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測試洲際彈道導彈系統可以攔截中國導彈?中國這款大殺器不答應

美國在週四的對其洲際彈道系統進行測試並取得圓滿成功,

雖然有報導稱,這次測試完全是一場“作秀”,導彈並非真能攔截,目標靶彈發射時,該導彈的發射資料已經輸入了攔截彈的電腦,大大提升了攔截率。這一事件的曝光讓人開始懷疑,這款美軍最後的盾牌,真能在實戰中“hold住全場”嗎?在當時測試結束後,美軍高級軍官表示,美軍對該導彈防禦系統信心十足,而這次測試成功也意味著美國足以抵禦來自其他國家的洲際彈道導彈的襲擊。
美國表示,此次測試主要對美軍當前預想的洲際彈道導彈襲擊進行了模擬,性質上類似於實戰。

美國自稱此次測試中使用了多種感測器來追蹤和探測敵軍的導彈,包括紅外衛星和雷達系統。海基X波段雷達將高清目標導彈圖像傳回,説明陸基中段防禦系統準確判斷出導彈殘片和誘餌,並消滅目標導彈。之後攔截導彈將發射外太空摧毀飛行器,

識別目標導彈的核彈頭並調整消滅路徑。

不過,因為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地點是已知的,位於中太平洋海域的馬紹爾群島,且防禦攔截小組對偽裝的目標洲際彈道導彈具有十分的瞭解。而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依賴於實施檢測系統來提供目標資料。

如果美國與中俄開戰,那麼這次測試得出的結論就不可信了。首先,中俄肯定會先設法迷惑美軍的防禦系統,並從國內多個隱蔽地點隨時發射再入飛行器。美軍的導彈防禦系統恐怕無法招架。

導彈防禦系統是一種“一個釘子一個眼”的防禦平臺,實戰中的操作很難達到測試結果的高度。很多人覺得導彈防禦系統很精妙,但事實並非如此。況且,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測試成功率只能達到55%。

而美國政府問責局在2016年曾稱,美軍導彈防禦系統並沒有通過飛行測試展現其能夠抵禦當下導彈襲擊的能力。美國行動測試與評估辦公室也認為,美軍的導彈防禦系統可信度並不高。目前,美國國防部正積極開展導彈防禦的研發工作,但其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

而中國目前的東風31A和東風41導彈,已經採用機動發射模式,這種模式讓美軍無法預測導彈發射點,從而難以估算彈道,此外,中國和俄羅斯的洲際導彈都採用了分導彈頭,這樣更加強了攔截的難度。此外,中國的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更讓美國無法攔截,該飛行器的速度達到7馬赫,目前美軍任何武器都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攔截,包括此次試驗的導彈防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