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國“最無賴”的軍閥:借日本1.45億打死不還,一瞪眼就完了

每當提到北洋時期全國各地的軍閥們,很多人都被他們特立獨行的性格所深深折服,

比如“北洋之虎”段祺瑞。如今人們提到段祺瑞,總會想到“六不總理”這個稱號,即不貪污肥己,不賣官鬻爵,不抽大煙,不酗酒,不嫖娼,不賭錢。雖然有專家表示段祺瑞這“六不”都是造謠的,但是筆者認為既然很多歷史愛好者都贊成這六點,我們權當是“真的”也不失大雅。

舉個例子,1923年3月在紀念北京大學成立25周年的社會民意調查中,當時的北京大學生在一項“國內大人物”中的選票中,

段祺瑞的得票是僅次於孫中山、陳獨秀和蔡元培的,由此可見當時的段祺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即便如此,筆者認為段祺瑞有一件事幹的“很無賴”,但是卻讓大家拍手稱快,這就是“西原借款”。這裡插一句,有人說段祺瑞的“西原借款”被人指責是賣國的行為,

因為段祺瑞為了獲得日本人的借款,曾把東北地區的森林的砍伐、鐵路的修建、採礦等一系列國家主權出賣給了日軍。

對於上面這種說法,筆者認為這是事實。但是鮮為人知的是,段祺瑞在向日本借款時就沒有準備打算還,這點還是值得人們關注的。“西原借款”總額為1.45億日元,它於1917年到1918年分八次借給段祺瑞政府,由於當時日本的首相內正毅的特派代表,

也是段祺瑞的日本顧問西原龜山經手辦理,因此被認為稱為“西原借款”。

這一要說明一下,那時的1.45億日元是一個天文數字,段祺瑞之所以要借款,也是出於“乃北洋中央政府之命脈所在。”那麼這筆巨額借款最終都用在了什麼地方呢?這裡日本人的記錄最有說服力,

當時日本人依照北京政府財政部的存檔數字,加上自己的實地調查研究,最終得出了“西原借款”的大概用途,“直接財政性支出占西原借款總支出的65.22% ;軍費占總支出的25.40%。”

另外,據曹汝霖在其回憶錄中記載,“餘攝財政十個月,

經手借款為一億零五百萬日元。此外參戰借款等,均為陸軍靳雲鵬經手,與財政部無關,余亦未嘗顧問。而我經手借款之中,除了二千五百萬日元為交通銀行所借,二千萬日元為東海所用,財政部實用者只有六千萬日元,合之銀元尚不足五千萬元。而余在任,官員無欠薪,軍警無欠餉,學校經費月必照發,出使經費月必照匯,即清室優待費用四百萬元從未積欠,至交卸時,庫存尚有三百萬元,此皆財政部有帳可稽。”

前面筆者說過,段祺瑞在向日本人借款時就沒打算還,這點已成為公認的事實。曾經長期在段祺瑞公館裡工作的王楚卿(最後擔任段祺瑞公館段府總管)多次對採訪他的人表示,“段祺瑞掌握政權的時代,曾向日本人大量借款,購買日本軍火,在軍隊裡還聘用了若干日本教官,所以大家都說段祺瑞親日。不過老段也有他的一套想法。他常說:‘咱們對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時。這些借款,誰打算還他呀!到時候一瞪眼就完了。”

至交卸時,庫存尚有三百萬元,此皆財政部有帳可稽。”

前面筆者說過,段祺瑞在向日本人借款時就沒打算還,這點已成為公認的事實。曾經長期在段祺瑞公館裡工作的王楚卿(最後擔任段祺瑞公館段府總管)多次對採訪他的人表示,“段祺瑞掌握政權的時代,曾向日本人大量借款,購買日本軍火,在軍隊裡還聘用了若干日本教官,所以大家都說段祺瑞親日。不過老段也有他的一套想法。他常說:‘咱們對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時。這些借款,誰打算還他呀!到時候一瞪眼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