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評論|網路安全法將實現“四個有力推動”

《網路安全法》明確了網路空間主權的原則,制定互聯網及相關領域的公共政策,界定我國網路安全的邊界,從而以全球視角在世界互聯網治理中履行國家主權。

《網路安全法》於6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在網路安全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筆者認為網路安全法意義重大,至少將實現四個有力推動,是我國“網路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

實現互聯網從被動防禦向攻防並進的有力推動。當前國內互聯網在迅猛發展的同時,

整個行業也充滿著逐利和浮躁心態,例如互聯網違法有害資訊依然氾濫,虛假資訊、網路侵權、跟帖評論、新聞資訊刊播來源、負面資訊紮堆、用戶端服務、虛假低俗廣告、網路淫穢色☆禁☆情等問題特別突出。近年來,國家相繼開展了整治網路彈窗、掃黃打非、劍網2014、淨網2015、固邊2015、清源2015、秋風2015、護苗2015等活動,這些多部門聯動的專項活動成效很好,但不足之處就是九龍治水,沒法形成力度大、常態化的攻防態勢。
此次《網路安全法》規定了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責任機制,由“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這一條款站在維護國家網路空間主權、安全和利益的高度,突出全網一盤棋,打破九龍治水困境,使得攻防並進的總指揮更加有力。

實現互聯網從權益受損向主動保護的有力推動。我國超過7.1億線民和數以萬計的企事業單位既享受網路帶來的福利,

也面臨著駭客攻擊、木馬侵入等網路安全威脅。《2015年中國高級持續性威脅(APT)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是APT(高級持續性威脅)攻擊的主要受害國,行業上教育科研、政府機構是APT攻擊的重點關注領域。從中國互聯網資訊中心獲悉,2015年我國平均每天超過500萬台電腦受到惡意網站的攻擊,大約2.4億的中國消費者成為網路犯罪的受害者,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元人民幣。面對著國內個人和企業權益不斷受損的情況,
此次網路安全法就明確了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網路運營者的安全義務,進一步完善個人資訊保護規則,並建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措施,以及確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重要資料跨境傳輸的規則,全力進行主動保護。

實現互聯網從局部管控向綜合立法的有力推動。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電信和互聯網使用者個人資訊保護規定》、《規範互聯網資訊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和《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管理規定》等部門規章,

也有《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式資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資訊搜索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單位約談工作規定》等規範檔,包括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等公約,以加強網路管理,但這些都是針對特定群體、行業和領域進行局部管控的,並不是綜合性立法。《網路安全法》就填補了這一法律空白,以綜合性立法的形式,明確了打造國家網路防禦的目標方向、各方責任、具體措施和實施路徑等,為全面推動網路安全防禦體系建立提供了牢固的法律依據。

實現互聯網從國內治理向全球治理的有力推動。網路不僅危害我國個人和企業的安全,而且日益威脅到中國等多個國家的安全。根據IP位址顯示,2012年中國國防部網和中國軍網每月平均遭受來自境外的攻擊達14.4萬餘次,來自美國的攻擊占62.9%。同時,互聯網還成為了各種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重要平臺,恐怖勢力通過互聯網對中國等多個國家進行滲透和破壞,妄圖顛覆國家政權,需要國家明確網路空間主權和參與全球化治理。《網路安全法》就是明確了網路空間主權的原則,制定互聯網及相關領域的公共政策,界定我國網路安全的邊界,從而以全球視角在世界互聯網治理中履行國家主權。這樣,中國既能有效打擊管轄下的不法網路行為,也能減少危及國際網路空間穩定的網路犯罪,並惠及全球。

總之,《網路安全法》必將使我國在行使網路空間主權的基礎上,落實好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使(國際社會)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作者:林曉乒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

但這些都是針對特定群體、行業和領域進行局部管控的,並不是綜合性立法。《網路安全法》就填補了這一法律空白,以綜合性立法的形式,明確了打造國家網路防禦的目標方向、各方責任、具體措施和實施路徑等,為全面推動網路安全防禦體系建立提供了牢固的法律依據。

實現互聯網從國內治理向全球治理的有力推動。網路不僅危害我國個人和企業的安全,而且日益威脅到中國等多個國家的安全。根據IP位址顯示,2012年中國國防部網和中國軍網每月平均遭受來自境外的攻擊達14.4萬餘次,來自美國的攻擊占62.9%。同時,互聯網還成為了各種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重要平臺,恐怖勢力通過互聯網對中國等多個國家進行滲透和破壞,妄圖顛覆國家政權,需要國家明確網路空間主權和參與全球化治理。《網路安全法》就是明確了網路空間主權的原則,制定互聯網及相關領域的公共政策,界定我國網路安全的邊界,從而以全球視角在世界互聯網治理中履行國家主權。這樣,中國既能有效打擊管轄下的不法網路行為,也能減少危及國際網路空間穩定的網路犯罪,並惠及全球。

總之,《網路安全法》必將使我國在行使網路空間主權的基礎上,落實好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使(國際社會)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作者:林曉乒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