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不是在喝酒,我是在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品味比利時

節目預告

旅行達人 小武圖片:李樹坤

提及比利時,我們常把它稱之為“小國大碼頭”:作為西北歐樞紐,比利時被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經濟強國所環繞,它的人口不到全球總人口的0.2%,卻擁有全球進出口貿易份額的3.2%。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更因是歐盟總部所在地而被稱作“歐洲心臟”。

比利時啤酒 圖片:李樹坤

有人說瞭解了啤酒就認識了大半個比利時,作為比利時的國飲——啤酒,已經正式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比利時喝啤酒簡單的就像你在街邊喝杯咖啡,這裡的 1100 萬人口一年要喝掉十億升各式各樣的啤酒。今天的邊走邊看,我們帶您一起慢品比利時

喝啤酒竟然

可以保護文化?!

去年年底,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隆重儀式,慶祝本國啤酒及釀酒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天,比利時啤酒釀造協會總部大樓前豎起一個大標牌,上面寫道:“你身邊的一切都可能是世界遺產,比如我們的啤酒文化。”

“我不只是在喝酒,我是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的,身邊的一切都有可能——昆曲、歌舞伎、二十四節氣……但也不是身邊的一切都能成為世界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那麼比利時啤酒文化是因為哪些獨特之處而成功申遺呢?

聯合國官網這樣解釋:“製作和品嘗啤酒是比利時各個社區的一項活態傳統,在日常生活和節日習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修道院在內的各個社區製作近1500種啤酒,精釀啤酒尤其流行。啤酒還被用來烹飪、製作啤酒乳酪等產品、以及和其他食品搭配。這項傳統在家族、社交圈、酒廠、大學和公眾培訓中心傳承。”

比利時的啤酒文化除了酒,還有散落街邊巷角大大小小的啤酒廠、博物館、酒館和酒吧,甚至他們還擁有專門的啤酒管道!啤酒對比利時人來說已經不只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下班了小酌一杯,天氣不錯去小酌一杯,和朋友聊天也去小酌一杯。比利時人甚至放話說:“我寧願得帕金森也不要阿茲海默,因為比起把酒撒出酒杯,忘記喝啤酒更無法忍受。”

釀造啤酒的各種天然原料讓他們堅信啤酒在帶給他們歡樂的同時,也會讓他們更加健康地生活。啤酒用天然穀物——大麥釀制,經過發芽發酵過濾等過程釀成,它很大程度地保留了麥芽的香氣並且繼承了大麥的部分營養成分。

因為無脂無糖,啤酒在某些人看來甚至比大麥更健康。如果你感冒嗓子痛,比利時朋友一定會勸你:“快喝一杯啤酒來自我治癒一下吧,我沒有在開玩笑,真的對嗓子好!”

如今,比利時人有了更光明正大的喝酒理由了!畢竟,這可不只是在喝啤酒啊,你還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比利時是如何將啤酒發揚光大的?

啤酒對於比利時來說,就相當於葡萄酒在法國,它在“文化中根深蒂固”,地理環境也發揮了作用。

啤酒產區從北歐向這裡延伸,這些地方很寒冷、難以種植可以釀造葡萄酒的優質葡萄。但是這裡的氣候和土質卻是大麥和啤酒花的絕佳生長地,而這兩種都是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

比利時人對於啤酒的熱愛溯源已久,很多比利時啤酒廠從中世紀時期就開始釀造。在中世紀時期,人們第一次用叫做"Gruit"的草本混合物添加到啤酒當中增加香味。

當時只有當地伯爵才有權利售賣Gruit。當地釀酒廠則被迫通過伯爵購買Gruit來釀造啤酒。然而,修道院有豁免權,所以他們選擇用啤酒花來替代Gruit釀造啤酒,有助於延長啤酒的保質期。

1364年,查理四世頒佈了《Novus Modus Fermentandi Cerevisiam(啤酒發酵新配方)》法令,在他的“新”釀造配方中,他要求釀造者使用啤酒花,力圖通過這種方法提升啤酒品質。

這個命令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推行下去,當時比利時布拉班特省(Brabant)和皇家法蘭德省(Imperial Flanders)也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

然而,在神聖羅馬帝國西部交界處地區仍然堅持使用Gruit,導致比利時的啤酒文化變得多元化。皇家法蘭德斯和布拉班特地區的釀酒廠使用啤酒花,而在比利時其他地區則繼續使用Gruit釀酒。

作為比利時年代最久遠的啤酒廠之一,半月啤酒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64年,已有450多年的釀造歷史。作為拉丁與日爾曼文化的交匯處,比利時同時受到兩種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啤酒中也能反映出來。

