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俗話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這個棉襖厲害了!我給滿分!

你是否記起當你咿呀學語時,那個你第一次喊出名字的人。

你是否記起當你身在他鄉時,那個為你日夜牽掛的人。

你是否記起當你受到委屈時,那個把你眼角淚花擦去的人。

你是否記起當你生病難受時,那個為你默默掉眼淚的人。

你是否記起當你回到家裡時,那個對你噓寒問暖的人。

你是否記起當你露出笑容時,那個比你自己還開心的人。

你是否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對他(她)的照顧呢?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

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咱定州也有這麼一位,孝順母親那是沒的說,小編都自愧不如。

老太太已經88歲了,是邢邑村的老黨員,育有兩兒兩女。兩個兒子都在外邊上班,

女兒是定州市息仲鄉流駝莊村幼稚園老師,幼師這個職業是比較特殊的,看顧的都是一些小娃娃,在時間上面就比較的緊張。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她對母親的照顧,她每個週六日都會回家,給老媽媽洗漱,換洗衣服。

你們可能覺得這種事(孝敬父母)本身就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小編想說又有誰可以做到呢,一兩天可以,時間久了呢?小編很慚愧,至少現在我還沒有做到。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是啊,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多盡一點孝道,多盡一點義務和責任,讓自己不要留下遺憾。

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自己的父母,這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一份神聖的使命。讓我們學會分擔,學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