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濟南市天成路小學開展六一節傳統文化“尋根之旅”

6月1日,濟南市天成路小學全體少先隊員齊聚操場,一起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

此次慶祝活動,是學校少先隊 “喜迎十九大——我向習爺爺說句話”活動的延續和深入開展。學校以傳統文化為載體,結合節日慶祝、儀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做到習總書記曾指出的“讓13億人的每一分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

慶祝活動以學校腰鼓隊的《歡慶鑼鼓》開場,營造了積極熱烈的慶祝氣氛。接著少先隊員們為到校來參加活動的各級領導獻上我們最珍貴的禮物——紅領巾,

退休老教師石蘭英奶奶作為代表和領導們一起給隊員們送上了節日的禮物,接著姚校長向同學們致以節日的問候。慶祝活動正式開始,共分為四個篇章進行,分別為“講述中國故事”、“體會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美德”、“實現中國夢想”,同學們表演了精心排演的《咕咚來了》、《守株待兔》、《晏子使楚》、《草船借箭》、《小英雄雨來》、《橋》等劇碼,
演繹了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

本學期,學校綜合實踐課程也進行了改革,既注重傳統技藝、傳統美食、傳統運動等的學習,又更加開放的尋求更多優勢文化資源的融合。在節日慶典中,二胡、剪紙、傳統麵點、十字繡、簡筆劃、籃球、足球、空竹等的展示帶給隊員們耳目一新的感覺。

學校通過這些復活的傳統文化,鼓勵隊員們繼往開來,發揚創新精神讓這些傳統文化世代流傳。

通過今天的傳統文化“尋根之旅”,隊員們與我國的傳統文化“親密接觸”。既感受到故事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精華,又驚歎于祖先的智慧。既學習到不同時期的傳統美德,又觀看了同學們為實現中國夢想所鍛煉到本領。用中華的傳統文化之根滋養我們的隊員,

讓隊員們知道自己文化的根,傳承自己民族的精神命脈,擁有文化自信,立足現在,迎接未來。

正如慶祝活動的最後,隊員們對習爺爺所說的心裡話:“我想對習爺爺說,我們少先隊員應該認真的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

學習古人的智慧,傳承優秀的美德。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做事,怎樣認識自己的責任,才能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