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飛行不關手機還罵空姐傻逼,是誰給你的勇氣?

6月2日,35歲的北京男子王某乘坐中聯航KN5829航班從北京到廣州談生意,飛機即將降落經停站湖北十堰市武當山機場時,乘務員杜某按規定對客艙進行降落前安全檢查,發現旅客王某正在使用耳機,

欲確認其電子設備是否處於關閉狀態,並告知在飛行過程中,使用電子設備會影響駕駛艙與地面塔臺的無線電通訊系統,影響駕駛艙操縱系統。

王某開始並不理會並拒絕接受檢查,當空姐再次要求確認,王某說,“耳機是我用來遮聲音,你傻逼啊!”隨後,經空警出面數次要求檢查設備,王某才最終承認手機在飛行全程一直處於開機狀態。


中聯航機組隨後通過機場塔臺報警,飛機降落後,十堰市公安局武當山機場分局民警將違法行為人王某、機組人員、乘警和證人分別帶至分局瞭解詳細情況,最後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34條第2款規定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日。

無視安全、無視法律、不尊重機組人員,

不聽勸告還張口罵人,法盲無知+自以為是的結果只能是自討苦吃自吞惡果!5天后放出來,廣州談的生意該黃了吧?

中聯航敢不敢學學法航硬氣點,讓這位我們暫時無能力提供服務的王先生5天拘留結束後在武當山換個其它交通工具去廣州或回北京?@中聯航@東航集團

王先生既然這麼牛,何不上山練就飛簷走壁絕學,這樣您就可以帶著耳機,開著手機,武當金頂縱身一跳,

自己騰雲駕霧飛向廣州,一路上誰也不會來煩你。

飛行生涯十餘年,見識過的旅客百萬有餘,大多數旅客都能積極配合機組人員認真遵守民航安全法規。根據民航局官網發佈的統計,2016年全國民航處置違規和不文明旅客行為14740起,平均每月處置1200餘起。

中國民航一年客運量近5億人次,旅客違規畢竟還是極個別情況,但每月千餘起違規和不文明乘機行為也提醒我們,我們在打擊擾亂行為、宣貫民航安全、普及民航法規、宣揚乘機文明等方面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其中一些實際問題依然需要我們去面對、思考和解決。

曾收到過粉絲的抱怨,稱空警在飛機上處置了一起頭等艙金卡旅客違規使用手機並辱駡機組事件。

當時,空警持執法記錄儀現場錄影、機組報警單、旅客證人證言等必要手續一應俱全,機組在空中報警,在某大型國際機場落地後,機場公安表示僅憑視頻錄影和證人證言這些不能直接定性,如果機組不能下機配合筆錄,只能將違規行為人批評教育放人。當時該航班因長期低正點率已經被民航局內部通報,是公司重點保障正點率的航班,如果正常性資料持續不達標可能會被削減航線,但如果機組下機做筆錄就一定會延誤航班,兩難的情況下,機長無奈最終決定從公司利益出發保障正點為重,違規旅客嘴裡哼哼著,翻著白眼,在廊橋上揚長而去。

也曾收到過粉絲點名表揚和感謝,稱讚北京首都機場公安高效的工作水準。當時機組報警稱機上一名旅客在飛機滑行期間多次打開手機被機組人員制止,起飛後又打開手機被身邊旅客制止,便開始辱駡身邊的旅客和前來制止的機組人員,安全員及時使用執法記錄儀進行視頻採集,並準備好機組報警單、證人證言,落地移交機場公安後,因機組還有後續航班並在外站過夜,機場公安表示機組可以完成當天航班任務後把執法記錄儀視頻記錄匯出通過電子郵箱發給分局。當日晚上10點機組落地後,安全員第一時間將視頻證據匯出發給了首都機場公安,機場公安也在晚上第一時間接收視頻證據資料,並依法對擾亂行為人實施了行政拘留。

同樣性質的一件事情,兩種處理方式導致兩種結果、兩種感受。從機組的角度出發,我們理解執行一些必要的程式也是按規章辦事,但鑒於民航運行的特殊性質,當航班正點率的要求與擾亂行為人的交接程式出現矛盾時,如果能建立一個更高效更順暢的交接流程,既不影響航班正常率又可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人,落實好“六嚴”要求,豈不兩全其美?

