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訪分眾傳媒首席戰略官陳岩:生活場景媒體引領全球發展

近日開幕的世界三大廣告節之一的“紐約國際廣告節”,

創立六十年來首次頒發了“中國品牌傳播大獎” (China Brand Communication Awards),分眾傳媒集團成為第一家獲此殊榮的中國傳媒企業。

廣告節後,新浪科技採訪了分眾傳媒首席戰略官陳岩,陳岩表示,中國在全世界來說是一個市場規模體量龐大且高速成長的魅力之地。但中國市場有著獨特的區域性和創新性特點。快速成長背後的市場分化和新興增長動力,源于傳統快消品的持續走低和消費升級型細分行業的持續上升。

因此,在千變萬化的中國市場談論行銷創新或者媒體創新時,必須把握“中國市場大”與“中國市場增速快”複雜性,消費者的多樣性,持續保持創新與創意,與各種消費者保持有效溝通,才能在中國市場消費升級時代取得成功。

說到這次分眾在國際上獲獎,陳岩表示這是一份意外驚喜,也是對分眾生活場景媒體的肯定。

紐約國際廣告節主席兼董事長Jim Smyth在給分眾頒獎時說:“分眾傳媒集團在全球首創了電梯媒體這種極具價值及高互動性的數位化媒體網路,分眾傳媒的成功是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媒體創新之一。”

作為消費升級時代,引爆核心消費主流人群最核心最主要的生活空間媒體“陣地”,

分眾傳媒抓住了核心人群的工作場景、休閒娛樂場景等,通過內容創意、科技帶來媒體展現形式創新,從而成為引爆品牌傳播,線上線下跨媒體成功行銷的有力引擎。

陳岩表示,未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移動化”和“被動化”。“移動化”就是抓住手機進行內容行銷;“被動化”就是抓住消費者的生活空間進行溝通。

消費者的生活空間是基本不變的,你要回家,你要上班,你要去看電影,你要去賣場買東西。分眾抓住用戶被動的必經的生活空間如工作生活娛樂空間,例如公寓樓、辦公樓、電影院,把廣告植入到主流人群最基本最低干擾的生活場景中,從而實現對用戶的有效到達,成為跟消費者溝通的一個平臺。

生活場景媒體的設備升級與技術變革

硬體的升級是新技術運用的基礎,分眾自2016年底開始更換的“新一代”電梯電視,可全面實現跨屏互動,上下屏廣告既可獨立播放也可聯動播放,實現將靜態動態畫面同步的效果,使廣告整體更具創意性,給觀看者一種跨越的視頻體驗;“新一代互動屏”還可實現NFC感應支付,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完成互動或購買,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

另外,陳岩表示,分眾傳媒未來會在媒體發展上更多的融入科技創新和大資料運用,包括人臉識別技術,針對不同的人的不同喜好,進行更精准化的行銷,也幫助品牌進行更精准的投放。

當然,陳岩也認為,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基因,即便消費者和投資者再喜歡互聯網,也要基於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去發展。“我們認為,要根植於主流消費的風向標人群,將媒體和資訊、娛樂結合,同時不斷創新。”

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分化,呈現“雙速前進”局面,一方面,宏觀經濟,尤其是快消品市場銷售額增速放緩,另一方面,高端品類及單品高速增長,消費升級指向明顯。這一趨勢,也將成為2017年的基調,深刻影響各個行業。以追求高端品質、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的中產階層成為都市消費的主力。這類人群大多在20歲-45歲,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包括重視商品品質的個性高端人群、勇於嘗試新事物的網路新經濟人群、樂於分享屬性的意見領袖。他們是未來消費傾向和趨勢的引領者,構成了中國新消費市場的風向標人群。

這一龐大的風向標人群,每天都要圍繞電梯上下班,回家,開展休閒娛樂活動。作為一種媒體形態,電梯空間成為了不同社會空間、精神空間與物理空間的一種過渡與切換,人們乘坐電梯,來回穿梭在家庭與工作空間,城市與鄉村世界,孤獨與狂歡狀態之間。每個人幾乎每天都要與電梯場景相處,或回家,或上班,或休閒,而這使得電梯成為所有場景中最具價值的,沒有之一。

