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來皇位都是由自己兒子繼承,但趙匡胤為何讓弟弟繼承了皇位

大家知道在皇家,歷來都是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以防自己打下的江山被別人染指。更害怕從此江山易了姓,被世人所嘲笑。但是宋太祖趙匡胤卻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

這是他真心想這樣做的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杜太后在趙匡胤成為皇帝後不久就把他傳進宮,並且把趙普也傳進去,杜太后問趙匡胤為什麼他能稱帝得了這片江山,趙匡胤不知太后是什麼心思,只得說是祖上積德給的好運。

但是杜太后卻說這是因為周朝沒有有能力年長的君主,

周朝皇帝將皇位傳給了幼子才給了趙匡胤做皇帝的機會,所以一個國家必須要有一位年長懂政治的君主,而不是一昧的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幼兒,這可能會加快國家的滅亡。

所以杜太后要求趙匡胤要將皇位繼承者改成他的弟弟趙光義,趙匡胤這時候只能答應了,太后讓趙普把這個記錄下來,就當是盟約。

後來趙匡胤讓他的弟弟位在丞相之上這也變相表明他之後就是准儲君。這也是為他能隨時掌握立儲的主動權,如果可以,他還是會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趙普也沒有立即宣讀,而是在二十年之後才提起。這是為什麼呢?

趙普跟隨著趙匡胤立下汗馬功勞,但是等到趙光義繼位之後,他給了趙普一個虛名,趙普鬱鬱不得志,等到個機會,問趙光義要權,並且把當年的盟約告訴他,趙光義的態度就立刻轉變了,但是這份盟約不知道會不會有別的什麼,要不單純是這份盟約,對成為皇帝的趙光義沒有什麼意義。

當趙光義問趙普接下來他的皇位應該怎麼樣,

趙普的意思是他應該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趙光義對這個回答特別滿意。之後趙光義就開始信任他重用他。

所以說他給趙光義的那個東西應該不僅只是一份盟約,應該還有別的對他有用的,杜太后的遺囑經過這些政治處理最終變成了一個政治手段。

不明不白不會被世人最終所瞭解。而這個盟約最終也成為了趙光義和趙普的盟約,也是為了維護趙光義兒子繼位的合法性,為了讓文武百官接受,滿足趙光義的私心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