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鄰路(解放路)誰最“豪”?說說鮮為人知的“豪”

“團團轉,菊花園,亞媽帶我睇龍船;龍船冇好睇,番嚟睇雞仔;雞仔大,捉去賣;賣得幾多錢?賣得三兩銀,一兩打金釵,二兩打銀牌。金腰帶,銀腰帶,請個婆婆出嚟拜。拜得多,冇奈何;一壇酒,

二對鵝,帶去沙街搵妗婆;妗婆冇系屋,帶去搵三叔;三叔騎白馬,二叔騎冬瓜;冬瓜跌落塘,執個大檳榔;檳榔香,嫁姨娘,姨娘頭髮未曾長;過了幾年梳大髻,滴滴噠噠娶番歸”。戲童在騎樓下邊追逐嬉鬧,邊順口的唱著這童謠。

這就是南寧的解放路,最早叫“沙街”,後改稱“德鄰路”,到現在的“解放路”。民國21年(1932)擴建德鄰路(今解放路)南段,民國22年(1932)擴建德鄰路(今解放路)北段。這條路兩旁人行道,

大部分建有二層至三層騎樓式青磚房,為當時最新式建築物,也是南寧特色的建築。興甯路、民生路和德鄰路(今解放路)由建路至今都是南寧商業最繁華的街道。

董達庭的豪宅(董達庭商住樓)就在現在的解放路35號和37號,是國民時期所建較大的商住建築之一,平面呈長方形,內走廊佈置。面闊二間計8.6米,通進深55米四進三井,層數依次為2層、3層、3層、2層,總面積1269平方米。住宅磚木結構,

木屋架,木樓桁,37牆身,50柱。室內鋪紅階磚樓地面。前進臨街面為騎樓,底層設店面兩間。二樓正面全部開設玻璃窗,牆面作多處裝飾,二、三金前後牆設雙平開玻璃窗,窗頭上作磚砌弧形窗眉。窗臺、門頭、簷口大量繪畫了大量左右對稱的“蝙蝠”形象圖,即中國的“福”文化的典型寓意表現:“變福,遍福”,和花草圖案。有天橋作為通道連接二、三進樓頂。

董達庭的豪宅(董達庭商住樓)面積之大,

集建築、雕塑、繪畫為一體的裝飾,使建築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不愧為德鄰路(解放路)最“豪”。

董達庭的豪宅(董達庭商住樓)因年久失修,已經破爛不堪了,也沒有了曾經的“豪”。現解放路等舊城改造項目進行中。董達庭商住樓作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不懂能否再呈現在民眾眼裡?目前是一個“豪”謎。

與您攜緣,互加摯友。

誠信為本,天長地久。

與您攜緣,互加摯友。

誠信為本,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