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齡前孩子背誦古詩詞真的是徒勞嗎?讓心裡學家告訴你真相

文/喋喋媽咪

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精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學習古詩詞對於一個人的人文素養的提高意義十分重大。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

個人氣質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彰顯。

但是,很多家長都認為“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學習古詩詞沒有什麼用,因為根本就還理解不了,學過之後又立馬忘記了,所以還是別費心機了。”雖然,孩子沒有相關的生活閱歷,看似讀過古詩之後就忘記了,

但是真的是白費心機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一則經典的記憶實驗: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Harold E. Burtt在《幼兒記憶與再學習》 (A Further Study of Early Childhood Memory)一文中提到一則經典的記憶實驗,是一位心理學家與他兒子的故事:

這位心理學家用自己的兒子做了這麼一個實驗:當他兒子在1歲多的時候,這位心理學家每天給兒子念同一篇希臘文,直到孩子三歲才終止。而且,當時這位心理學家的兒子對這篇文章記得很牢。

但是,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心理學家的兒子的記憶隨著歲月的流逝,也慢慢淡忘了。在五年之後,也就是孩子8歲的時候,心理學家再拿著曾經的那篇文章問孩子時,孩子就像看天書似的說:“我沒有學過希臘文。”

儘管孩子記不起自己曾經記憶過的文章,但是之後對於這篇文章的學習相對於其他沒有學習過的文章,效果明顯更為顯著。因為孩子學習那篇曾經學過的文章要比其他文章快25%。

這便是記憶的作用。

正所謂:風過留聲,雁過留痕。經歷過的東西總會留下記憶的痕跡,因此在學齡前背過的古詩詞儘管會被遺忘,但是當再次學習的時候要輕鬆得多,也要快的多!

喋喋媽咪在三歲的時候就會背《唐詩三百首》了,

雖然當時咿咿呀呀全背下來了,但是不太懂詩詞的意思,只是覺得有意思,所以就十分有興趣。正是由於對於古詩詞的興趣,因此從小學開始只要有作文比賽都會參加。時不時還能拿個二等獎,一等獎的,內心無比滿足。

儘管現在對於唐詩已經忘的差不多了,

但是每每碰見一些與古人相似的場景,詩句就會展現在面前。比如深夜月光皎潔,就可能想起李白的《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當每逢中秋客居他鄉時又不免被蘇軾的《水調歌頭》引起思鄉之情……或許,這就是古詩詞留給讀者的記憶痕跡吧。

記憶或許不能時刻浮現在你的腦海,但是總能在相似的境遇中被激發出來。顯得那麼地及時、那麼地恰如其分。倘若沒有這些記憶,縱然是遇見再美好的風景也激蕩不起內心的詩情畫意。

所以說,對於學齡兒童而言,學前記憶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對於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有益處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學齡前的背誦和記憶應該因人而異,不要盲目要求孩子去記憶。而是適當地引導孩子,如果有興趣,則可以繼續,反之就不要為難孩子了,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最恰當的發育時期。

記憶或許不能時刻浮現在你的腦海,但是總能在相似的境遇中被激發出來。顯得那麼地及時、那麼地恰如其分。倘若沒有這些記憶,縱然是遇見再美好的風景也激蕩不起內心的詩情畫意。

所以說,對於學齡兒童而言,學前記憶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對於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也是十分有益處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學齡前的背誦和記憶應該因人而異,不要盲目要求孩子去記憶。而是適當地引導孩子,如果有興趣,則可以繼續,反之就不要為難孩子了,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最恰當的發育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