退一步講,如果因擾亂行為人導致航班延誤帶來的全部經濟損失,都可以判定由該擾亂行為人負責賠償,那各大航司一定也會更積極的配合交接筆錄工作。

自民航局“六嚴”工作要求(安檢嚴查、公安嚴打、空中嚴控、監管嚴管、貨運嚴治、內部嚴防)實施以來,民航各方加大了對違規和不文明乘機行為的打擊力度,嚴打力度的加大,也懲治和教育了一大批不文明旅客,在社會上發揮了一定警示作用。

但從民航一線實際感受出發,安檢員嚴查卻擔心旅客投訴(安檢員服務品質被績效考核,挨旅客罵敢怒不敢言);公安嚴打又擔心旅客有背景有後臺(人大代表機上鬧事、打空姐最後不了了之);空中嚴控又面臨取證難交接難機組權威不夠(安全和服務矛盾重重,執法火候把握不准);監管嚴管又擔心局方和航企關係鬧僵(CCAR-121-R5修訂稿發佈2年至今仍未能推動實施)

理解歸理解,各有各的難處,大家都在努力改變,全體民航人付出了很多汗水和精力,但嚴來嚴去,總是覺得民航還不夠硬氣,比起酒駕入刑對社會發揮的警示作用,民航“六嚴”要求下違規旅客對民航法規和民航安全的敬畏之心始終還是差那麼一點點。

個人覺得,要讓民航“六嚴”真正“硬”起來,我們還缺一劑“靈丹妙藥”,這粒“偉哥”的名字叫做“黑名單”。

在關於2015年人大提案《關於依法處置“機鬧”行為 維護民航秩序和飛行安全的建議》(第6228號建議)的答覆中,民航局當時表示“正著手制定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實施辦法,對擾亂航空秩序,危及航空安全的旅客在購票、乘機等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時,民航局和國家旅遊局等相關部門將建立聯動機制,共同提升民航旅客文明出行意識。”

2016年2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由中航協定期從民航局獲取不文明行為旅客資訊,記錄資訊保存期限為一年至兩年,自資訊核實之日起計算。中航協對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向航空公司、中航信等單位告知記錄資訊。

今年5月10日,中航協對外公佈了第七批、第八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分別有14名和19名旅客因為乘機不文明行為被記錄,加上此前發佈的六期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中包括的73名旅客,迄今已經有106名旅客進入該名單,但這種模式實際上不具備法律效力,這些旅客的乘機出行也基本沒有受到限制,這種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也不能真正稱為“黑名單”。

西方國家航空公司自發實施的“黑名單”制度已經相對成熟,但在當前體制下,我們有很多東西需要自上而下的推行,僅靠航空公司自己邁出第一步,需要極大的能力和勇氣。2012年春秋航空曾自行推出“黑名單”制度卻遭到一片非議,最後不得不低調行事。

不過春秋航空當年實施“黑名單”時還沒有如今的“六嚴”工作要求做支持,也沒有如此大的民航空防安全壓力,近年來從“兩會”提案到人民群眾呼聲都站在支持民航“黑名單”的立場,從踐行“飛行安全”和“真情服務”底線到弘揚文明出行價值觀都需要我們把“嚴”字落在實處,從“平安民航”建設到打造民航強國戰略都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政策資源支持。

馮正霖局長也在今年強調,要通過“最嚴明的責任、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立“嚴”的導向、堅持“嚴”的標準、培養“嚴”的作風。進一步從嚴治理航空安全。

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是時候推出貨真價實的民航“黑名單”制度了。

民航“六嚴”硬起來!

別讓我們等的太久。

但如果機組下機做筆錄就一定會延誤航班,兩難的情況下,機長無奈最終決定從公司利益出發保障正點為重,違規旅客嘴裡哼哼著,翻著白眼,在廊橋上揚長而去。

也曾收到過粉絲點名表揚和感謝,稱讚北京首都機場公安高效的工作水準。當時機組報警稱機上一名旅客在飛機滑行期間多次打開手機被機組人員制止,起飛後又打開手機被身邊旅客制止,便開始辱駡身邊的旅客和前來制止的機組人員,安全員及時使用執法記錄儀進行視頻採集,並準備好機組報警單、證人證言,落地移交機場公安後,因機組還有後續航班並在外站過夜,機場公安表示機組可以完成當天航班任務後把執法記錄儀視頻記錄匯出通過電子郵箱發給分局。當日晚上10點機組落地後,安全員第一時間將視頻證據匯出發給了首都機場公安,機場公安也在晚上第一時間接收視頻證據資料,並依法對擾亂行為人實施了行政拘留。

