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面對親子閱讀,只會說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秘笈在此奉上!

我有兩份工作,一份是某童書出版社的企劃,還有一份是自己經營的小繪本館。遇到過很多孩子,沒能養成閱讀習慣,問起原因,媽媽們總是說,孩子不愛讀書,我能怎麼辦啊,我也很絕望。

今天我們就在這裡扒一下親子閱讀的秘笈。

親子共讀這兩年已成熱門,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而且,全民閱讀的時代也已經到來,我們的時代開始進入一個大閱讀時代。我屬於對親子閱讀實踐的比較早的,四年前從孩子出生開始,

我憑著自身對書的喜愛,身體力行,陪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並且慢慢成為這一行的從業者。

我做過很多次的親子閱讀講座,每次不管內容有何不同,我都會延續同一個名字“幸福的種子”。這個名字來自“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種子》這本書。我認為這本書的名字已經說出了這本書的精髓,閱讀是幸福的種子,這本書也值得每一個熱愛或者想要開始親子閱讀的父母讀一讀。

我很慶倖自已當初的堅持和陪伴,除了職業上的需求,更多的是我收穫了一個愛閱讀的孩子,而這份閱讀習慣是我能給予他的陪伴一生最好的禮物。說這些不是為了炫耀,只是希望你也能陪孩子一起堅持親子閱讀。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親子閱讀的秘笈有哪些。

1.提供必備條件,以身作則,行大於言

我有一對從不看書的朋友,在他們的孩子3歲的時候問我,

我家孩子為什麼不愛看書?我回答說:“你家除了家用電器說明書就找不著帶字的紙了,孩子讀啥?”

所以,開展親子共讀的前提,給孩子準備書,如果你覺得買太難選擇,那少兒圖書館、繪本館都是不錯的選擇,會有專業的老師給建議。

我的朋友接著問了我第二個問題,“怎麼才能讓孩子喜歡上看書?”

“你喜歡看書嗎?你在家看書嗎?你叫孩子看書的時候,自己在幹什麼?”

“我不愛看書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都說了我家除了說明書連帶字的都沒有。。。”

我說:“好吧,你就先改變你自己吧!你不愛看書就沒有資格要求孩子愛看書,你可以先從你小時候喜歡的火影開始。關掉電視,每天拿出十分鐘陪她看書,一直堅持下去!”

“那我追的電視劇怎麼辦?

我的遊戲怎麼辦?

我的朋友圈怎麼辦?”

“你自己不以身作則,你的孩子怎麼辦?”

所以,親子閱讀,先從父母開始,

身教大於言傳,也就是正面管教裡的行大於言。

2.越早越好

親子閱讀這件事,何時開始比較好?

答案是,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但越早越好。

現在有的媽媽從胎教閱讀就開始踐行親子閱讀啦!據專家說:孕媽的情緒就可以影響胎寶寶,閱讀帶來身心愉悅、放鬆的心情也會借此傳達給胎寶寶。而且孕媽朗讀的聲音對寶寶會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既然閱讀對胎寶寶有這麼多好處,那親子閱讀從O歲開始並不是沒有依據。

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不管是語言表達還是邏輯思維,都會讓你看到有別于其他孩子的表現。所以親子閱讀開始的越早,孩子越能更早享受到閱讀的快樂,並從中受益無窮,書籍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糧,親子閱讀可以讓孩子收穫更美好的童年。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在給孩子選書時,經常會按自已的想法選,還有一些家長喜歡凱迪克大獎、格林威納獎等獲了大獎的書。但是還有有時候卻不領情,甚至完全不感興趣。其實,按照孩子的興趣選擇書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例如,男孩和女孩,由於性別差異,會在繪本內容上的選擇出現不同,男孩會喜歡車和恐龍,女孩則偏好公主和溫情繪本。所以每個孩子對繪本,出現不同的興趣偏好,不必擔心,投其所好,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喜歡閱讀並從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所在。

4.陪伴、陪伴,父母的陪伴

提起親子閱讀,好像上媽媽占主角地位,所以親子共讀在人們心中理所成了媽媽的責任,但實際上陪讀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做為爸爸也需要適當地參與。

很多爸爸媽媽跟我說他們現在都習慣讓孩子聽書,省時省力,但是會跟每一位爸爸媽媽說,父母的聲音有溫度,是愛的溫度。當爸爸或媽媽把孩子抱在膝上讀書給他們聽時,我們的愛能傳達給孩子,孩子的愛也能傳達給我們。

松居直說:“念書給孩子聽,就好像牽著孩子的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一個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夫婦之間、親子之間豐富的交流。所以,無論爸爸媽媽講得是否動聽,但孩子感受到的都是爸爸媽媽的愛和陪伴。

五、讓孩子有專屬的閱讀空間

一個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能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產生主動閱讀的願望。家長可以在家給孩子留一個童趣化的閱讀空間。孩子有個自已的專屬閱讀空間,有一種儀式感。而且也可以作為冷靜角來使用哦。

赫爾曼·塞黑說:世界上的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開始親子閱讀不難,難在執行並持之以恆下去,以平和的心態,撒下閱讀的幸福種子並且等待花開!

那親子閱讀從O歲開始並不是沒有依據。

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不管是語言表達還是邏輯思維,都會讓你看到有別于其他孩子的表現。所以親子閱讀開始的越早,孩子越能更早享受到閱讀的快樂,並從中受益無窮,書籍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糧,親子閱讀可以讓孩子收穫更美好的童年。

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在給孩子選書時,經常會按自已的想法選,還有一些家長喜歡凱迪克大獎、格林威納獎等獲了大獎的書。但是還有有時候卻不領情,甚至完全不感興趣。其實,按照孩子的興趣選擇書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例如,男孩和女孩,由於性別差異,會在繪本內容上的選擇出現不同,男孩會喜歡車和恐龍,女孩則偏好公主和溫情繪本。所以每個孩子對繪本,出現不同的興趣偏好,不必擔心,投其所好,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喜歡閱讀並從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所在。

4.陪伴、陪伴,父母的陪伴

提起親子閱讀,好像上媽媽占主角地位,所以親子共讀在人們心中理所成了媽媽的責任,但實際上陪讀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做為爸爸也需要適當地參與。

很多爸爸媽媽跟我說他們現在都習慣讓孩子聽書,省時省力,但是會跟每一位爸爸媽媽說,父母的聲音有溫度,是愛的溫度。當爸爸或媽媽把孩子抱在膝上讀書給他們聽時,我們的愛能傳達給孩子,孩子的愛也能傳達給我們。

松居直說:“念書給孩子聽,就好像牽著孩子的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一個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夫婦之間、親子之間豐富的交流。所以,無論爸爸媽媽講得是否動聽,但孩子感受到的都是爸爸媽媽的愛和陪伴。

五、讓孩子有專屬的閱讀空間

一個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能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產生主動閱讀的願望。家長可以在家給孩子留一個童趣化的閱讀空間。孩子有個自已的專屬閱讀空間,有一種儀式感。而且也可以作為冷靜角來使用哦。

赫爾曼·塞黑說:世界上的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開始親子閱讀不難,難在執行並持之以恆下去,以平和的心態,撒下閱讀的幸福種子並且等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