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桑吐絲的女人,五歲化為人形,七歲產絲,一生只穿一次衣服

《山海經》原文:歐絲之野在大跂東,一女子跪據樹歐絲。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

巨人國的東邊有一片叫做“歐絲之野”的地方,全國老少只有蠶女,沒有男子,也沒有其他人類。女人都以桑樹葉為食,產子皆為女童。她們從來不穿織成的衣物,以樹葉做成小衣小裙遮擋身體。

歐絲之野的婦女生育從來都不需要男子,

女人到了適當的年齡自然就會產子。她們剛生下來是一個蠶寶寶,二歲開始長出像人一樣的頭來,有人一樣的五官,直到五歲才能長成人形。蠶女以桑葉為食,以甘露為飲,腳不沾地,很少在土地上行走。她們七歲開始吐絲織帳。有一棵叫三桑的大樹,只有樹根和樹幹而沒有樹枝,從樹幹上長出千萬條藤條來,繁茂的桑葉就掛在這些藤條之上。

三桑樹直通天宮,這些蠶女吐絲先織成帳子圍在三桑樹四周,晚上她們就住在樹洞裡,或者掛在三桑的藤條上,多餘的蠶絲就會順著樹幹直接通到天上,天女會在天上收剪絲綢。蠶女產絲七月之後就成熟了,開始產子,她們所生出來的都是女童。一旦長到十四歲,

蠶女就會化成蝴蝶飛走。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裡,跟蠶有關的還有馬皮蠶女和蠶姑兩個故事。她們的原型大概都跟山海經裡的蠶女有關。

馬皮蠶女講的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姑娘為了救自己的父親,為自己從小養的一匹馬許下諾言,如果可以把父親從妖怪哪裡接回來,

她就嫁給馬兒。這匹馬信以為真,真的把姑娘的父親搭救回來。但是姑娘卻忘了自己的誓言,而且父親也不忍心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畜生。

但是這匹癡情的馬卻不依不撓,從早到晚大叫不止,最終父親將馬殺死,不料想馬皮竟然將自己的女兒卷走。

從此,這位姑娘就變成了一個裹在馬皮裡的蠶女,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化為人身,平時就像一隻蠶繭一樣縮在馬皮之中。

蠶姑也稱蠶仙,是為了紀念蠶婆婆嫘祖,因為是她教會了人們養蠶抽絲,讓人們有了絲綢這種漂亮的絲織品。

歐絲之野是上古最早記載有關蠶和絲綢的傳說,這裡的蠶女為了防止蠶寶寶被大鳥叼走,還特意用蠶絲將小寶寶包起來掛在樹洞裡,如果遇到凶鳥突襲,她們就用蠶絲織成大網,將鳥兒困在桑樹和帳幕之內活活餓死。

蠶女不穿衣服,以樹葉做成衣裙,她們的頭髮和指甲都是蟑螂身上那種青綠色的。月亮明亮的晚上,蠶女就會蕩著蠶絲,晃悠悠地從樹上溜下來到河邊洗澡。她們一生只穿一次衣服,就是當滿了十四歲的時候,趁著月光洗乾淨了身子,然後再用蠶絲把自己嚴嚴實實地裹起來,就這樣掛在桑樹上,七天之後,就可以變成蝴蝶飛走了。

歐絲之野是上古最早記載有關蠶和絲綢的傳說,這裡的蠶女為了防止蠶寶寶被大鳥叼走,還特意用蠶絲將小寶寶包起來掛在樹洞裡,如果遇到凶鳥突襲,她們就用蠶絲織成大網,將鳥兒困在桑樹和帳幕之內活活餓死。

蠶女不穿衣服,以樹葉做成衣裙,她們的頭髮和指甲都是蟑螂身上那種青綠色的。月亮明亮的晚上,蠶女就會蕩著蠶絲,晃悠悠地從樹上溜下來到河邊洗澡。她們一生只穿一次衣服,就是當滿了十四歲的時候,趁著月光洗乾淨了身子,然後再用蠶絲把自己嚴嚴實實地裹起來,就這樣掛在桑樹上,七天之後,就可以變成蝴蝶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