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第一位登報離婚的皇妃——嫁給環衛工人的額爾德特·文繡

額爾德特·文繡

1931年八月的一天,一條新聞轟動了整個京、津兩地,

各大報紙紛紛報導並轉載這一事件。這次新聞的主角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事件的主體是溥儀的妃子額爾德特·文繡要登報和他離婚。這場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刀妃革命”的事件立刻成為了街頭巷議的話題,因為民眾之中支援文繡者極多,大家相互奔走宣揚,終使曾經的皇帝溥儀處於極端尷尬的境地。文繡也成為了中國的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登報離婚的皇妃。

額爾德特·文繡,字蕙心,蒙古族,其父親曾任清末內務府主事。1922年,文繡以照片入選“皇妃”,早“皇后”婉容一天入宮,當時年僅十四歲,入宮之後的文繡被封為淑妃。文繡入宮後並未獲得溥儀的寵倖,她每天早上梳洗完畢,就先到溥儀的寢殿問安,

再到婉容皇后和四位太妃的寢宮中依序請安,之後返回自己的宮中過冷冷清清的日子。1924年冬,入宮不到兩年的文繡就和溥儀一起被趕出了紫禁城。之後溥儀和婉容、文繡等先居住在北京的醇王府,之後又遷居天津的靜園。

婉容與文繡

在靜園的別墅裡,

溥儀跟婉容住在二樓,而把文繡拋在樓下。他天天與婉容在一起,上街時也只帶著婉容一個人,就連日常進餐,也不同文繡一桌同吃。接待賓客,溥儀只要婉容陪伴,逢年過節所施的賞賜,也沒有文繡的份。與此同時,文繡因為與婉容的不和而常常遭受無理的謾駡和羞辱。太監或某些婢女見到文繡在溥儀面前失寵,也時不時給予歧視或施以虐待。文繡經常是在以淚洗面中過日子,
她感覺這裡已經容不下她了,她要離開這個令人窒息的地方。

溥儀

1931年8月底,文繡借機乘車離開靜園,並住進了天津民國飯店。同時聘請了三名律師並向法院提出訴狀:“控告溥儀虐待文繡,使其不堪忍受。溥儀生理有病,同居九年,

未得一幸。決意離婚,索要個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贍養費50萬元。”這份訴狀一出,社會輿論一時譁然,溥儀處於極端尷尬的境地。兩個月後的10月22日,溥儀與文繡協議離婚(溥儀付給文繡生活費5.5萬元並允許文繡帶走所有隨身物品,文繡不得再婚)。

在天津時的溥儀與婉容

離婚後的文繡返回北京居住,之後曾做過小學老師,但因身份暴露引人圍觀嘲諷而辭職隱居。“七七”事變之後,文繡已經成了真正的平民百姓,生活貧苦的她此時不得不以糊紙盒、叫賣香煙為生,飽嘗了人世間的饑寒困苦。1947年夏,文繡與原國民黨少校劉振東結婚(劉振東在建國後當上了環衛工人),1953年9月,文繡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於家中,終年44歲,一生未育有子女。

離婚後的文繡返回北京居住,之後曾做過小學老師,但因身份暴露引人圍觀嘲諷而辭職隱居。“七七”事變之後,文繡已經成了真正的平民百姓,生活貧苦的她此時不得不以糊紙盒、叫賣香煙為生,飽嘗了人世間的饑寒困苦。1947年夏,文繡與原國民黨少校劉振東結婚(劉振東在建國後當上了環衛工人),1953年9月,文繡因突發心肌梗塞逝世於家中,終年44歲,一生未育有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