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方新聞精選|安徽一夫婦將8歲女兒交給老鄉配合盜竊 被法院撤銷監護權

【安徽】夫婦將8歲女兒交給老鄉配合盜竊 被法院撤銷監護權

據《人民法院報》報導,6月2日下午,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人民法院對一起申請撤銷父母監護權案件依法宣判。法院經審理查明,

2016年6月20日,犯罪嫌疑人何某帶8歲女童妞妞夥同其他3人在蚌埠禹會區菜場、蚌山區菜場等地實施盜竊,6月23日,何某盜竊團夥4人和妞妞在鄭州落網,何某稱妞妞是其女兒,但DNA鑒定表明,妞妞與其無血緣關係。法院另查明,何某自2008年開始至2016年期間多次帶小孩行竊被抓獲。妞妞及其父母平時不在戶籍所在地生活,其爺爺、奶奶一直在家務農,無犯罪記錄,表示願意撫養妞妞,
做妞妞的監護人,當地村民委員會也認為孩子的爺爺奶奶適合做孩子的監護人。

法院經審理認為,妞妞一直跟隨其父母生活,其父母作為監護人,長期對孩子不管不問,妞妞已到上學年齡,未讓其上學,明知何某帶孩子盜竊而予以默認或放任,讓何某將孩子帶出去常年在外,居無定所,何某長期進行盜竊活動,多次被公安局抓獲。以上行為可以認定妞妞的父母有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的行為,

且情節惡劣,嚴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權益。故法院依法作出撤銷妞妞父母的監護人的資格,指定妞妞的爺爺奶奶為妞妞的監護人的判決。

點評:今年3月1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當父母不履行監護職責或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時,

人民法院可以依據有關單位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另行指定監護人。此條款將保護未成年人遠離不負責任父母的“禍害”。

【廣西】南寧海關摧毀一特大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網:1年走私5000只穿山甲

中新網消息,6月2日,南寧海關開展“守護者”打擊珍貴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專項行動,一舉摧毀了一個境外攬貨、廣西中越邊境走私進境、中國國內非法運輸以及市場銷售的特大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網路。

海關緝私部門偵查查明,僅2016年7月至今,涉案團夥共走私入境穿山甲5000多隻。據悉,上述穿山甲走私團夥,通過繞越設關地方式從廣西東興等中越邊境地區將穿山甲等珍貴野生保護動物走私進境,並運往南寧、梧州、廣東從化等地銷售牟利。目前,南寧海關已成立由該關緝私民警及第三緝私戰區各直屬海關緝私局抽調民警組成的聯合專案組開展案件偵辦工作。
案件正在緊張有序進一步偵辦中。

點評:穿山甲為世界僅存的鱗甲哺乳動物,極其珍貴,走私穿山甲及其製品可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走私數量達到16只及以上即屬於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廣東】愛心人士助盲人女孩複明

據《廣州日報》報導,雙目失明的向德琴今年11歲,來自貴州貞豐縣北盤江鎮新屯村,自小被父母遺棄,由外公外婆帶大。去年春節,在廣州工作的貴州人安金禮偶然得知了向德琴的故事,便發到朋友圈和攝影愛好者群裡,引發關注。經過多方奔走呼籲,為她籌集了5萬元,並聯繫了廣州二院眼科主任為其診治。

去年7月,向德琴得到了合適的角膜供體,接受了移植手術,最終重獲光明。經過近一年的治療和恢復,向德琴的眼睛尚未出現排斥反應。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弱視治療,需要家人説明訓練,同時也需要終生進行抗排斥治療。如果恢復理想,視力可能達到0.3以上,能夠實現生活自理。

點評:一次手術便改變了盲人女孩的一生,為愛心人士的善舉點贊!但小德琴後續仍需要訓練和抗排斥治療,費用不菲,仍需要愛心人士的繼續支援和關注。

【湖北】合買彩票中584萬大獎 31位彩民不戴口罩領獎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6月1日,荊門市31位中獎彩民站在堆成小山狀的一捆捆摞起來的現金面前合影,不帶口罩面具。他們合買的彩票中了584萬元雙色球一等獎,稅後共470余萬元。根據合夥投注協定,每認購1份可分得近9萬元獎金,其中一彩民購買了13份,他僅僅花了260元就收穫了一百多萬元獎金,成為當期最大贏家。

點評:在以往獲得彩票大獎的得主照片上,獲獎者往往戴著帽子、口罩或面具,面對鏡頭戰戰兢兢,十分低調。這群獲獎彩民卻無懼鏡頭,認為一起中獎的幸運瞬間必須留下來,從照片上可以看到,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如何正確面對突然到來的財富,也是一種考驗。

