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加坡的小夥伴,今年估計吃不起榴槤了!

目前,新加坡從馬國進口的新鮮榴梿從2012年約2萬2700公噸,減至去年約1萬6600公噸。

近兩年氣候異常,榴梿樹開花結果及收成期似乎被擾亂了,導致榴梿產量出現波動,有時則一批批少量地成熟結果。

另外,中國買家願付較高買價,更多榴梿園主直接向中國出口榴梿,也促使貨量減少。

馬國自2011年開始向中國出口去殼的冷凍榴梿。隨著馬國榴梿日益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中國對馬國榴梿進口量逐年增加。

食品製造廠採購榴梿造成貨源短缺

據馬國媒體報導,馬國2014年出口至中國的榴梿產品總值約620萬令吉(約200萬新元),到了2015年升至約2352萬令吉(約760萬新元)。基於食品安全考量,中國目前只從馬國進口冷凍榴梿果肉。

另外,中國大陸、香港及本地旅客到馬國榴梿園品嘗榴梿近年形成風潮,更多馬國食品製造廠採購榴梿,製成榴梿月餅或糕點等食品,也導致榴梿貨源短缺。

許多新加坡的榴梿老饕對此現象十分關注,

擔心會進一步推高已上漲的榴梿零售價。

以貓山王榴梿來說,五年前的零售價大約每公斤10元至15元;去年介於16元至18元。今年剛過去的榴梿季節,貓山王價格已漲至每公斤20元至28元。

本地榴梿商227 Katong Durian老闆王耀麟(53歲)說,近兩年來,貓山王的成本約每公斤10元至20元,是五年前的兩三倍。

王耀麟說:“五六年前,每逢榴梿季節我們一天從馬國進口八籮榴梿(一籮約50公斤);今年則一天買進大約五籮。

貨源不足是一個原因,由於成本上漲,我們進貨更謹慎,本地消費者越來越嘴刁,如果榴梿價高而味道不達標,他們寧願不買。”

今年的榴梿季節提前在2月來臨,至5月初結束,比一般6月或7月才開始的榴梿季節提早了好幾個月。馬里士他空軍山芭榴梿(Combat Durian)的洪篥銨說,前陣子雨水多,好些榴梿花朵被沖走,上個季節產量不多,而來臨的7月,貨量估計也會比往年同期少。

她說:“我們的攤位到了週末顧客最多,

但有時拿不到貨,有時一天只買得到一兩籮。”

從事榴梿出口的馬來西亞頂好水果有限公司(Top Fruits Malaysia)行銷董事經理陳書義說,公司去年向新加坡出口200至300公噸新鮮榴梿,比五年前少三四成。去年出口中國的去殼冷凍榴梿約600公噸,這等於以大約2000公噸的新鮮榴梿製成。

“新加坡多年來是我們最大的出口國。中國自2011年允許馬國冷凍榴梿進口後,當地消費者對榴梿的接受度逐漸提高,

中國買家也願出更高價採購。2013年至2014年,中國已取代新加坡成為我們最大出口市場。儘管公司對新加坡出口的新鮮榴梿減少,但冷凍榴梿和榴梿加工產品則逐年增加,去年出口約60公噸。”

來自柔佛州麻坡的Durian Plantation老闆陳詩通(37歲),是本地永久居民,目前在麥波申路經營一家榴梿店鋪,他的貨源來自家鄉東甲蓮花村的三個共18畝的榴梿園。

“我們也在探討今年向中國出口冷凍榴梿。一顆榴梿出口中國,一般可比出口到新加坡多賺10%。雖然如此,我們的業務主要在新加坡,必定會照顧這裡的需求,貨源不夠會向鄰近果農採購,但售價還是會跟著市價而定。但隨著馬國開闢更多榴梿園,未來的供應量相信會增加。”

馬國期望明年向中國出口鮮榴梿

榴梿在大陸和香港等地掀熱潮,據馬國媒體報導,一個新鮮榴梿在香港售價可達800令吉(約260新元)。

馬國榴梿是成熟後自然掉落採收,保鮮期較短,加上有些掉落後接觸到泥土等因素,中國基於食品安全考量,只允許馬國出口冷凍榴梿果肉。根據條例,榴梿須在零下30攝氏度急凍30分鐘,過後在零下18攝氏度儲存並運送至中國。