電梯場景媒體也因此成了今天引爆品牌的最核心以及最稀缺的資源。近幾年崛起的神州專車、滴滴出行、餓了麼等新經濟品牌,正是在分眾電梯媒體投放廣告,對都市主流消費人群形成強制性高頻次的到達,從而使品牌知名度得到迅速傳播。

下一個流量入口

未來十年,將是以主流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時代,是以爭奪用戶心智為中心的品牌時代。今天的媒體環境正在發生劇變,資訊粉塵化的時代已經來臨,資訊太多選擇太多,消費者對廣告往往採取選擇性忽略。不難察覺,主流人群的媒體習慣也正在劇烈變遷,就在這樣的巨變中,分眾傳媒仍然保持了逆勢快速增長的態勢,正是因為分眾抓住了電梯這一主流人群的核心場景,電梯是城市的基礎設施,代表著四個關鍵字:主流人群、必經、高頻、低干擾,而這些正是今天引爆品牌最核心以及最稀缺的資源。

分眾傳媒目前已成為線下流量第一入口:4億城市人口,2億看分眾。過去十幾年是中國城市化發展最核心的時間視窗,而城市化一個非常核心的基礎設施就是電梯。電梯媒體的受眾是以白領、金領、商務人士、中高檔社區人群為主的。電梯受眾代表著70%-80%的城市主流人群,他們是中國消費的風向標人群,不僅影響自己,而且影響到全中國包括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行為和認知趨勢。分眾把廣告植入到消費者生活軌跡、生活空間當中去,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

電梯媒體是分眾傳媒一直堅守的核心業務,陳岩認為,影院廣告中的收益將成為未來增長新動力,而分眾傳媒早在幾年前就開拓了影院媒體業務。

2015年分眾晶視推出了獨創的UMAX三面銀幕聯動式廣告,在中國近百家核心影院建立了體驗廳,令影院左右兩面牆體在電影投影下也能播放廣告,形成更震撼性的視覺效果。利用中間銀幕與兩側銀幕的廣告互動,使廣告內容的呈現更具真實感。

在娛樂至上內容為王的年代,影院是娛樂消費時代的核心陣地,流行時尚文化的主流頻道;是品牌與消費者情感深度溝通的平臺;是品牌年輕化、時尚化,樹立高品質形象,實現品牌溢價的標識。“影院媒體對於品牌與主流消費人群、與年輕人群的溝通都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根據藝恩的研究資料顯示,目前分眾旗下的晶視影院業務市場佔有率為70%,已經成為分眾的主營業務之一,是分眾生活場景媒體的重要矩陣。

而在被問到下一個線下流量爆發點會在哪一領域,陳岩表示,純線下流量入口已經很難爆發了,線下流量入口主要還是圍繞消費者必經的生活場景,比如家、辦公室、超市、影院、商場等,至於自去年爆發的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共用KTV等模式,陳岩分析說,這些模式並不是純線下的流量入口,它們依舊需要經過手機這一端,同時,這些模式也存在管理的問題、公共道德的問題,這些行業依舊需要繼續觀察。

圍繞“體育+金融+內容”進行全新佈局

從當年納斯達克的“中國廣告傳媒第一股”,到成功回歸A股一年後,分眾加大了自我創新和投資並購力度,在文化體育、金融等多個領域全面發力,大膽邁步前行,陸續投資了一系列文化、傳媒、內容公司。“媒體業務仍然是分眾的主要盈利來源,但分眾也已經開始了媒體業務之外的佈局。未來的分眾主要分為二個平臺,一個是作為媒體廣告的平臺,一個是作為內容的平臺——文化娛樂體育金融。作為媒體廣告的平臺,分眾可以幫助這些新品牌引爆影響力;而這些新品牌説明分眾內容平臺充分滲透影響更廣泛的群體,進一步提升分眾在廣告市場的份額。”

