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6/3(422)無論“惡棍”還是同事,她都一把尺規——記“全國模範檢察官”、湖北省鄂州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李曉寶

湖北省鄂州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李曉寶

31年前,14歲的湖北鄂州姑娘李曉寶背著自家水田裡產的20斤大米,

走過20多裡山路,走上求學道路,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並一步步成長為鄂州市檢察院公訴處處長、檢委會委員。

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她穿著嶄新的檢察制服回家,全村人都來看她。帶著鄉親們的囑託,帶著檢察人的信仰,從檢24年來,李曉寶時刻呵護著這份初心,用精湛的業務技能和崇高的職業操守,踐行著一名人民檢察官對公平正義的莊嚴承諾。

每個案件都精雕細琢

工作至今,李曉寶先後辦理了700餘件刑事案件和職務犯罪案件,把900多名犯罪嫌疑人送上審判台,無一錯漏。她記憶最深刻的,是1997年剛走上公訴崗位時辦理的第一起審查起訴案件。

1997年,以收廢品為生的張家兄弟因涉嫌收購公安機關追查的贓物被移送審查起訴。“這兄弟倆口碑不好,經常‘順手牽羊’,群眾很厭惡,公安機關也想依法懲治他們。

”受案後,同事“善意”提醒她說,“如果沒有什麼大毛病,就起訴出去。”

初出茅廬的李曉寶嚴格按程式分別提審兄弟二人,仔細詢問案情經過,兩人均再三辯解不知道收購的是贓物;案件退回補充偵查,證明嫌疑人犯罪主觀故意的證據仍然存在明顯瑕疵。李曉寶據此提出存疑不予起訴的審查意見,院檢委會研究後同意,決定不起訴。

“要不是你主持公道,我們有100張嘴也說不清。

”兄弟倆最終被無罪釋放。當夜,李曉寶久久難眠,她認清了職業的價值,更加認清了公平正義的分量。從這天起,李曉寶便時常對自己說:“一定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直到找出真相。”對自己承辦的每一起案件,她都仔細審查、執著求證,絕不憑好惡、憑感情決斷。

2004年,鄂州市蓮花山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當地有名的“惡霸”肖某被人砍死。案件告破後,公安機關定性為“‘黑老二’洪天金與肖某爭奪‘黑老大’地位致其死亡”,

13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審查起訴。

李曉寶閱讀了厚厚的9本卷宗後發現,雖然表面看證據確鑿、口供詳實,但洪天金和肖某少年相識、情同手足,殺人動機和理由不夠充分,且傭金來源不明。但提審中,洪天金斬釘截鐵地表示“一人做事一人當”,這更讓李曉寶心頭疑團重重。

退回補充偵查,案情仍無進展,李曉寶開始了艱難的一次次提審。

其間,一個嫌疑人提到的細節讓她大吃一驚。原來,案發7天前,洪天金曾在郊區上過一輛塗有“檢察”字樣、尾號為“36”的警車,回來後即開始著手籌畫“教訓”肖某。經調查,真相浮出水面——為爭奪建築工程,曾和李曉寶在基層檢察院共事6年的“36號車”司機洪星策劃了此案。

鐵證面前,李曉寶果斷選擇了向犯罪分子亮劍:包括洪星在內的4名漏犯落網,洪星被判處無期徒刑,此案被最高檢評為“百優訴訟監督案件”。

精雕細琢才能查出真相。一樁樁“鐵案”的成功辦理,為李曉寶贏得了“細節專家”的美譽。

不斷學習做個好“匠人”

1999年,李曉寶報名參加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當時的她已是院裡中層幹部,本身又是重點大學全日制法學本科學歷,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吃老本”。但她卻說,能夠應付日常事務性工作,成功指控幾起複雜疑難案件,頂多是名業務能手,尚不能稱為優秀公訴人,更談不上檢察業務專家。唯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正確運用法律,成為一名技藝高超的“檢察匠人”。

工作以來,她始終堅守如高中三年發奮苦讀那般學習“狠勁”,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領導學,向知名律師和法官學……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不斷提升業務技能,打磨檢察“利劍”。

複習備考碩士時,孩子才兩歲。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家務,讓她精力有些跟不上。但她卻困難面前不低頭,壓力面前頂著上,認真複習,潛心備考,成功考取了母校的碩士。

堅持不懈的學習讓李曉寶不斷提升。在湖北省第一屆優秀公訴人大賽中,她一舉斬獲了省“十佳”的榮譽,並代表湖北參加全國公訴人大賽。經過層層選拔,她一路過關斬將沖進決賽,最終榮獲“全國優秀公訴人”稱號。

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不斷學習才能做個好匠人。”正是對學習不懈的追求,才讓她技藝日益精湛,在公訴席上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

去年年底,李曉寶成為一名“二孩媽媽”。即便是懷胎十月期間,她也不忘抓緊學習,常常下班後對著隆起的肚子背誦新修改的法條。她幽默地說,這樣做,一來可以時刻保持學習狀態,避免自己“一孕傻三年”;二來也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

