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底部利好不斷 重塑信心尚需時日——道達對話牛博士

本周,由於端午節假期的因素,A股市場只有三個交易日。端午節前,管理層發佈了減持新規,一度讓大家看到了行情反彈的希望。然而,由於市場依舊維持較重的觀望氛圍,使得成交量始終無法有效放大。

最終的結果是,行情僅僅出現弱勢反彈之後,就再次陷入震盪之中。

週五,滬指一度下跌近20點,隨後在尾市逐漸回升,最終滬指上漲2.92點,以3105.54點報收,勉強保住了3100點整數關以及至關重要的年線關口。六月行情再次變得撲朔迷離,未來大盤究竟將何去何從?請看達哥與牛博士就此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在上次的聊天中,你曾經將減持新規看做是政策利好,但現在看,市場似乎對利好不買帳啊。你對本周的行情怎麼看?

道達:從政策出臺的背景、時機以及政策的針對性來看,減持新規毋庸置疑應該當做一個利好來看待。但正如我上次所說的那樣,大盤會怎麼走,我無法預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而現在市場走出來的結果是,反彈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強,或者說僅僅反彈了不到半小時,大盤便再次陷入弱勢震盪之中。更為重要的是,市場結構性調整的趨勢仍在繼續,這一點依然沒有出現改變。那就是少數藍籌指標股繼續走強,而大量的中小盤個股仍在持續走弱。而從周線來看,滬指本周其實只下跌了不到5個點,但很多個股其實本周跌得非常慘。

牛博士:那麼,你覺得這種少數個股走強,大量個股繼續擠泡沫的格局還會繼續下去麼?

道達:首先,我想說一下那些能夠持續走強的“少數派”個股,也就是所謂的“漂亮50”,這些個股能夠持續走強,其實是價值投資理念的一種體現,不管大家是否認同這種理念,但至少在當前環境下,

這種投資是比較安全的。有統計顯示,在本週五(6月2日),滬深兩市共有9只非次新股創出歷史新高。這9只個股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家電龍頭美的集團、安防板塊龍頭大華股份、醫藥股龍頭恒瑞醫藥、電力股龍頭長江電力,還有汽車股龍頭上汽集團。另外,被港資看好的海天味業,本周也創出歷史新高。而從這些白馬股的走勢來看,雖然仍在不斷創出歷史新高,但多數都還沒有出現一個快速拉升的過程。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即便有些白馬股出現短線調整,但還有到大趨勢改變的時候。

相反,本周次新股、中小盤股繼續下挫,而在週五的反彈中,似乎反彈力度要強於大盤,但這類個股的弱勢特徵也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我認為,只要新股發行速度不出現大的減速,那麼次新股、中小盤股擠泡沫的過程還會延續。

牛博士:說到新股發行,本週五,證監會下發的IPO批文,僅僅核准了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這被很多人看作是繼減持新規之後,又一個利好消息,你對此怎麼看?

道達:從證監會下發IPO批文的數量來看,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此前,新股發行速度較快時,每週10家企業拿到IPO批文,端午節前,這個數量減少到了7家,而本週五,減少到4家。很明顯,最近兩周證監會下發IPO批文數量出現急劇下降,這正是向市場傳遞IPO減速的信號。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管理層也在密切關注市場的承受能力。如果不顧及二級市場,而過快過急發行新股,那麼最終的結果,必然會對二級市場產生較大影響。所以,現在如果IPO明顯減速的話,對短期市場而言,也是一個利好措施。

牛博士:那麼,你認為散戶會怎樣看待這樣的利好消息?市場會不會買帳呢?

道達:今天,證監會官方最新發佈的消息稱,“減持制度是證券市場重大的長期性、關鍵性基礎制度”,“這次對減持制度作進一步完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上市公司專注主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引導長期、價值投資,更好地促進資本形成,服務實體經濟,防止“脫實向虛”,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從這一段時間的政策面來看,我認為大盤在這個底部階段,可以說是利好不斷,而且這些利好都是有實質性內容的,並非是空談。但是,至於市場到底買帳與否,我個人認為,這其實就是一個市場信心的問題了。前一段時間,很多投資者應該說損失是比較慘重的,不僅是普通個人投資者,而且還包括不少私募、公募等機構在內,業績都不好看。

所以,在這樣的投資者心態下,要想重新樹立信心,也確實需要一個過程。信心重塑的過程,不是依靠短期一兩個利好就能改變的,可能還需要相對更長時間才行。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未來大盤可能還會繼續圍繞底部展開震盪。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畫: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我認為,只要新股發行速度不出現大的減速,那麼次新股、中小盤股擠泡沫的過程還會延續。

牛博士:說到新股發行,本週五,證監會下發的IPO批文,僅僅核准了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這被很多人看作是繼減持新規之後,又一個利好消息,你對此怎麼看?

道達:從證監會下發IPO批文的數量來看,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此前,新股發行速度較快時,每週10家企業拿到IPO批文,端午節前,這個數量減少到了7家,而本週五,減少到4家。很明顯,最近兩周證監會下發IPO批文數量出現急劇下降,這正是向市場傳遞IPO減速的信號。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管理層也在密切關注市場的承受能力。如果不顧及二級市場,而過快過急發行新股,那麼最終的結果,必然會對二級市場產生較大影響。所以,現在如果IPO明顯減速的話,對短期市場而言,也是一個利好措施。

牛博士:那麼,你認為散戶會怎樣看待這樣的利好消息?市場會不會買帳呢?

道達:今天,證監會官方最新發佈的消息稱,“減持制度是證券市場重大的長期性、關鍵性基礎制度”,“這次對減持制度作進一步完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上市公司專注主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引導長期、價值投資,更好地促進資本形成,服務實體經濟,防止“脫實向虛”,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從這一段時間的政策面來看,我認為大盤在這個底部階段,可以說是利好不斷,而且這些利好都是有實質性內容的,並非是空談。但是,至於市場到底買帳與否,我個人認為,這其實就是一個市場信心的問題了。前一段時間,很多投資者應該說損失是比較慘重的,不僅是普通個人投資者,而且還包括不少私募、公募等機構在內,業績都不好看。

所以,在這樣的投資者心態下,要想重新樹立信心,也確實需要一個過程。信心重塑的過程,不是依靠短期一兩個利好就能改變的,可能還需要相對更長時間才行。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未來大盤可能還會繼續圍繞底部展開震盪。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畫: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