在比利時獨立之前,曾經隸屬於歐洲不同的國家。這造就了多元文化的特殊環境。最後佔領過比利時的是荷蘭,他們建立了東印度公司指派貿易商發掘新的香料,這些香料後來在比利時啤酒中也得以體現。

比利時人在1830年把荷蘭人逐出國境獲得了獨立,有一方面原因是他們拒絕為啤酒繳納苛捐雜稅。

比利時釀酒廠的數量在20世紀達到了頂峰。到了1907年,全國有將近3400家商業釀造廠。當時的比利時人已經有許多種啤酒可以選擇。

20世紀初在英國,啤酒是屬於藍領階層的消費品,而在比利時,所有社會階層的人都喝啤酒。

在1900年,比利時人均每年消費200升啤酒,幾乎是英國人和德國人的二倍。所以比利時啤酒市場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自從1980年以來,由於其他國家對比利時精釀啤酒的需求上升,比利時大中型啤酒廠開始合併轉型,微型啤酒坊開始湧現。

21世紀初起,隨著精釀啤酒的盛行,比利時的精釀啤酒也開始逐漸走紅,聞名於世。

比利時啤酒文化的里程碑還在續寫,半月精釀啤酒也同樣代表比利時精釀啤酒文化繼續創新,給全世界的啤酒愛好者帶來美味可口的精釀啤酒!

四步學會品嘗

比利時啤酒

比利時啤酒一直以來特點鮮明但發展緩慢,但這個具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啤酒味道,仍然是讓人入口難忘,作為進入啤酒世界大門的鑰匙,實為不二之選。

開始

比利時啤酒的起源

比利時啤酒最早是由法國修道士在十一世紀傳入當地的,最初是因為比利時飲用水受到污染,修道士教會大家釀造啤酒以淨化水污染充當飲用水,後來當家家戶戶都學會了自己在家釀造啤酒,並出現了村落形式的酒館、酒吧以銷售飲用水的時候,比利時啤酒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最早期的比利時啤酒與歐洲大陸盛行的無啤酒花啤酒一樣,主要採用各類香料作物原材料,就算到了後來德國人搞出了啤酒純淨法,要求啤酒使用且只使用啤酒花作為原材料時,比利時人依然特立獨行的堅持著自己使用香料的做法。

而在人人都會釀造啤酒,群眾基礎雄厚的比利時,豐富的原材料選擇使得比利時啤酒形成了千變萬化、精益求精的特質,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了現代比利時啤酒的最根本特點。

那麼在這種起源之下,我們最開始接觸的比利時啤酒應該是遵循當時比利時特性的,比如充滿香料氣息的Hoegaarden福佳,還有在比利時最暢銷的Stella時代啤酒。

在這些啤酒中,都能找到比利時啤酒起源的感覺,低苦味、充滿香氣、渾濁的口感和難以預知的口味,而這些也是最常見的啤酒風格,你可以用這些啤酒去對比其他文化的同類風格啤酒,以瞭解比利時啤酒與他們的不同之處。

進階

嘗試高度數啤酒

自古以來,啤酒就被奉為比利時的國酒,那麼自然對它的要求就比其它的地方苛刻的多,口味、口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不同用途的啤酒所需要的特質也不一樣,比利時啤酒也因此走上了與其它文化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當中,不同地區的比利時人使用不同類型的原材料,將啤酒按照不同的使用需求釀造成不同的樣子,有工作之餘喝的,有慶典時候喝的,甚至還有葬禮時候喝的,他們無論顏色深淺,都呈現了酒精度越來越高、口味越來越重的趨勢,慢慢比利時的啤酒就變的只適合慢慢酌飲了。

發展到現在,比利時啤酒也呈現出高酒精度、口味濃郁、口感渾厚的特點。你能在裡面得到與以往的啤酒完全不一樣的體驗,不單純是高酒精度,在口味上也講究特點鮮明且平衡。

專業

講究手工釀造的啤酒

比利時啤酒文化博大精深,但要究其精髓,還要數流傳千年的手工釀造啤酒工藝,無論是釀造的技藝還是理念,他們都與歐洲大陸上其他啤酒文化有著根本的區別,從最基礎的家庭釀造發展出來的農夫啤酒,到自然釀造的酸味啤酒,還有各種加入水果在木桶二次發酵的果味啤酒,這些擁有數年的釀造過程,到後來可以貯藏長達數十年的啤酒,才是比利時啤酒的根基。

高階

修道院啤酒標準

曾經有一位思想進步的修道士鼓勵村民在苦惱時以啤酒代水消愁,因此成為了聖徒,這就是聖徒阿爾諾達斯(Saint Arnoldus),他就是啤酒釀造者的守護神。

早期Trappist修道院的僧侶在困難時期也曾在修道院地下的深層地穴裡秘密制酒來代替麵包,在這樣的傳統之下,不難理解啤酒的釀制和享受已深深植入修道士的細胞中,這也正是為什麼比利時人至今把享受高品質一流的啤酒視為自己的權利而非特殊待遇,而這種權利和最好的啤酒則來自於修道院,我們稱之為修道院啤酒Trappist Beer。

