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盜墓秘史:朱元璋子孫為什麼要挖大清龍脈?

別以為盜墓都是賊幹的勾當,從中國盜墓史上來看,

大規模的盜墓掘陵多屬“官方行為”,有一些甚至是帝王自己策劃的。明末天啟年間,就出現過一樁影響很大的掘陵事件,大明王朝倒數第二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出於挖斷大清龍脈的需要,把位於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龍山附近的金國帝王陵寢全給搗毀了。

女真後裔努爾哈赤于明萬曆44年在東北建國,國號“金”(史稱“後金”)。當時定都遼陽,一派生機,對大明王朝已構成嚴重威脅。而明朝當時由宦官魏忠賢專擅朝政,政權搖搖欲墜。朱由校聽信後金興起是300多年前入葬的京西金帝陵王氣太盛、龍運未絕的說法,遂採納了斷龍脈、泄王氣的“妙計”。

通俗地說此“妙計”就是挖努爾哈赤的祖墳。朱由校於天啟二年、天啟三年,先後兩次派人去九龍山掘陵搞破壞,從地上到地下,從裡到外,輝煌一時的金國帝王陵全給毀了。在砸毀全部地面建築後,又掘開各陵地宮,用散落在地的石柱、欄杆一類的建築構件和亂石塞死。為徹底絕斷女真王氣,經風水師指點,在金太祖睿陵所在的“龍頭”上動土,

硬“砍”掉一塊,龍頭下所謂的“咽喉”部位也被掘挖一個大洞,讓女真這“龍”成為死龍。還怕不徹底,又在各陵址上建起了多座關帝廟,“鎮”一下女真的王氣。還特別在睿陵原址修建“皋塔”一座,請來與嶽飛一道抗金的南宋名將“牛皋”,與“關公”一起,給大明王朝“抗金”。

但是,大清的“龍脈”似乎未能挖斷,天聰十年(西元1636年)“後金”易名為大清,更加強大了。1644年清政權最終結束了朱元璋一手開創的大明王朝。

大清風水師(2帝國龍脈) ¥23.6 購買

超值優選 大清龍脈之同治遺棺 狼輝 中國華僑出版社 ¥12.8 購買

盜墓筆記(1) 中國盜墓詭異秘聞:大樹中的青銅古棺 ¥18.41 購買

盜墓筆記大畫集2014套裝版 《盜墓筆記老九門大畫集:九門異聞錄》盜墓筆記六周年紀念畫冊 ¥106 購買

長篇盜墓小說:盜墓秘笈 ¥24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