在體育方面,分眾傳媒與全球領先的娛樂、運動、時尚公司“WME/IMG”進行合作,還設立分眾方源體育有限合夥公司;洞察都市白領人群的健康需求,領投了互聯網體育項目咕咚體育,用體育打開社交,推動流量向用戶的轉化;同時,為滿足00後的消費需求,分眾傳媒領投了英雄體育,正式佈局電競,“分眾看好電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分眾看好90、95後的商業價值。在這個群體中,一場NBA的收視率可能遠不及一場電競賽事的收視率。”

在金融方面,分眾傳媒對以智慧理財為核心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數禾科技進行了一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另外,也投資了拿鐵財經、還唄等金融APP。

在社區資訊服務領域,分眾以5000萬美元投資了中國最大的原創視頻網站秒拍視頻,以及以約1000萬美元與新浪、易居中國一同投資了社區APP實惠等。

陳岩表示,分眾開始了全生態鏈的打造,未來的定位主要集中於生活圈、娛樂圈和生態圈。分眾的廣告屏將是人與資訊的關係、人與服務的關係、人與金融的關係。

除在領域上進行有針對性的佈局外,分眾傳媒還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陳岩表示,現在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出海並取得巨大成功,今年,分眾傳媒的海外業務也開始起步,著力將分眾傳媒成功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國家,特別是亞太地區的越南、韓國、印度等市場。

另外,陳岩表示,分眾傳媒未來會在媒體發展上更多的融入科技創新和大資料運用,包括人臉識別技術,針對不同的人的不同喜好,進行更精准化的行銷,也幫助品牌進行更精准的投放。

當然,陳岩也認為,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基因,即便消費者和投資者再喜歡互聯網,也要基於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去發展。“我們認為,要根植於主流消費的風向標人群,將媒體和資訊、娛樂結合,同時不斷創新。”

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分化,呈現“雙速前進”局面,一方面,宏觀經濟,尤其是快消品市場銷售額增速放緩,另一方面,高端品類及單品高速增長,消費升級指向明顯。這一趨勢,也將成為2017年的基調,深刻影響各個行業。以追求高端品質、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的中產階層成為都市消費的主力。這類人群大多在20歲-45歲,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包括重視商品品質的個性高端人群、勇於嘗試新事物的網路新經濟人群、樂於分享屬性的意見領袖。他們是未來消費傾向和趨勢的引領者,構成了中國新消費市場的風向標人群。

這一龐大的風向標人群,每天都要圍繞電梯上下班,回家,開展休閒娛樂活動。作為一種媒體形態,電梯空間成為了不同社會空間、精神空間與物理空間的一種過渡與切換,人們乘坐電梯,來回穿梭在家庭與工作空間,城市與鄉村世界,孤獨與狂歡狀態之間。每個人幾乎每天都要與電梯場景相處,或回家,或上班,或休閒,而這使得電梯成為所有場景中最具價值的,沒有之一。

電梯場景媒體也因此成了今天引爆品牌的最核心以及最稀缺的資源。近幾年崛起的神州專車、滴滴出行、餓了麼等新經濟品牌,正是在分眾電梯媒體投放廣告,對都市主流消費人群形成強制性高頻次的到達,從而使品牌知名度得到迅速傳播。

下一個流量入口

未來十年,將是以主流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創新時代,是以爭奪用戶心智為中心的品牌時代。今天的媒體環境正在發生劇變,資訊粉塵化的時代已經來臨,資訊太多選擇太多,消費者對廣告往往採取選擇性忽略。不難察覺,主流人群的媒體習慣也正在劇烈變遷,就在這樣的巨變中,分眾傳媒仍然保持了逆勢快速增長的態勢,正是因為分眾抓住了電梯這一主流人群的核心場景,電梯是城市的基礎設施,代表著四個關鍵字:主流人群、必經、高頻、低干擾,而這些正是今天引爆品牌最核心以及最稀缺的資源。

