼鐵也擁有難以置信的故事要傳播給公眾。”

為了建立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塔塔做了做了大量的廣告和公益活動,這對上市公司的塑造形象也是很有意義的。

有好的產品才會有品牌嗎?

產品是工廠生產的東西;品牌是顧客購買的東西。

產品是理性的,提供一系列的利益,很容易同質化、被抄襲;品牌是無形以及感性的認知,它是對顧客提供的長期、一致的價值承諾,它是獨一無二的。

賣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這是一個強調品牌體驗的時代。消費者不僅希望產品提供實際功用,也期待產品帶來更多積極而正面的意義,讓購買行為超越商業行為,進入情感層次。

每個品牌中都一定有個產品,但不是所有產品都可成為品牌。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產品,那你的品牌形象塑造得越強烈,死得越慘。不是說做廣告就可以建立品牌,品牌涉及到價值承諾。我為什麼要買你的東西?你給我一個明確的價值承諾,你跟你的同行有什麼不同?你必須說得很清楚,然後你圍繞你的價值承諾,在整個企業運營上面聚焦價值承諾,來向你的客戶兌現這個價值,那顧客才會買你。

B2B市場如何創建一個卓越的品牌價值承諾?

B2B和B2C的本質區別一個是降低利益,一個是降低風險。大宗貨物採購決策時間長,涉及部門多,理性購買,所以品牌是信任驅動。所以B2B領域裡做品牌,關鍵的前提是你要建立品牌的信賴感、專業感。

如何在市場上基於專業信任,建立卓越的價值承諾呢?回顧了我們梳理的不同品牌,我們發現在建立品牌信任感上面有這四種方向可以做文章:

舉一些例子讓大家很快理解這個意思,比如卓越的價值,我們做德邦的中高端物流,他們注重貨物安全準時送達。

第二個方向是專業的標杆。B2B領域裡面的一個專門的打法叫要素品牌,就是消費者採購商品裡面指定要某個部件。我們看到包裝會想起利樂,看到汽車上面的音響會想起杜比環保系統,這就是要素品牌的意義。把產品塑造成所處的這個行業裡某一個大宗商品裡必要的部件,這是專業標杆的一種訴求和打法。

第三種是幫助你的力量。DHL是做快遞的,他的廣告語是一路成就所托。

第四種是提供出色的解決方案。西門子不止是我們看到的西門子冰箱,西門子還有醫療等產品,知其道,用其妙。

B2B公民品牌的2種價值承諾

我覺得B2B要更多地跳脫出產品技術競爭的範疇,而是要站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之下的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品牌的塑造,這個更有共鳴。

B2B有兩種價值承諾方向:要麼講人文關懷,要麼講社會責任感擔當。

比如提到強生這個品牌,我們的基本感覺是那種很溫柔的關愛。它的理念是因愛而生,我們可以想像到醫院、醫療機構的背後有一些專業、敬業的醫生、護士,強生和這些人站在一起,它就有一種人文關懷的情感,這是公民品牌塑造的一種方向。

另外是社會責任感的擔當,我覺得做得最成功的是IBM。它樹立了一個願景——智慧的地球。在B2B領域裡面,如果要採購大宗商品和服務,通用的做法就是講行業案例。IBM針對每個細分行業的痛點,對應給出了行業的案例,比如說人員浪費得很嚴重,我們需要智慧的人員;城市特別擁擠混亂,我們需要智慧的交通;金融危機我們需要智慧的金融……可信度很高,它就非常聚焦。

他也是一個人,他的腦袋裡面也只能記住3個最多7個品牌,所以在B2B這個領域裡,也同樣是兩匹馬賽跑。比如說處理器就是因特爾和AMD,工程機械領域就是三一個徐工。

所以我們的挑戰是,B2B的採購一般是大宗貨物,預算很高,而且涉及的部門特別多,涉及的人都要給採購評價和意見,所以如何讓不同領域、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價值觀的人都覺得採購你的品牌靠譜?

對客戶:建立品牌可以簡化決策流程

如果能率先在你所處的行業裡建立品牌,對客戶的意義就是可以減少採購的複雜性,簡化決策過程。選擇一個知名品牌,往往認為自己選擇了“安全”,沒有人會因為購買IBM而被解雇!

對自己:品牌溢價可以跳出價格困局

B2B領域裡涉及到大宗商品的採購,經常用招標投標的方式。很多的時候無奈的選擇就是比價格。如果你是一個強勢品牌,那你就會有溢價,你會擺脫價格戰。

舉個例子:沒有差異化的大宗商品也能做品牌嗎?

鋼鐵是一種建築材料,它也需要品牌嗎?

