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分丨不好意思,誰陪我傷個春?

·

傷春,是詩人的流行色

西元796年春,長安——

一個書生跨越生死的距離

終於擁得桃夭入懷

西元836年春,湖州——

一個詩人邂逅他的春風十裡

十四年後,春天未開而落

西元1073年春,杭州——

一個文豪撥開歷史的風塵

寫下一段溫暖的情話

春分一候,傷心

二候,銷魂

三候,柔腸百轉……

1

西元796年春,長安城外,桃夭似海。

年輕的博陵書生崔護,

剛登進士第,題名慈恩塔,列宴曲江亭,正是春風得意之時。

於是,史上最出名的套路之一,就在長安城南上演。

“姑娘,可否討口水喝?”

遊玩久了,難免口渴,書生敲響一家柴門,應門的是個妙齡少女。

一眼驚豔。

少女默默地端來茶水,然後轉身立在院中的桃樹下,並不理會青年的搭訕,然而眉目間流露出的那一絲羞怯,卻瞞不得。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

碧桃滿樹,窈窕美人。

人面桃花啊!崔護這樣想著,一時竟是癡了。

想了一年,念了三百六十日,相思宛如業障,將他罩入無形的牢籠,不得掙脫。

第二年,他故地重遊,桃花依舊,卻不見去歲紅顏。

於是他在門邊寫下了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題都城南莊》

誰曾想,同樣飽受相思之苦的少女那日只是不巧外出,回來看到這首詩,心中暗恨,堪堪幾日功夫,竟然憔悴而死。

崔護得知後,抱著少女大哭一場。

結局沒什麼懸念,他把人哭活了過來,然後抱得美人歸。

如果要給這個套路很深的傷春故事,加一個注解,大概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2

西元836年春,杜牧在湖州遊賞。

按照他一貫的作風,

應該在這裡遇見一個美麗的女子,然後春風十裡,然後依依惜別,然後江湖相忘。

他遇到了那個女子。

但非常不巧的是,年齡不對。用今天的話說,那是個美麗可愛的小蘿莉,深深吸引了怪叔叔杜牧的眼球。

杜叔叔當即跟女孩的母親約定:“十年後我來娶她。”

如果杜牧按時回來,這個故事應該會變成“一樹梨花壓海棠”的風流韻事。

可是杜牧遲了,遲了四年,女孩無法再等,於是嫁人,十四年後再次相見,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杜牧寫詩說,我的春天,就這樣未開而落啊——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歎花》

風流的杜牧自然不曾想過,她等了他十一個春天,等過了花季雨季,是多麼的無奈!以致終於黯然琵琶別抱,榴開見子。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3

西元1073年春,三十八歲的蘇軾正在杭州做通判。

他用西湖的水研墨,龍井的茶潤筆,用一顆詩心丈量杭州山水,寫下無數美妙詩篇。

這日,他來到臨安九仙山——傳說中葛洪煉過丹的地方,山明水秀,處處透著一股仙氣。

陌上花開無數,春風送來渺茫的歌聲,軟糯的吳歌小調,溫婉中透著一絲悲涼。

不怎麼識字的鄉民,在歌聲中,給這位大文豪講了一個美妙的故事。

五代時,這裡是吳越國的屬地,吳越王錢鏐的夫人出身臨安,每年春天,她都要回娘家住一段時間,錢鏐常常會寫信催她回來。

這信上說了些什麼私房話,倒也不得而知,但有那麼一句,卻流傳了下來,至今傳唱不休——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我的王妃啊!山路險要,你要慢些兒走,如果心急,就看看路邊的花草,那麼美好,就像你一樣。

此時,距離錢鏐過世,已有一百四十餘年,而吳越國歸順大宋近百年,早已不復存在。

陌上春花依舊,江山卻已易主,國王、王妃以及他們之間的更多故事,都湮沒在春風的歎息中,花落無痕。

蘇軾的結髮妻子王弗,也已經死去8年了。曾經的曾經,他們也像錢鏐和王妃那般,愛得深沉。

一種名為滄桑感的情緒襲上心頭,蘇軾對鄉民說:“這調子是很美的,應該有更美的歌詞來相配,我來為你們填詞吧!”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

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陌上花三首》

落筆時也落了淚,從此後,九仙山便傳唱著蘇軾版本的《陌上花》,歲歲年年,姹紫嫣紅開遍。

陌上花開,誰又歸來?

本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原創

互動話題:

在你的記憶中,哪一場花事最為絢爛難忘?當時共你賞花之人,還在身邊嗎?

點擊文章右下方藍字“寫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人面桃花,可好?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中國”(shicizg)

喚醒生命中的詩意

榴開見子。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3

西元1073年春,三十八歲的蘇軾正在杭州做通判。

他用西湖的水研墨,龍井的茶潤筆,用一顆詩心丈量杭州山水,寫下無數美妙詩篇。

這日,他來到臨安九仙山——傳說中葛洪煉過丹的地方,山明水秀,處處透著一股仙氣。

陌上花開無數,春風送來渺茫的歌聲,軟糯的吳歌小調,溫婉中透著一絲悲涼。

不怎麼識字的鄉民,在歌聲中,給這位大文豪講了一個美妙的故事。

五代時,這裡是吳越國的屬地,吳越王錢鏐的夫人出身臨安,每年春天,她都要回娘家住一段時間,錢鏐常常會寫信催她回來。

這信上說了些什麼私房話,倒也不得而知,但有那麼一句,卻流傳了下來,至今傳唱不休——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我的王妃啊!山路險要,你要慢些兒走,如果心急,就看看路邊的花草,那麼美好,就像你一樣。

此時,距離錢鏐過世,已有一百四十餘年,而吳越國歸順大宋近百年,早已不復存在。

陌上春花依舊,江山卻已易主,國王、王妃以及他們之間的更多故事,都湮沒在春風的歎息中,花落無痕。

蘇軾的結髮妻子王弗,也已經死去8年了。曾經的曾經,他們也像錢鏐和王妃那般,愛得深沉。

一種名為滄桑感的情緒襲上心頭,蘇軾對鄉民說:“這調子是很美的,應該有更美的歌詞來相配,我來為你們填詞吧!”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

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陌上花三首》

落筆時也落了淚,從此後,九仙山便傳唱著蘇軾版本的《陌上花》,歲歲年年,姹紫嫣紅開遍。

陌上花開,誰又歸來?

本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原創

互動話題:

在你的記憶中,哪一場花事最為絢爛難忘?當時共你賞花之人,還在身邊嗎?

點擊文章右下方藍字“寫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人面桃花,可好?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中國”(shicizg)

喚醒生命中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