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開闢多元化就業管道 把“工廠”搬進教室

“我們學校的畢業生2016年就業率100%,畢業後工資比我都高。”近日,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曾力波向筆者坦言。

走進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服裝專業教室,400余名學生正在分工有序地生產軍訓服裝,

與平日的中學教育想比,這裡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工廠,一群看上去稚氣未脫的學生正嘗試著走向工作崗位。

“這間學校會讓上課變成了‘上班’,教室變成了‘工廠’或‘工作室’,老師變成了‘主管經理’或‘設計總監’。”從事該校服裝製作生產管理專業教學的年輕教師陳娜娜告訴筆者,該校2000多名在校學生的軍訓服裝、校服全由服裝專業學生設計製作,無疑為該縣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服裝產業園年提供了大量人才儲備。

在服裝專業二班,有位來自鳳岡縣、外形酷似影視明星張翰、身高1米92的“高人”梁永勝,正認真低頭剪線頭,看到筆者到來,很禮貌地向筆者示好。周圍同學都形容梁永勝是天生的“衣服架子”,不僅長得帥氣,而且學習謙遜認真。梁永勝告訴筆者,自己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這裡環境好,教學品質和就業都有保障,自己也有這個意向。

“我本人也喜歡這個專業,而且聽說這裡的學生都有精准的職業定位,畢業後不愁找工作,工資待遇也不錯。”原本已經整理好行囊,準備外出務工的梁永勝放棄了原有的打算,最終選擇進入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學習。

“職校的學生和當代大學生畢業生相比也有明顯的優勢,他們職業定位很清晰、精准,能夠清醒地認識到現在所學的‘專業’就是以後的‘職業’,他們學習起來會比以往更加勤奮刻苦。

”曾力波認為。

2016年,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向上海及江蘇昆山等多地多家汽車製造企業輸送了20余名汽修專業實習學生,每位實習學生月工資在6000元以上,出色的可達8000元。

“其實服務行業也很有潛力,去年我們學校推薦了一批學生到沿海一些星級酒店實習,每人的月工資底薪加上提成有服務小費,每月至少有6000元,然而他們還是學生啊,比我現在的工資還高,

不過我由衷替他們高興。”曾力波驚歎這樣的效果連自己也沒想到!

為了核對總和提升教學品質,該校除了讓學生經常性參與實際操作外,還在教學方式上極力推行“推門聽課”的方式。所謂“推門聽課”,就是聽課老師不事先給授課老師“打招呼”,採取隨機進教室的方式檢驗教師教學成果,並相互探討教學方法。“結果證明,我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這種方式能説明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產品的設計與製作,使學生從被動聽課,變成主動參與操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崗位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曾力波說。

近年來,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千方百計為學生探索多元化的就業管道,2014年8月,該校與江蘇蘇中江公司簽訂合作協定,正式加入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發起的“啟程計畫”專案,成為全省首家加入該專案的中等職業學校。

“啟程計畫”項目旨在説明中西部貧困地區青年通過相關職業技能學習及一定語言培訓,進入日本等發達國家就業的勞動力培訓轉移項目。蘇中江公司是該專案的實施基地,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推廣,該專案已在貴州、四川、重慶、河南等地建立了40多所“啟程計畫”愛心學校,培養了近1500多名學員,並已向日本等國家輸送了近百名啟程學員,其中綏陽中等職業學校輸送了48名學員出國。

如今在江蘇如皋一家服裝企業就業的2014級春班服裝專業學生潘笑敏,目前月工資3000多元。該學生家裡共5口人,爸媽務農,分別有1個弟弟、妹妹正在念書,屬於典型的因學致貧家庭。

“我現在每個月能拿3000多,公司每個月發給我900塊,剩下的幫我存起來,如果我以後要出國,這些錢就作為我出國的經費,如果我不出國,公司會全數返還給我。因為工廠包我們吃住,所以我平時幾乎不用什麼錢,我拿到的900塊可以從裡面拿出一部分寄回家裡,給爸爸媽媽減輕一些負擔。”潘笑敏說。

現已到日本服裝企業就業的2014級春服裝班朱俊霞,其母親身患宮頸癌,手術費用花掉了20多萬,其中10多萬的醫藥費就是朱俊霞在日本工作期間寄回來的。

“這類事例在我校已經出國日本的48名同學和現在江蘇如皋服裝企業就業的數百名學生中比比皆是,充分證明大家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曾力波說。

多年來,綏陽縣在做強普通教育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投資1.3億元改擴建綏陽中等職業學校,並大力支持綏陽職校走“工學結合、校企聯辦”的路子,致力於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出得去、能創業”,2016年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由最初不到800人增加至3000余人,畢業生實現100%就業。 (貴州省綏陽縣人民政府網 姚浩)

這種方式能説明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產品的設計與製作,使學生從被動聽課,變成主動參與操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崗位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曾力波說。

近年來,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千方百計為學生探索多元化的就業管道,2014年8月,該校與江蘇蘇中江公司簽訂合作協定,正式加入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發起的“啟程計畫”專案,成為全省首家加入該專案的中等職業學校。

“啟程計畫”項目旨在説明中西部貧困地區青年通過相關職業技能學習及一定語言培訓,進入日本等發達國家就業的勞動力培訓轉移項目。蘇中江公司是該專案的實施基地,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推廣,該專案已在貴州、四川、重慶、河南等地建立了40多所“啟程計畫”愛心學校,培養了近1500多名學員,並已向日本等國家輸送了近百名啟程學員,其中綏陽中等職業學校輸送了48名學員出國。

如今在江蘇如皋一家服裝企業就業的2014級春班服裝專業學生潘笑敏,目前月工資3000多元。該學生家裡共5口人,爸媽務農,分別有1個弟弟、妹妹正在念書,屬於典型的因學致貧家庭。

“我現在每個月能拿3000多,公司每個月發給我900塊,剩下的幫我存起來,如果我以後要出國,這些錢就作為我出國的經費,如果我不出國,公司會全數返還給我。因為工廠包我們吃住,所以我平時幾乎不用什麼錢,我拿到的900塊可以從裡面拿出一部分寄回家裡,給爸爸媽媽減輕一些負擔。”潘笑敏說。

現已到日本服裝企業就業的2014級春服裝班朱俊霞,其母親身患宮頸癌,手術費用花掉了20多萬,其中10多萬的醫藥費就是朱俊霞在日本工作期間寄回來的。

“這類事例在我校已經出國日本的48名同學和現在江蘇如皋服裝企業就業的數百名學生中比比皆是,充分證明大家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曾力波說。

多年來,綏陽縣在做強普通教育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職業教育,投資1.3億元改擴建綏陽中等職業學校,並大力支持綏陽職校走“工學結合、校企聯辦”的路子,致力於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出得去、能創業”,2016年綏陽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由最初不到800人增加至3000余人,畢業生實現100%就業。 (貴州省綏陽縣人民政府網 姚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