【寧夏】中衛市中考高考期間考生家長可調休5天

新華社消息,5月23日,中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中考高考期間考生家長調休的通知》,通知指出,中考、高考期間,考生家長可調休5天。考生家長可結合自身實際申請,進行5天調休。中衛市某事業單位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這看似事小,卻體現了對幹部群眾的人性關懷。”

點評:學生中高考期間,給考生家長調休5天,確實體現了對考生家庭的體貼,這個政策帶有人性關懷。但是,中高考給家長放假,也透露著這樣一個價值觀:孩子的升學考試大於家長的工作。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以升學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小編認為需要謹慎。

【江蘇】兒子不孝 海安縣一老人捐出價值百萬房產

據《揚子晚報》報導,6月2日,海安縣75歲老人曹文澤房產捐贈儀式在博愛遺囑庫舉行。曹文澤生於1942年7月,是江蘇省海安縣海安鎮農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因兩個兒子長期不盡贍養義務卻想爭搶房產,甚至毆打他,他決定將自己本人名下私有房產捐贈給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用於“博愛遺囑庫”項目發展。

據悉,這是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首次接受不動產遺產的生前捐贈。基金會接收老人的房產後,會為老人提供每年至少5000元的生活補助,也會為老人找好養老機構,讓其安度晚年。基金會未來或將房產拍賣,償還老人當初建房剩餘的債務,其餘部分則會用於江蘇博愛遺囑庫的建設,同時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點評:都說“養兒防老”,然而不孝之子卻可能給老人的老年生活帶來更多煩惱。這位老人飽受兩個兒子爭奪房產之痛,最終以慈善公益方式處理房產,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江蘇】泰州一男子癡迷數論研究20年無人認可 如今靠低保度日

據《揚子晚報》報導,泰州男子劉漢清1980年以16歲年齡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從大三開始,因受徐遲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癡迷數學,隨後放鬆了對專業的學習,最終沒能拿到畢業證書。回家後,他繼續沉迷“數學研究”20多年,未曾婚配,直至10年前因患上嚴重焦慮症才放棄了“數論”研究。如今,53歲的他既無一技之長,又無法幹體力活,僅靠政府每個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維持生活。

點評:在上世紀80年代,以16歲年齡考上哈工大,劉漢清可謂“天才少年”,但由於癡迷於“數論”研究,最終淪為又一個“方仲永”。科學研究並不是一時靈光乍現才得到某個驚世駭俗的結論,往往需要通過系統的思維訓練才能漸入佳境。但當今世上多少“民間科學家”忽視科學研究的系統訓練,捨本逐末,終其一生被自己圈在原地打轉。

【山東】房價瘋漲50余萬 青島一業主撕毀協議打砸趕走購房者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近日,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發佈通報,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涉嫌故意損毀財物、非法侵入住宅被警方刑事拘留。2016年9月,張女士與二手房業主周某某夫婦簽訂購房合同,花236萬元買下住房。按約定,張女士需先支付45萬元定金和45萬元首付款,周某某夫婦將此90萬元還清房屋銀行貸款,把房子解押。由於開發商尚未完成相關手續,周某某夫婦在出售房屋時還沒有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因此雙方約定完成房屋過戶後,張女士再付清剩餘的146萬元房款。

購房合同簽訂後,張女士拿到鑰匙並著手進行裝修。今年4月初,仲介公司突然來電稱業主提出取消交易,被張女士拒絕。幾天後,周某某妻子帶人進門打砸,將張女士一家趕出房門,並安排兩位老人住了進去。張女士因此報警,她認為房子漲了50多萬是原業主毀約的主因。4月27日,青島公安局市北分局對涉嫌故意損毀財物、非法侵入住宅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依法刑事拘留。

點評:房價瘋漲背景下,房屋買賣糾紛也呈爆發式增長,人心被利益煎熬,撕毀協議、打砸趕人的現象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希望購房者在房價敏感的環境下,多一個心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廣東】愛心人士助盲人女孩複明

據《廣州日報》報導,雙目失明的向德琴今年11歲,來自貴州貞豐縣北盤江鎮新屯村,自小被父母遺棄,由外公外婆帶大。去年春節,在廣州工作的貴州人安金禮偶然得知了向德琴的故事,便發到朋友圈和攝影愛好者群裡,引發關注。經過多方奔走呼籲,為她籌集了5萬元,並聯繫了廣州二院眼科主任為其診治。

去年7月,向德琴得到了合適的角膜供體,接受了移植手術,最終重獲光明。經過近一年的治療和恢復,向德琴的眼睛尚未出現排斥反應。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弱視治療,需要家人説明訓練,同時也需要終生進行抗排斥治療。如果恢復理想,視力可能達到0.3以上,能夠實現生活自理。

