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向特朗普辭職,為哪般

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1日剛剛在白宮“任性”宣佈,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就招致諸多西方國家領導人反對。不僅如此,蘋果、特斯拉、通用等美國企業大佬也在特朗普經常出現的推特“戰場”上表示不滿。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表達了自己對這一決定的失望,稱曾試圖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巴黎協定》,但“這遠遠不夠”,自己還是沒勸動。庫克在推特上寫道:“對我們的地球來說,退出《巴黎協定》是一個錯誤,蘋果將致力於對抗氣候變化,我們永不動搖。”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發推文宣佈退出白宮顧問委員會。他認為“退出《巴黎協定》對美國、對世界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同樣,迪士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也發推文宣佈退出白宮顧問委員會,稱“這是原則問題”。

就連不怎麼使用推特的美國高盛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費恩也在自己的帳號上發了自2011年建號以來的第一條推文。他寫道:“今天的這一決定是環境問題以及美國在世界領導地位的一次倒退。”

面對如此多的指責聲音,特朗普截至目前的“回應”是在其推特上用他經典的口號簡短寫道:“讓美國再次偉大!”

由此看來,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算是其任期以來所做的為美國精英所詬病的“任性”之舉。而此前在特朗普當選後的加州獨立運動也可以算做是精英與特朗普的分裂舉動。

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引發的一系列後續反應中,投給希拉蕊55張選舉人票的傳統深藍州加利福尼亞的波瀾不算最激烈的,

然而卻最引人注目。原因在於一些加州人在非常嚴肅地鬧獨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組織叫加州獨立運動(Yes California Independence Campaign),該組織設定的目標是:2018年舉行公投,讓加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擁有好萊塢和矽谷的大加州,也是美國第一大經濟州,一旦獨立,都可以直接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特朗普是誘因

許多人會自然地認定,加州獨立運動的興起表明,即使經過了45屆大選的洗禮,一些美國人仍然沒有養成“願賭服輸”的人品。

的確,對於特朗普的恐懼是不少地方美國人在選後起來抗議的肈因之一,加州獨立運動的興起同樣源自這根導火索。在加州獨立運動中,如今當紅的加州獨立運動領導人路易士·馬里內利(Louis Marinelli)成功地繼承了歷史上加州分離運動的衣缽。

上溯至18世紀末

加州分離運動的起源,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聯邦党人與民主共和黨人對於美國聯邦制度及權力分配的爭論。在聯邦黨人看來,聯邦至上的原則不可逾越。而在民主共和黨人看來,聯邦權力來自“各個州之間的契約”,如果聯邦不遵守契約,聯邦主權即可重新劃分。民主共和黨人的代表人物、《獨立宣言》起草人湯瑪斯·傑弗遜就一度主張在北美西部成立包括加州在內的“太平洋共和國”。

之後,到南北戰爭時,加州獨立運動第一次達到高峰。直到上世紀末,一些人仍在堅持推動包括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卡斯卡迪亞獨立計畫”,他們理所當然地將這個獨立區域命名為傑弗遜州。顯然,200多年前民主共和黨人對於聯邦制度的看法,就是馬里內利的精神支柱《加州的下一個世紀》的理論和歷史來源--既然聯邦主權是各州讓渡出去的,那麼各州也有權收回。

不過,雖然可以從湯瑪斯·傑弗遜那裡找到一些分離運動的法理性依據,但在業已完善的美國聯邦制度體系中,馬里內利們想要走得更遠極其困難。原因是,分離運動走任何法律程式,都不可能被視作憲法修正程式,那就等於違憲。雖然憲法第一修正案和第十修正案貌似為分離運動留下了“後門”,比如容忍分離活動的言行,承認州政府具有憲法未授予聯邦政府、也未禁止州政府的自主權,但修正案不能高於憲法,而憲法實際上賦予了聯邦政府最終決定權。也因此,此前德州、佛州等地的分離運動從未成功。

如果說特朗普的勝利是對美國現狀不滿的一部分人推動的結果的話,加州獨立運動的再度興起則是對美國未來不滿的人推動的結果,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農業州和小城市的產業工人,後者則可能還包括矽谷精英。路易士·馬里內利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了兩部分人愈發漸行漸遠的事實,而且似乎預示了當年聯邦党人與民主共和黨人的爭論,或在特朗普時代被越來越多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演繹放大。

