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工大副校長韓旭:借智國際大咖,讓河北高校更加國際化

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韓旭。 記者邱驥攝

河北新聞網3月19日北京電“借助國家級大型國際論壇,

邀請來多位世界著名高校、金融界等的專家學者,特別是請來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聚焦河北發展,對我省借智引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和開端。”今天16時30分,參加2017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河北之夜”主題活動的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韓旭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大學教授、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這些榮譽和學銜的背後,

代表著他們在自己學術領域的權威。”韓旭說,如何抓住這些學術大咖參會的幾小時的機會,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是給河北參會高校的一道考題。

為此,河北工業大學在會前就開始“做功課”——與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紐約大學邁克爾·斯賓塞教授積極對接,

探討開展區域發展中的市場機制研究;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對接,爭取成立區域與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

“不僅僅是河北工業大學,此次參會的所有河北的大學都是有備而來,帶著實質性的推進事項和合作專案,分別與海外高校專家對接,通過借智、引智,加快我省高校‘雙一流’建設,提升河北教育科研水準。”韓旭說,我們希望能邀請外國專家學者擔任我省高等教育發展顧問或經濟發展智庫成員、擔任河北高校客座教授,

通過學術報告、科研合作、師生互換交流等方式提升我省博士研究生教育水準,合作開展重大科研項目、建立實驗室和學生實習基地等。

事實上,這種形式的海外交流在河北高校已不陌生。近年來,河北高校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海外交流越來越頻繁。韓旭介紹,河北工業大學僅2016年就申請了8項國家和省級高端外專引智專案,

申報“外專千人計畫”2項。同時,與奧地利虛擬實境可視計算研究中心共建虛擬實境可視計算研究院,成立中美聯合高性能電力電子研究中心;與美國是德科技公司共同成立“河北工業大學—美國是德科技射頻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與河北省外專局、唐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新加坡—中國科技促進協會簽訂協定,
共建“南洋河北科技研究中心”等等。通過多個學科與海外高校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吸收了國際人才,也拓展了師生的國際視野。

“隨著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高校辦學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國際學術大咖的目光開始投向河北。”韓旭說,正如此次“河北之夜”活動中,許多與會專家學者都提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話題,聽得出來他們瞭解京津冀,甚至關注河北的發展,有幾位專家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區域發展頗有研究,還為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如何抓住機遇發展自己提出了真知灼見。

“因此,今後,河北高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接海外知名高校的主動性。”韓旭說,希望能依託國家“外專千人計畫”、“111計畫”、省外專“百人計畫”和校內“元光學者人才建設工程”等,引進一批國際公認的高水準教授學者和團隊,在專業學院開設英文授課或講座。同時以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為抓手,推進與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及政府有關部門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新型智庫建設。

韓旭建議,政府部門要不斷完善一攬子招才引智的政策,針對創業型、科研型、管理型等各種人才加大吸引力度,使他們能夠在河北繼續研發,並促進科研成果落地,輻射帶動河北相關產業,對河北發展形成持續的智力支撐。

還為河北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如何抓住機遇發展自己提出了真知灼見。

“因此,今後,河北高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接海外知名高校的主動性。”韓旭說,希望能依託國家“外專千人計畫”、“111計畫”、省外專“百人計畫”和校內“元光學者人才建設工程”等,引進一批國際公認的高水準教授學者和團隊,在專業學院開設英文授課或講座。同時以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為抓手,推進與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及政府有關部門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新型智庫建設。

韓旭建議,政府部門要不斷完善一攬子招才引智的政策,針對創業型、科研型、管理型等各種人才加大吸引力度,使他們能夠在河北繼續研發,並促進科研成果落地,輻射帶動河北相關產業,對河北發展形成持續的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