無私無畏守護公正

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道路上,光有精湛的技藝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情、關係、金錢的牽絆往往成為檢察職業生涯、檢察“初心”的考驗。

2009年9月,副縣級女幹部程某因涉嫌受賄7萬元被移送審查起訴。程某在偵查環節已經認罪,但在起訴階段,她動起了為自己減輕罪責的心思。提審時,她突然提出沒有收那麼多錢,其中5萬元在案發前已上交單位。第二天,律師就送來了一張程某單位開具的5萬元收據。

緊接著,市里一位領導的秘書打來電話,說市領導很關注程某的案子,要她主持“公道”,還程某一個“清白”。當天夜裡,一個遠房伯父也提著煙酒來她家裡“走親戚”,請求給他個“老臉”。一位曾經資助她上學、多次幫她渡過難關的老家親戚,也提著厚禮登門說情。

但李曉寶毫不猶豫逐一婉拒。她說:“無私無畏才能守護公正。”

最終,程某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正義得到伸張,但卻換來了老家親戚一句“李曉寶不講良心”的評語。

那天,李曉寶回到老家沙窩鄉,神情落寞。父親邊聽緣由邊給她煮豆糕。父親老了,滿頭白髮。如往常一樣,吃完飯送她到村口,父親說要時刻不忘自己的本分。聽完父親的話,她的心裡更加釋然了。

“全國模範檢察官”“全國優秀公訴人”,首屆“湖北省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十佳檢察官”,第五屆“湖北省傑出青年衛士”;榮獲特級獎章一次,一等功二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近年來,李曉寶獲得的一個又一個榮譽正是對她“用匠心守護初心”的最佳注腳。

精雕細琢才能查出真相。一樁樁“鐵案”的成功辦理,為李曉寶贏得了“細節專家”的美譽。

不斷學習做個好“匠人”

1999年,李曉寶報名參加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當時的她已是院裡中層幹部,本身又是重點大學全日制法學本科學歷,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吃老本”。但她卻說,能夠應付日常事務性工作,成功指控幾起複雜疑難案件,頂多是名業務能手,尚不能稱為優秀公訴人,更談不上檢察業務專家。唯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正確運用法律,成為一名技藝高超的“檢察匠人”。

工作以來,她始終堅守如高中三年發奮苦讀那般學習“狠勁”,向書本學,向同事學,向領導學,向知名律師和法官學……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不斷提升業務技能,打磨檢察“利劍”。

複習備考碩士時,孩子才兩歲。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家務,讓她精力有些跟不上。但她卻困難面前不低頭,壓力面前頂著上,認真複習,潛心備考,成功考取了母校的碩士。

堅持不懈的學習讓李曉寶不斷提升。在湖北省第一屆優秀公訴人大賽中,她一舉斬獲了省“十佳”的榮譽,並代表湖北參加全國公訴人大賽。經過層層選拔,她一路過關斬將沖進決賽,最終榮獲“全國優秀公訴人”稱號。

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不斷學習才能做個好匠人。”正是對學習不懈的追求,才讓她技藝日益精湛,在公訴席上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

去年年底,李曉寶成為一名“二孩媽媽”。即便是懷胎十月期間,她也不忘抓緊學習,常常下班後對著隆起的肚子背誦新修改的法條。她幽默地說,這樣做,一來可以時刻保持學習狀態,避免自己“一孕傻三年”;二來也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

無私無畏守護公正

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道路上,光有精湛的技藝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情、關係、金錢的牽絆往往成為檢察職業生涯、檢察“初心”的考驗。

2009年9月,副縣級女幹部程某因涉嫌受賄7萬元被移送審查起訴。程某在偵查環節已經認罪,但在起訴階段,她動起了為自己減輕罪責的心思。提審時,她突然提出沒有收那麼多錢,其中5萬元在案發前已上交單位。第二天,律師就送來了一張程某單位開具的5萬元收據。

緊接著,市里一位領導的秘書打來電話,說市領導很關注程某的案子,要她主持“公道”,還程某一個“清白”。當天夜裡,一個遠房伯父也提著煙酒來她家裡“走親戚”,請求給他個“老臉”。一位曾經資助她上學、多次幫她渡過難關的老家親戚,也提著厚禮登門說情。

但李曉寶毫不猶豫逐一婉拒。她說:“無私無畏才能守護公正。”

最終,程某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正義得到伸張,但卻換來了老家親戚一句“李曉寶不講良心”的評語。

那天,李曉寶回到老家沙窩鄉,神情落寞。父親邊聽緣由邊給她煮豆糕。父親老了,滿頭白髮。如往常一樣,吃完飯送她到村口,父親說要時刻不忘自己的本分。聽完父親的話,她的心裡更加釋然了。

“全國模範檢察官”“全國優秀公訴人”,首屆“湖北省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十佳檢察官”,第五屆“湖北省傑出青年衛士”;榮獲特級獎章一次,一等功二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近年來,李曉寶獲得的一個又一個榮譽正是對她“用匠心守護初心”的最佳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