美國精英與特朗普互懟是否表明矽谷的精英代表與特朗普草根運動的對立?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齊皓在接受海外網(m.haiwainet.cn)採訪時說,馬斯克等辭職說明其與特朗普的理念不同,兩者在能源政策主張上存在分歧。傳統精英更加關注的是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事物,而特朗普則更加注重美國整體的發展,兩者之間並非對立,只是理念上的差異。

此外,美國精英對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反對態度是否會影響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提出,特朗普關注的是美國的就業和經濟發展,兌現其美國優先的承諾,本質上都是為民眾服務的。儘管美國部分精英的觀念正確,但是其仍屬於美國民眾中的小部分群體,並不能對特朗普的執政地位產生威脅。反之,特朗普正因其不斷兌現競選承諾,為民眾謀得利益而廣受美國民眾歡迎,甚至於此次其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對於許多美國民眾而言是大快人心之舉。

(整理/梁凱燕)

(綜合環球網和鳳凰資訊報導)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用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上溯至18世紀末

加州分離運動的起源,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聯邦党人與民主共和黨人對於美國聯邦制度及權力分配的爭論。在聯邦黨人看來,聯邦至上的原則不可逾越。而在民主共和黨人看來,聯邦權力來自“各個州之間的契約”,如果聯邦不遵守契約,聯邦主權即可重新劃分。民主共和黨人的代表人物、《獨立宣言》起草人湯瑪斯·傑弗遜就一度主張在北美西部成立包括加州在內的“太平洋共和國”。

之後,到南北戰爭時,加州獨立運動第一次達到高峰。直到上世紀末,一些人仍在堅持推動包括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卡斯卡迪亞獨立計畫”,他們理所當然地將這個獨立區域命名為傑弗遜州。顯然,200多年前民主共和黨人對於聯邦制度的看法,就是馬里內利的精神支柱《加州的下一個世紀》的理論和歷史來源--既然聯邦主權是各州讓渡出去的,那麼各州也有權收回。

不過,雖然可以從湯瑪斯·傑弗遜那裡找到一些分離運動的法理性依據,但在業已完善的美國聯邦制度體系中,馬里內利們想要走得更遠極其困難。原因是,分離運動走任何法律程式,都不可能被視作憲法修正程式,那就等於違憲。雖然憲法第一修正案和第十修正案貌似為分離運動留下了“後門”,比如容忍分離活動的言行,承認州政府具有憲法未授予聯邦政府、也未禁止州政府的自主權,但修正案不能高於憲法,而憲法實際上賦予了聯邦政府最終決定權。也因此,此前德州、佛州等地的分離運動從未成功。

如果說特朗普的勝利是對美國現狀不滿的一部分人推動的結果的話,加州獨立運動的再度興起則是對美國未來不滿的人推動的結果,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農業州和小城市的產業工人,後者則可能還包括矽谷精英。路易士·馬里內利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了兩部分人愈發漸行漸遠的事實,而且似乎預示了當年聯邦党人與民主共和黨人的爭論,或在特朗普時代被越來越多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演繹放大。

美國精英與特朗普互懟是否表明矽谷的精英代表與特朗普草根運動的對立?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齊皓在接受海外網(m.haiwainet.cn)採訪時說,馬斯克等辭職說明其與特朗普的理念不同,兩者在能源政策主張上存在分歧。傳統精英更加關注的是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事物,而特朗普則更加注重美國整體的發展,兩者之間並非對立,只是理念上的差異。

此外,美國精英對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反對態度是否會影響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提出,特朗普關注的是美國的就業和經濟發展,兌現其美國優先的承諾,本質上都是為民眾服務的。儘管美國部分精英的觀念正確,但是其仍屬於美國民眾中的小部分群體,並不能對特朗普的執政地位產生威脅。反之,特朗普正因其不斷兌現競選承諾,為民眾謀得利益而廣受美國民眾歡迎,甚至於此次其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對於許多美國民眾而言是大快人心之舉。

(整理/梁凱燕)

(綜合環球網和鳳凰資訊報導)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用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