目前出口到中國的新鮮榴梿產自泰國,主要是未成熟就摘下的榴梿。

馬國多年來爭取向中國出口新鮮榴梿。幾年前已有出口商往香港限量空運真空包裝帶殼的冷凍新鮮榴梿。

馬國首相納吉上月中訪問中國,特地運送43個新鮮榴梿到北京與中國領導人共用,展開“榴梿外交”。馬國官員表示,已開始處理出口新鮮榴梿到中國的手續,放眼明年向中國輸出新鮮榴梿。

榴梿價格兩三年後有望回跌

馬國官員日前表示,希望爭取明年向中國出口新鮮榴梿。本地榴梿商認為,馬國新鮮榴梿一旦獲准進入中國,起初可能會供不應求,國人短期內或得吃貴榴梿。但隨著馬國新開闢的榴梿園果樹成熟,產量增加,榴梿價格有望在兩三年內回跌。

義順Junction 9的Durian Kaki老闆黃楚義(29歲)說,中國消費者最喜歡貓山王,馬國新鮮榴梿出口到中國,相信主要是貓山王售價被推高,“但價格應該不會漲得太離譜”。

黃楚義的貨主要來自柔佛州和彭亨州。“不少園主在準備增加產量,尤其是貓山王榴梿。貓山王賣相好,肉厚而種子扁,味道苦中帶甜,而且這個品種產量穩定,對果農來說利潤較高。我有個朋友是園主,他準備要將80%的園地改為種植貓山王。”

馬來西亞頂好水果有限公司是馬國規模最大的榴梿種植業者和出口商之一。目前,該公司有400畝園地的榴槤樹已結果,其餘2000畝的榴梿樹還要等上三年才成熟。

該公司行銷董事經理陳書義說:“過去,榴梿樹要10年才能成熟並結果;如今採用新種植技術,只需五六年。相信到了兩三年後,尤其是貓山王榴梿的產量會增加,除非是氣候影響收成,否則價格會跟著下降。”

也有榴梿商指出,出口中國風險較高,同時也得具備適當的冷凍技術,並非每個園主都做好準備搶奪這個商機。

人事部經理許裕源(34歲)喜愛貓山王榴梿,一般在榴梿季節會同朋友聚在一起大快朵頤,但今年貓山王每公斤達28元令他怯步。

他說:“雖然貓山王榴梿的品質沒讓我失望,但這個價格稍嫌貴了一些。我會觀察接下來的季節,看價格有沒有降低,才決定是否還要吃。如果往後貓山王的價錢居高不下,我可能選擇D24或其他榴梿品種。”

面對成本上漲、利潤率減少,本地榴梿商也與時並進,通過網購平臺和社交媒體宣傳,以及改良包裝科技等方式促進銷量。一些榴梿商也探討進口泰國的接種貓山王榴梿,以增加貨源。

許多榴梿商已通過面簿進行宣傳,在榴梿季節時通報新貨抵達及每日售價等。近來也有更多商家採用電子商務平臺。

Durian Plantation老闆陳詩通在上個榴梿季,即3月起在網購平臺Qoo10賣榴梿,本月中已賣出約1000個榴梿。顧客按重量上網選榴梿,店員將榴梿去殼後包裝好,再通過網購平臺運輸服務將榴梿送到顧客家中。

他說:“賣榴梿的傳統行業須要採用新的銷售方式,電子商務能為我們找到新顧客。網路銷售目前已占我們營業額約一半。”

227 Katong Durian老闆王耀麟兩三年前借助生產力與創新優惠(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s,簡稱PIC)計畫,投資兩台共一萬多元的包裝儀器,提高包裝榴梿果肉的效率,也方便旅客把榴梿果肉帶回國。“一台是可以進行密封包裝的儀器,主要是配合本地顧客的需求;另一台則可進行真空包裝,真空包裝是為避免盒子在飛機上因氣壓關係破裂,導致榴梿味道漏出。越來越多國人選擇這樣的包裝,攜帶榴梿出國送親友。”

商販考慮進口

泰國印尼接種榴梿

另一方面,部分榴梿商也在探討從泰國或印尼進口當地接種的貓山王榴梿。王耀麟不久前曾到泰國的展賣會,品嘗當地種植的接種榴梿。“它的味道相當香濃,但口感還是不及馬國貓山王。這種榴梿要種在高原地區,而泰國土壤、氣候和收割方法有所不同。我目前還在觀望,未來幾年,等泰國接種貓山王品質更成熟和穩定後,或許會考慮進口。除了擴大供應來源,我們也儘量讓產品多元化,進口榴梿餅乾、咖啡和榴梿泥等,成為一站式榴梿產品超市。”

