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考臨近,小心“李鬼”——如何防騙?兩個“不要”請記住

切記兩個“不要”

“首先,不要輕信關於領取資助資金的陌生來電和網路資訊。”市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蓋。

同時,各地各校還積極爭取社會資金,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不管是國家資助政策、社會資助項目,還是哪個部門實施的資助專案,最終都要通過學校或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實施,都要將資助專案在學校較醒目的地方或通過有關媒體(網站)進行公示,需要學生本人提出申請。這些資助專案,不可能繞過學校或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通知學生本人或家長直接領取資助資金,
更不會要求家長或學生本人持銀行卡在自動櫃員機上,按要求進行操作領取資助資金。

 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千萬不要輕信關於領取資助資金的陌生來電,特別是長途陌生來電;千萬不要輕信未經證實的關於領取資助資金的網路資訊。

當接到關於提供資助的陌生來電或網路資訊時,一定要弄清楚資助專案名稱及專案實施單位等資訊,多方打聽,及時向學校或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諮詢,弄清事情真相,不要盲目聽從陌生來電或網路資訊的誘導。

第二,不要隨意洩露個人資訊。根據近年來學生上當受騙的情況來看,基本上都是不法分子先掌握了學生的有關資訊,

然後根據掌握的資訊對學生或家長進行詐騙。

因此,請各位家長及同學務必提高警惕,不要將個人有關資訊特別是身份證號碼、銀行帳號及密碼、高考准考證號等隨意告訴他人,更不要隨意上傳到網上,以免讓不法分子掌握,進而針對性編造謊言實施詐騙。

受騙後及時應對

上當受騙後該如何做?市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議,若不慎上當受騙了,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一是務必在第一時間報警,

請公安機關幫助解決;二是及時報告老師,請學校提醒其他同學採取防範措施;三是及時將有關情況告訴家人,不要讓他們擔心。

不要聽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語,以免耽誤追回損失的最佳時機,讓不法分子逍遙法外。市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說: “只要家長和學生遇到情況多方打聽,積極向學校和當地有關部門諮詢,不法分子的騙人花招就不會得逞!”

記者: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