From Net

修道院啤酒它並不是一個啤酒的風格分類,而是一個被公認的標準,這個標準是1997年由僅存的八家一直嚴格恪守修道院啤酒標準的修道院聯合創建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規範和淨化Trappist的行列,這個標準當然也是沿襲了幾百年的規範:

1、修道院啤酒必須是在修道院內釀造的

2、必須由修道士全程監控

3、修道院釀酒不能以商業為主要目的,除去日常開銷之外,剩餘收入主要用來各類慈善事業。

正是這種嚴苛的規範,這個被法律承認的組織和它們創建的標準才能為全世界貢獻出頂級口味的啤酒飲料。他們是最具特色的比利時啤酒寶藏。

圖文綜合整理於網路

bzbkcri留言互動~

世界那麼大

我們一起邊走邊看

因為比起把酒撒出酒杯,忘記喝啤酒更無法忍受。”

釀造啤酒的各種天然原料讓他們堅信啤酒在帶給他們歡樂的同時,也會讓他們更加健康地生活。啤酒用天然穀物——大麥釀制,經過發芽發酵過濾等過程釀成,它很大程度地保留了麥芽的香氣並且繼承了大麥的部分營養成分。

因為無脂無糖,啤酒在某些人看來甚至比大麥更健康。如果你感冒嗓子痛,比利時朋友一定會勸你:“快喝一杯啤酒來自我治癒一下吧,我沒有在開玩笑,真的對嗓子好!”

如今,比利時人有了更光明正大的喝酒理由了!畢竟,這可不只是在喝啤酒啊,你還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比利時是如何將啤酒發揚光大的?

啤酒對於比利時來說,就相當於葡萄酒在法國,它在“文化中根深蒂固”,地理環境也發揮了作用。

啤酒產區從北歐向這裡延伸,這些地方很寒冷、難以種植可以釀造葡萄酒的優質葡萄。但是這裡的氣候和土質卻是大麥和啤酒花的絕佳生長地,而這兩種都是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

比利時人對於啤酒的熱愛溯源已久,很多比利時啤酒廠從中世紀時期就開始釀造。在中世紀時期,人們第一次用叫做"Gruit"的草本混合物添加到啤酒當中增加香味。

當時只有當地伯爵才有權利售賣Gruit。當地釀酒廠則被迫通過伯爵購買Gruit來釀造啤酒。然而,修道院有豁免權,所以他們選擇用啤酒花來替代Gruit釀造啤酒,有助於延長啤酒的保質期。

1364年,查理四世頒佈了《Novus Modus Fermentandi Cerevisiam(啤酒發酵新配方)》法令,在他的“新”釀造配方中,他要求釀造者使用啤酒花,力圖通過這種方法提升啤酒品質。

這個命令在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推行下去,當時比利時布拉班特省(Brabant)和皇家法蘭德省(Imperial Flanders)也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

然而,在神聖羅馬帝國西部交界處地區仍然堅持使用Gruit,導致比利時的啤酒文化變得多元化。皇家法蘭德斯和布拉班特地區的釀酒廠使用啤酒花,而在比利時其他地區則繼續使用Gruit釀酒。

作為比利時年代最久遠的啤酒廠之一,半月啤酒廠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64年,已有450多年的釀造歷史。作為拉丁與日爾曼文化的交匯處,比利時同時受到兩種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啤酒中也能反映出來。

在比利時獨立之前,曾經隸屬於歐洲不同的國家。這造就了多元文化的特殊環境。最後佔領過比利時的是荷蘭,他們建立了東印度公司指派貿易商發掘新的香料,這些香料後來在比利時啤酒中也得以體現。

比利時人在1830年把荷蘭人逐出國境獲得了獨立,有一方面原因是他們拒絕為啤酒繳納苛捐雜稅。

比利時釀酒廠的數量在20世紀達到了頂峰。到了1907年,全國有將近3400家商業釀造廠。當時的比利時人已經有許多種啤酒可以選擇。

20世紀初在英國,啤酒是屬於藍領階層的消費品,而在比利時,所有社會階層的人都喝啤酒。

在1900年,比利時人均每年消費200升啤酒,幾乎是英國人和德國人的二倍。所以比利時啤酒市場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自從1980年以來,由於其他國家對比利時精釀啤酒的需求上升,比利時大中型啤酒廠開始合併轉型,微型啤酒坊開始湧現。

21世紀初起,隨著精釀啤酒的盛行,比利時的精釀啤酒也開始逐漸走紅,聞名於世。

比利時啤酒文化的里程碑還在續寫,半月精釀啤酒也同樣代表比利時精釀啤酒文化繼續創新,給全世界的啤酒愛好者帶來美味可口的精釀啤酒!

