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衡水園:感受“九州芳園”獨特魅力

衡水園鳥瞰圖 省第二屆園博會籌委會辦公室供圖

河北新聞網訊以水城桃城、黃河古道為歷史元素,以漳水禊禮、儒家大師為人文元素,以衡水湖、金魚、白蠟、桃花等為自然元素。走進園博園之衡水園,你會感受到“九州芳園”的獨特魅力。

衡水園位於地級市展園區中部,靠近主展館及大草坪,包括4186平方米的主島和週邊8個島嶼,共計9893平方米,投資概算2000萬元。主要景觀節點包括:主入口、五色廣場、緣起冀舟、衡水記憶、漳水之濱和禹貢九州。

衡水園以“九州芳園”為整體概念,立意為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規劃將衡水園外的8個島嶼與衡水園島嶼相整合,形成完整的九州序列。

衡水園佈置以冀州名人為主題的景觀柱,柱身模擬內畫工藝,為雙層玻璃結構,以武強年畫繪製名人生平事蹟,以旋轉的走馬燈打造立體動態景觀,夜間作為景觀燈柱,形成鮮明的豎向景觀標誌。

衡水園講述衡水老城文化,

通過遊線串聯,在兩側主入口均設置青銅門,承接外部鼎,以“冀鼎”的含義和地雕篆體“冀”字,引導遊客進入。規劃採用五色土的概念,寓意華夏疆土,用代表冀州的白土作為鋪裝,其他四色土壤建造夯土牆,其上雕刻衡水古城圖。

衡水園在核心區域設置了下沉廣場,結合大型跌水景觀,池底繪製冀州古河道圖。展園設置具有老城肌理的城門、體現內畫藝術的沉水棧道和體現法帖工藝的名人書卷。

衡水園還以禹貢九州作為景觀點,與廣場中湧泉及水體形成整體,建設中心平臺和親水臺階。

衡水園以自然文化為基底,選取最具代表性的鄉土植物、特色材料進行演繹:以衡水的市樹白蠟和市花荷花為主景,配合國槐、珍珠梅、紫葉桃等鄉土樹種。同時,響應海綿城市建設號召,在展園中採用大面積的透水鋪裝如砂石、毛石、木屑等,增加雨水下滲功能的同時,

增強遊人的遊園體驗,並且設計中結合綠色覆土建築,設置雨水花園,利用屋頂雨水收集及中水再利用,使整個展園形成良性水迴圈。

同時,衡水園運用了先進的生態濕地過濾系統,包括微生物投放、水生植物種植等技術,提升了展園內部生態系統的自身調節能力,也為展園增加了豐富有趣的動態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