點評:一次手術便改變了盲人女孩的一生,為愛心人士的善舉點贊!但小德琴後續仍需要訓練和抗排斥治療,費用不菲,仍需要愛心人士的繼續支援和關注。

【湖北】合買彩票中584萬大獎 31位彩民不戴口罩領獎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6月1日,荊門市31位中獎彩民站在堆成小山狀的一捆捆摞起來的現金面前合影,不帶口罩面具。他們合買的彩票中了584萬元雙色球一等獎,稅後共470余萬元。根據合夥投注協定,每認購1份可分得近9萬元獎金,其中一彩民購買了13份,他僅僅花了260元就收穫了一百多萬元獎金,成為當期最大贏家。

點評:在以往獲得彩票大獎的得主照片上,獲獎者往往戴著帽子、口罩或面具,面對鏡頭戰戰兢兢,十分低調。這群獲獎彩民卻無懼鏡頭,認為一起中獎的幸運瞬間必須留下來,從照片上可以看到,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如何正確面對突然到來的財富,也是一種考驗。

【寧夏】中衛市中考高考期間考生家長可調休5天

新華社消息,5月23日,中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中考高考期間考生家長調休的通知》,通知指出,中考、高考期間,考生家長可調休5天。考生家長可結合自身實際申請,進行5天調休。中衛市某事業單位一位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這看似事小,卻體現了對幹部群眾的人性關懷。”

點評:學生中高考期間,給考生家長調休5天,確實體現了對考生家庭的體貼,這個政策帶有人性關懷。但是,中高考給家長放假,也透露著這樣一個價值觀:孩子的升學考試大於家長的工作。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以升學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小編認為需要謹慎。

【江蘇】兒子不孝 海安縣一老人捐出價值百萬房產

據《揚子晚報》報導,6月2日,海安縣75歲老人曹文澤房產捐贈儀式在博愛遺囑庫舉行。曹文澤生於1942年7月,是江蘇省海安縣海安鎮農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因兩個兒子長期不盡贍養義務卻想爭搶房產,甚至毆打他,他決定將自己本人名下私有房產捐贈給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用於“博愛遺囑庫”項目發展。

據悉,這是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首次接受不動產遺產的生前捐贈。基金會接收老人的房產後,會為老人提供每年至少5000元的生活補助,也會為老人找好養老機構,讓其安度晚年。基金會未來或將房產拍賣,償還老人當初建房剩餘的債務,其餘部分則會用於江蘇博愛遺囑庫的建設,同時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點評:都說“養兒防老”,然而不孝之子卻可能給老人的老年生活帶來更多煩惱。這位老人飽受兩個兒子爭奪房產之痛,最終以慈善公益方式處理房產,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江蘇】泰州一男子癡迷數論研究20年無人認可 如今靠低保度日

據《揚子晚報》報導,泰州男子劉漢清1980年以16歲年齡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材料系熱處理專業,從大三開始,因受徐遲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癡迷數學,隨後放鬆了對專業的學習,最終沒能拿到畢業證書。回家後,他繼續沉迷“數學研究”20多年,未曾婚配,直至10年前因患上嚴重焦慮症才放棄了“數論”研究。如今,53歲的他既無一技之長,又無法幹體力活,僅靠政府每個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維持生活。

點評:在上世紀80年代,以16歲年齡考上哈工大,劉漢清可謂“天才少年”,但由於癡迷於“數論”研究,最終淪為又一個“方仲永”。科學研究並不是一時靈光乍現才得到某個驚世駭俗的結論,往往需要通過系統的思維訓練才能漸入佳境。但當今世上多少“民間科學家”忽視科學研究的系統訓練,捨本逐末,終其一生被自己圈在原地打轉。

【山東】房價瘋漲50余萬 青島一業主撕毀協議打砸趕走購房者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近日,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發佈通報,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涉嫌故意損毀財物、非法侵入住宅被警方刑事拘留。2016年9月,張女士與二手房業主周某某夫婦簽訂購房合同,花236萬元買下住房。按約定,張女士需先支付45萬元定金和45萬元首付款,周某某夫婦將此90萬元還清房屋銀行貸款,把房子解押。由於開發商尚未完成相關手續,周某某夫婦在出售房屋時還沒有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因此雙方約定完成房屋過戶後,張女士再付清剩餘的146萬元房款。

購房合同簽訂後,張女士拿到鑰匙並著手進行裝修。今年4月初,仲介公司突然來電稱業主提出取消交易,被張女士拒絕。幾天後,周某某妻子帶人進門打砸,將張女士一家趕出房門,並安排兩位老人住了進去。張女士因此報警,她認為房子漲了50多萬是原業主毀約的主因。4月27日,青島公安局市北分局對涉嫌故意損毀財物、非法侵入住宅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依法刑事拘留。

點評:房價瘋漲背景下,房屋買賣糾紛也呈爆發式增長,人心被利益煎熬,撕毀協議、打砸趕人的現象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希望購房者在房價敏感的環境下,多一個心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