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滬14歲以下兒童哮喘患病率超7% 如何有效控制?

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之一。

爸爸媽媽真的瞭解孩子哮喘發作時的感受嗎?“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默沙東特邀10位元父母,通過小裝置親身類比體驗哮喘發作時的艱難與不適感受,旨在提升公眾對兒童哮喘的認知與重視。

控制水準尚不理想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兒童哮喘的發病率以每十年約50%的速度上升,其中,年幼兒童喘息患病率上升更顯著。根據2010年上海市兒童哮喘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上海市14歲以下兒童哮喘的患病率達到7.57%。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兒科學教授洪建國分析,與高患病率相比,目前我國兒童哮喘的總體控制水準尚不理想,這與哮喘兒童家長對疾病的認知不足、臨床醫師的規範化管理水準參差不齊有關。大部分家長易將哮喘判斷為普通感冒引發的咳嗽等,從而忽視用藥管理與控制。同時,我國兒童哮喘的臨床診斷不足率高達30%,

這些均顯示出我國兒童哮喘控制與管理工作的任重而道遠。

親身體驗哮喘痛苦

講座現場,洪教授指導10位家長戴上浮潛使用的呼吸管和鼻夾,讓大家模擬體驗哮喘患者的痛苦,同時也能更清晰地分辨出哮喘和普通感冒的區別。當體驗者戴上裝置,被限制空氣流通的呼吸管好像哮喘發作時變細的氣管,令大家產生明顯的呼吸不暢感。

“每一口吸氣都好像在吸幹一個塑膠可樂瓶裡的空氣一樣,不但要用盡全力,而且很難吸飽。”一位參與者表示。時間一長,每呼吸一口空氣都很累並在呼氣過程中伴隨著巨大的哨音,也就是醫生說的“哮鳴音”。

堅持用藥適當運動

哮喘控制治療應儘早開始,並堅持長期、持續、規範和個體化治療四個原則。治療哮喘的藥物分為緩解藥物和控制藥物兩種類型,結合使用這兩種類型的藥物,

才能實現哮喘的控制和治癒。

洪教授強調,在治療哮喘的過程中,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非常重要,隨意減藥、停藥都不利於疾病康復。“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小患者,家長覺得他咳嗽停了,很少喘了,或者是害怕‘吃藥總有副作用’,就自行決定減少用藥甚至停藥,結果復發了又來就診。這樣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哮喘康復的,家長們一定要謹遵醫囑。”

此外,洪教授還推薦哮喘兒童適當參加體育運動,

和其他孩子一樣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重視運動、循序漸進、充分熱身。”儘管游泳池的高氯環境可能會引起某些高敏者的不適感,但一項長期觀察研究表明,游泳可以提高肺功能且減少哮喘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