分眾傳媒目前已成為線下流量第一入口:4億城市人口,2億看分眾。過去十幾年是中國城市化發展最核心的時間視窗,而城市化一個非常核心的基礎設施就是電梯。電梯媒體的受眾是以白領、金領、商務人士、中高檔社區人群為主的。電梯受眾代表著70%-80%的城市主流人群,他們是中國消費的風向標人群,不僅影響自己,而且影響到全中國包括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行為和認知趨勢。分眾把廣告植入到消費者生活軌跡、生活空間當中去,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

電梯媒體是分眾傳媒一直堅守的核心業務,陳岩認為,影院廣告中的收益將成為未來增長新動力,而分眾傳媒早在幾年前就開拓了影院媒體業務。

2015年分眾晶視推出了獨創的UMAX三面銀幕聯動式廣告,在中國近百家核心影院建立了體驗廳,令影院左右兩面牆體在電影投影下也能播放廣告,形成更震撼性的視覺效果。利用中間銀幕與兩側銀幕的廣告互動,使廣告內容的呈現更具真實感。

在娛樂至上內容為王的年代,影院是娛樂消費時代的核心陣地,流行時尚文化的主流頻道;是品牌與消費者情感深度溝通的平臺;是品牌年輕化、時尚化,樹立高品質形象,實現品牌溢價的標識。“影院媒體對於品牌與主流消費人群、與年輕人群的溝通都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根據藝恩的研究資料顯示,目前分眾旗下的晶視影院業務市場佔有率為70%,已經成為分眾的主營業務之一,是分眾生活場景媒體的重要矩陣。

而在被問到下一個線下流量爆發點會在哪一領域,陳岩表示,純線下流量入口已經很難爆發了,線下流量入口主要還是圍繞消費者必經的生活場景,比如家、辦公室、超市、影院、商場等,至於自去年爆發的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共用KTV等模式,陳岩分析說,這些模式並不是純線下的流量入口,它們依舊需要經過手機這一端,同時,這些模式也存在管理的問題、公共道德的問題,這些行業依舊需要繼續觀察。

圍繞“體育+金融+內容”進行全新佈局

從當年納斯達克的“中國廣告傳媒第一股”,到成功回歸A股一年後,分眾加大了自我創新和投資並購力度,在文化體育、金融等多個領域全面發力,大膽邁步前行,陸續投資了一系列文化、傳媒、內容公司。“媒體業務仍然是分眾的主要盈利來源,但分眾也已經開始了媒體業務之外的佈局。未來的分眾主要分為二個平臺,一個是作為媒體廣告的平臺,一個是作為內容的平臺——文化娛樂體育金融。作為媒體廣告的平臺,分眾可以幫助這些新品牌引爆影響力;而這些新品牌説明分眾內容平臺充分滲透影響更廣泛的群體,進一步提升分眾在廣告市場的份額。”

在體育方面,分眾傳媒與全球領先的娛樂、運動、時尚公司“WME/IMG”進行合作,還設立分眾方源體育有限合夥公司;洞察都市白領人群的健康需求,領投了互聯網體育項目咕咚體育,用體育打開社交,推動流量向用戶的轉化;同時,為滿足00後的消費需求,分眾傳媒領投了英雄體育,正式佈局電競,“分眾看好電競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分眾看好90、95後的商業價值。在這個群體中,一場NBA的收視率可能遠不及一場電競賽事的收視率。”

在金融方面,分眾傳媒對以智慧理財為核心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數禾科技進行了一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另外,也投資了拿鐵財經、還唄等金融APP。

在社區資訊服務領域,分眾以5000萬美元投資了中國最大的原創視頻網站秒拍視頻,以及以約1000萬美元與新浪、易居中國一同投資了社區APP實惠等。

陳岩表示,分眾開始了全生態鏈的打造,未來的定位主要集中於生活圈、娛樂圈和生態圈。分眾的廣告屏將是人與資訊的關係、人與服務的關係、人與金融的關係。

除在領域上進行有針對性的佈局外,分眾傳媒還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陳岩表示,現在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出海並取得巨大成功,今年,分眾傳媒的海外業務也開始起步,著力將分眾傳媒成功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國家,特別是亞太地區的越南、韓國、印度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