同樣性質的一件事情,兩種處理方式導致兩種結果、兩種感受。從機組的角度出發,我們理解執行一些必要的程式也是按規章辦事,但鑒於民航運行的特殊性質,當航班正點率的要求與擾亂行為人的交接程式出現矛盾時,如果能建立一個更高效更順暢的交接流程,既不影響航班正常率又可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人,落實好“六嚴”要求,豈不兩全其美?

退一步講,如果因擾亂行為人導致航班延誤帶來的全部經濟損失,都可以判定由該擾亂行為人負責賠償,那各大航司一定也會更積極的配合交接筆錄工作。

自民航局“六嚴”工作要求(安檢嚴查、公安嚴打、空中嚴控、監管嚴管、貨運嚴治、內部嚴防)實施以來,民航各方加大了對違規和不文明乘機行為的打擊力度,嚴打力度的加大,也懲治和教育了一大批不文明旅客,在社會上發揮了一定警示作用。

但從民航一線實際感受出發,安檢員嚴查卻擔心旅客投訴(安檢員服務品質被績效考核,挨旅客罵敢怒不敢言);公安嚴打又擔心旅客有背景有後臺(人大代表機上鬧事、打空姐最後不了了之);空中嚴控又面臨取證難交接難機組權威不夠(安全和服務矛盾重重,執法火候把握不准);監管嚴管又擔心局方和航企關係鬧僵(CCAR-121-R5修訂稿發佈2年至今仍未能推動實施)

理解歸理解,各有各的難處,大家都在努力改變,全體民航人付出了很多汗水和精力,但嚴來嚴去,總是覺得民航還不夠硬氣,比起酒駕入刑對社會發揮的警示作用,民航“六嚴”要求下違規旅客對民航法規和民航安全的敬畏之心始終還是差那麼一點點。

個人覺得,要讓民航“六嚴”真正“硬”起來,我們還缺一劑“靈丹妙藥”,這粒“偉哥”的名字叫做“黑名單”。

在關於2015年人大提案《關於依法處置“機鬧”行為 維護民航秩序和飛行安全的建議》(第6228號建議)的答覆中,民航局當時表示“正著手制定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實施辦法,對擾亂航空秩序,危及航空安全的旅客在購票、乘機等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時,民航局和國家旅遊局等相關部門將建立聯動機制,共同提升民航旅客文明出行意識。”

2016年2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由中航協定期從民航局獲取不文明行為旅客資訊,記錄資訊保存期限為一年至兩年,自資訊核實之日起計算。中航協對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向航空公司、中航信等單位告知記錄資訊。

今年5月10日,中航協對外公佈了第七批、第八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分別有14名和19名旅客因為乘機不文明行為被記錄,加上此前發佈的六期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中包括的73名旅客,迄今已經有106名旅客進入該名單,但這種模式實際上不具備法律效力,這些旅客的乘機出行也基本沒有受到限制,這種不文明行為記錄名單也不能真正稱為“黑名單”。

西方國家航空公司自發實施的“黑名單”制度已經相對成熟,但在當前體制下,我們有很多東西需要自上而下的推行,僅靠航空公司自己邁出第一步,需要極大的能力和勇氣。2012年春秋航空曾自行推出“黑名單”制度卻遭到一片非議,最後不得不低調行事。

不過春秋航空當年實施“黑名單”時還沒有如今的“六嚴”工作要求做支持,也沒有如此大的民航空防安全壓力,近年來從“兩會”提案到人民群眾呼聲都站在支持民航“黑名單”的立場,從踐行“飛行安全”和“真情服務”底線到弘揚文明出行價值觀都需要我們把“嚴”字落在實處,從“平安民航”建設到打造民航強國戰略都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政策資源支持。

馮正霖局長也在今年強調,要通過“最嚴明的責任、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立“嚴”的導向、堅持“嚴”的標準、培養“嚴”的作風。進一步從嚴治理航空安全。

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是時候推出貨真價實的民航“黑名單”制度了。

民航“六嚴”硬起來!

別讓我們等的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