四步學會品嘗

比利時啤酒

比利時啤酒一直以來特點鮮明但發展緩慢,但這個具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啤酒味道,仍然是讓人入口難忘,作為進入啤酒世界大門的鑰匙,實為不二之選。

開始

比利時啤酒的起源

比利時啤酒最早是由法國修道士在十一世紀傳入當地的,最初是因為比利時飲用水受到污染,修道士教會大家釀造啤酒以淨化水污染充當飲用水,後來當家家戶戶都學會了自己在家釀造啤酒,並出現了村落形式的酒館、酒吧以銷售飲用水的時候,比利時啤酒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最早期的比利時啤酒與歐洲大陸盛行的無啤酒花啤酒一樣,主要採用各類香料作物原材料,就算到了後來德國人搞出了啤酒純淨法,要求啤酒使用且只使用啤酒花作為原材料時,比利時人依然特立獨行的堅持著自己使用香料的做法。

而在人人都會釀造啤酒,群眾基礎雄厚的比利時,豐富的原材料選擇使得比利時啤酒形成了千變萬化、精益求精的特質,一直延續到現在成為了現代比利時啤酒的最根本特點。

那麼在這種起源之下,我們最開始接觸的比利時啤酒應該是遵循當時比利時特性的,比如充滿香料氣息的Hoegaarden福佳,還有在比利時最暢銷的Stella時代啤酒。

在這些啤酒中,都能找到比利時啤酒起源的感覺,低苦味、充滿香氣、渾濁的口感和難以預知的口味,而這些也是最常見的啤酒風格,你可以用這些啤酒去對比其他文化的同類風格啤酒,以瞭解比利時啤酒與他們的不同之處。

進階

嘗試高度數啤酒

自古以來,啤酒就被奉為比利時的國酒,那麼自然對它的要求就比其它的地方苛刻的多,口味、口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不同用途的啤酒所需要的特質也不一樣,比利時啤酒也因此走上了與其它文化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當中,不同地區的比利時人使用不同類型的原材料,將啤酒按照不同的使用需求釀造成不同的樣子,有工作之餘喝的,有慶典時候喝的,甚至還有葬禮時候喝的,他們無論顏色深淺,都呈現了酒精度越來越高、口味越來越重的趨勢,慢慢比利時的啤酒就變的只適合慢慢酌飲了。

發展到現在,比利時啤酒也呈現出高酒精度、口味濃郁、口感渾厚的特點。你能在裡面得到與以往的啤酒完全不一樣的體驗,不單純是高酒精度,在口味上也講究特點鮮明且平衡。

專業

講究手工釀造的啤酒

比利時啤酒文化博大精深,但要究其精髓,還要數流傳千年的手工釀造啤酒工藝,無論是釀造的技藝還是理念,他們都與歐洲大陸上其他啤酒文化有著根本的區別,從最基礎的家庭釀造發展出來的農夫啤酒,到自然釀造的酸味啤酒,還有各種加入水果在木桶二次發酵的果味啤酒,這些擁有數年的釀造過程,到後來可以貯藏長達數十年的啤酒,才是比利時啤酒的根基。

高階

修道院啤酒標準

曾經有一位思想進步的修道士鼓勵村民在苦惱時以啤酒代水消愁,因此成為了聖徒,這就是聖徒阿爾諾達斯(Saint Arnoldus),他就是啤酒釀造者的守護神。

早期Trappist修道院的僧侶在困難時期也曾在修道院地下的深層地穴裡秘密制酒來代替麵包,在這樣的傳統之下,不難理解啤酒的釀制和享受已深深植入修道士的細胞中,這也正是為什麼比利時人至今把享受高品質一流的啤酒視為自己的權利而非特殊待遇,而這種權利和最好的啤酒則來自於修道院,我們稱之為修道院啤酒Trappist Beer。

From Net

修道院啤酒它並不是一個啤酒的風格分類,而是一個被公認的標準,這個標準是1997年由僅存的八家一直嚴格恪守修道院啤酒標準的修道院聯合創建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規範和淨化Trappist的行列,這個標準當然也是沿襲了幾百年的規範:

1、修道院啤酒必須是在修道院內釀造的

2、必須由修道士全程監控

3、修道院釀酒不能以商業為主要目的,除去日常開銷之外,剩餘收入主要用來各類慈善事業。

正是這種嚴苛的規範,這個被法律承認的組織和它們創建的標準才能為全世界貢獻出頂級口味的啤酒飲料。他們是最具特色的比利時啤酒寶藏。

圖文綜合整理於網路

bzbkcri留言互動~

世界那麼大

我們一起邊走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