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考是短跑衝刺,人生永遠是變速行進的馬拉松—致高考的學生

高中三年的“賽制”以高考衝刺落幕,而三年的過程卻是馬拉松式的煎熬。其實,高考以後,再也沒有如此完善、充分的備考機制,我們遇到的往往是比高考難度更大、更措手不及的考驗。

內心的強大才能做到心想事成。


2017年高考在即,記得小編我數年前在備考的最後幾天,已經在輕鬆看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重播了。

扮演白娘子的趙雅芝比《上海灘》時更漂亮,已經是“國色天香”的女神級別了!旁邊的“許仙”竟然是個傻乎乎的女扮男裝(葉童飾演),

倒也亦莊亦諧。

主題歌《千年等一回》屬於消暑歌曲,清新、甜美,適合在考前靜心,心靜自然涼,祛除北京6月的濕熱。

我其實並不善於考試,而且應試教育的壓力讓我的狀態每況愈下。

高中進入重點班(以“奧數”為先導的體制內選拔班級)後,

課業負擔重,又碰到自己極不適應的數學、物理、化學,高一、高二是我這半輩子以來最煎熬的時期。

此前的“學霸”生涯結束了,在一個精英群體中,我很快“泯於眾”了,考試不管大小,成績勉強維持個中等,看到卷子就想上廁所,看到成績就想跑回家。

即使在高三轉入文科班後相當長的時間裡,按說最難的科目已經“規避”了,但成績也沒有太大的起色。

沒有了藉口,我開始感到比前兩年更大的恐懼——難道在考試方面,我就像侯寶林、郭啟儒的相聲《陽平關》裡那個頂替龍套的京劇票友,上臺就暈,下臺就好,活生生一個“棒槌”(土語,不中用的廢物)?

高考及備考中的測試,很像一次次短跑比賽,在短時間內做一次又一次衝刺動作。而人生永遠是變速行進,

時快時慢。

需要高速衝刺的時候,生活中當然不止高考一個“競技項目”,這僅僅是在十七八歲時很多中國人面對的一次挑戰賽而已。

顯然,在高考前的時間裡,經歷了太久的“封閉式集訓”,我在“訓練”中沒能積累信心,反而疲憊不堪,成績平平。

高考對當時年輕的我而言,也算是個“國家級賽事”,而“賽前”的疲勞期對備戰高考影響很大。

來自心理上的疲勞是最主要的,而一個疲勞期與下一個疲勞期之間的空擋才是高考發揮的最佳時期。

這與田徑世錦賽調整比賽狀態的原理是一樣的。顯然,訓練(包括大獎賽、練習賽)的狀態服務於最後參加大賽的狀態。

考試成績不好時,可以作為狀態調整的標誌性時間點。當年高考前,小編我有意識地在平時測試分數低的時候,採取“大撒把”的方式休息,轉移注意力,避開低谷期的干擾,終於在第一次類比時找回了狀態。

其實,即使在同一次考試中,高峰、低谷的迴圈也會出現,需要審時度勢地順勢而為,不糾結於一題一分的得失。

單就高考而言,我的成績近乎完美,達到了老師認為的最理想結果,即“一模”(第一次模擬考試)與“二模”(第二次模擬考試)成績的平均分,並且進入北京市文科前30名,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

我還是認為,高考的含金量不高,考生比拼的只是死記硬背的知識點的“複印”輸出效果,競爭的只是反復練習後的準確率和低烈度的的應變水準。

自信心和意志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收穫。人生中除了需要速度的短跑外,還有大量需要耐力的中長跑。

高中三年的“賽制”以高考衝刺落幕,而三年的過程卻是馬拉松式的煎熬。

其實,高考以後,再也沒有如此完善、充分的備考機制,我們遇到的往往是比高考難度更大、更措手不及的考驗。

回顧當年高考的“小考驗”,我仍然能從中體會到,掌握規律時的事半功倍,克服困難時的勇往直前!

正像我最尊敬的心理學家穆楷老師說過的,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只要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

小編我有意識地在平時測試分數低的時候,採取“大撒把”的方式休息,轉移注意力,避開低谷期的干擾,終於在第一次類比時找回了狀態。

其實,即使在同一次考試中,高峰、低谷的迴圈也會出現,需要審時度勢地順勢而為,不糾結於一題一分的得失。

單就高考而言,我的成績近乎完美,達到了老師認為的最理想結果,即“一模”(第一次模擬考試)與“二模”(第二次模擬考試)成績的平均分,並且進入北京市文科前30名,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

我還是認為,高考的含金量不高,考生比拼的只是死記硬背的知識點的“複印”輸出效果,競爭的只是反復練習後的準確率和低烈度的的應變水準。

自信心和意志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收穫。人生中除了需要速度的短跑外,還有大量需要耐力的中長跑。

高中三年的“賽制”以高考衝刺落幕,而三年的過程卻是馬拉松式的煎熬。

其實,高考以後,再也沒有如此完善、充分的備考機制,我們遇到的往往是比高考難度更大、更措手不及的考驗。

回顧當年高考的“小考驗”,我仍然能從中體會到,掌握規律時的事半功倍,克服困難時的勇往直前!

正像我最尊敬的心理學家穆楷老師說過的,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只要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