我們舉的案例是印度的塔塔鋼鐵,一個被評為世界最佳鋼鐵公司的品牌。在塑造品牌形象上,它是這麼做的:

1.>>>建立子品牌

塔塔鋼鐵解決是第一個鋼鐵行業裡做品牌化的。它具體的做法首先是為那些鋼鐵領域裡面的高附加值的產品建立產品品牌,比如說建築行業的金屬條,或者是用作屋頂的金屬的薄片。它是用運營一個產品品牌的思路來銷售鋼鐵的,為不同的高附加值產品樹立子品牌;第二個做法就是它為不同品類的產品建立子品牌,比如冷雜鋼、鋼管、軸承。一旦你為每一個細分的鋼材建立對應的產品品牌之後,產品的品牌形象和產品賣點就會精准地提煉,顧客群會鎖定得很精准。

2.>>>品牌系統化運營

塔塔實際上是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它下面有塔塔鋼鐵和塔塔汽車,比如我們現在買的路虎、捷豹這些汽車都是被塔塔汽車收購的。它用母公司在鋼鐵領域的的龐大品牌實力,為這些系列的產品品牌背書,整體的品牌的系統運營感就會出來,效率就會提高。

3.>>>通過廣告塑造品牌形象

塔塔集團董事長Arcelor Mittal說過:“我們需要品牌塑造,因為鋼鐵也擁有難以置信的故事要傳播給公眾。”

為了建立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塔塔做了做了大量的廣告和公益活動,這對上市公司的塑造形象也是很有意義的。

有好的產品才會有品牌嗎?

產品是工廠生產的東西;品牌是顧客購買的東西。

產品是理性的,提供一系列的利益,很容易同質化、被抄襲;品牌是無形以及感性的認知,它是對顧客提供的長期、一致的價值承諾,它是獨一無二的。

賣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這是一個強調品牌體驗的時代。消費者不僅希望產品提供實際功用,也期待產品帶來更多積極而正面的意義,讓購買行為超越商業行為,進入情感層次。

每個品牌中都一定有個產品,但不是所有產品都可成為品牌。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產品,那你的品牌形象塑造得越強烈,死得越慘。不是說做廣告就可以建立品牌,品牌涉及到價值承諾。我為什麼要買你的東西?你給我一個明確的價值承諾,你跟你的同行有什麼不同?你必須說得很清楚,然後你圍繞你的價值承諾,在整個企業運營上面聚焦價值承諾,來向你的客戶兌現這個價值,那顧客才會買你。

B2B市場如何創建一個卓越的品牌價值承諾?

B2B和B2C的本質區別一個是降低利益,一個是降低風險。大宗貨物採購決策時間長,涉及部門多,理性購買,所以品牌是信任驅動。所以B2B領域裡做品牌,關鍵的前提是你要建立品牌的信賴感、專業感。

如何在市場上基於專業信任,建立卓越的價值承諾呢?回顧了我們梳理的不同品牌,我們發現在建立品牌信任感上面有這四種方向可以做文章:

舉一些例子讓大家很快理解這個意思,比如卓越的價值,我們做德邦的中高端物流,他們注重貨物安全準時送達。

第二個方向是專業的標杆。B2B領域裡面的一個專門的打法叫要素品牌,就是消費者採購商品裡面指定要某個部件。我們看到包裝會想起利樂,看到汽車上面的音響會想起杜比環保系統,這就是要素品牌的意義。把產品塑造成所處的這個行業裡某一個大宗商品裡必要的部件,這是專業標杆的一種訴求和打法。

第三種是幫助你的力量。DHL是做快遞的,他的廣告語是一路成就所托。

第四種是提供出色的解決方案。西門子不止是我們看到的西門子冰箱,西門子還有醫療等產品,知其道,用其妙。

B2B公民品牌的2種價值承諾

我覺得B2B要更多地跳脫出產品技術競爭的範疇,而是要站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之下的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品牌的塑造,這個更有共鳴。

B2B有兩種價值承諾方向:要麼講人文關懷,要麼講社會責任感擔當。

比如提到強生這個品牌,我們的基本感覺是那種很溫柔的關愛。它的理念是因愛而生,我們可以想像到醫院、醫療機構的背後有一些專業、敬業的醫生、護士,強生和這些人站在一起,它就有一種人文關懷的情感,這是公民品牌塑造的一種方向。

另外是社會責任感的擔當,我覺得做得最成功的是IBM。它樹立了一個願景——智慧的地球。在B2B領域裡面,如果要採購大宗商品和服務,通用的做法就是講行業案例。IBM針對每個細分行業的痛點,對應給出了行業的案例,比如說人員浪費得很嚴重,我們需要智慧的人員;城市特別擁擠混亂,我們需要智慧的交通;金融危機我們需要智慧的金融……可信度很高,它就非常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