717貿易行老闆吳奎龍五六年前在馬國以承包整個榴梿園的方式來確保其貨源穩定,但後來因榴梿需求高,當地園主提高承包價而停止。

另外,他在貨源多時也會將榴梿急凍後轉口到中國,但發現“成本較高,難同馬國出口商競爭”。

吳奎龍認為,中國消費者和旅客越來越愛吃榴梿,新加坡可以考慮研發本地特有的榴梿品種,再由政府撥地供農場業者競標,發展榴梿園度假村,好讓本地業者也能從這股榴梿熱潮中受益。

目前在麥波申路經營一家榴梿店鋪,他的貨源來自家鄉東甲蓮花村的三個共18畝的榴梿園。

“我們也在探討今年向中國出口冷凍榴梿。一顆榴梿出口中國,一般可比出口到新加坡多賺10%。雖然如此,我們的業務主要在新加坡,必定會照顧這裡的需求,貨源不夠會向鄰近果農採購,但售價還是會跟著市價而定。但隨著馬國開闢更多榴梿園,未來的供應量相信會增加。”

馬國期望明年向中國出口鮮榴梿

榴梿在大陸和香港等地掀熱潮,據馬國媒體報導,一個新鮮榴梿在香港售價可達800令吉(約260新元)。

馬國榴梿是成熟後自然掉落採收,保鮮期較短,加上有些掉落後接觸到泥土等因素,中國基於食品安全考量,只允許馬國出口冷凍榴梿果肉。根據條例,榴梿須在零下30攝氏度急凍30分鐘,過後在零下18攝氏度儲存並運送至中國。

目前出口到中國的新鮮榴梿產自泰國,主要是未成熟就摘下的榴梿。

馬國多年來爭取向中國出口新鮮榴梿。幾年前已有出口商往香港限量空運真空包裝帶殼的冷凍新鮮榴梿。

馬國首相納吉上月中訪問中國,特地運送43個新鮮榴梿到北京與中國領導人共用,展開“榴梿外交”。馬國官員表示,已開始處理出口新鮮榴梿到中國的手續,放眼明年向中國輸出新鮮榴梿。

榴梿價格兩三年後有望回跌

馬國官員日前表示,希望爭取明年向中國出口新鮮榴梿。本地榴梿商認為,馬國新鮮榴梿一旦獲准進入中國,起初可能會供不應求,國人短期內或得吃貴榴梿。但隨著馬國新開闢的榴梿園果樹成熟,產量增加,榴梿價格有望在兩三年內回跌。

義順Junction 9的Durian Kaki老闆黃楚義(29歲)說,中國消費者最喜歡貓山王,馬國新鮮榴梿出口到中國,相信主要是貓山王售價被推高,“但價格應該不會漲得太離譜”。

黃楚義的貨主要來自柔佛州和彭亨州。“不少園主在準備增加產量,尤其是貓山王榴梿。貓山王賣相好,肉厚而種子扁,味道苦中帶甜,而且這個品種產量穩定,對果農來說利潤較高。我有個朋友是園主,他準備要將80%的園地改為種植貓山王。”

馬來西亞頂好水果有限公司是馬國規模最大的榴梿種植業者和出口商之一。目前,該公司有400畝園地的榴槤樹已結果,其餘2000畝的榴梿樹還要等上三年才成熟。

該公司行銷董事經理陳書義說:“過去,榴梿樹要10年才能成熟並結果;如今採用新種植技術,只需五六年。相信到了兩三年後,尤其是貓山王榴梿的產量會增加,除非是氣候影響收成,否則價格會跟著下降。”

也有榴梿商指出,出口中國風險較高,同時也得具備適當的冷凍技術,並非每個園主都做好準備搶奪這個商機。

人事部經理許裕源(34歲)喜愛貓山王榴梿,一般在榴梿季節會同朋友聚在一起大快朵頤,但今年貓山王每公斤達28元令他怯步。

他說:“雖然貓山王榴梿的品質沒讓我失望,但這個價格稍嫌貴了一些。我會觀察接下來的季節,看價格有沒有降低,才決定是否還要吃。如果往後貓山王的價錢居高不下,我可能選擇D24或其他榴梿品種。”

面對成本上漲、利潤率減少,本地榴梿商也與時並進,通過網購平臺和社交媒體宣傳,以及改良包裝科技等方式促進銷量。一些榴梿商也探討進口泰國的接種貓山王榴梿,以增加貨源。

許多榴梿商已通過面簿進行宣傳,在榴梿季節時通報新貨抵達及每日售價等。近來也有更多商家採用電子商務平臺。

Durian Plantation老闆陳詩通在上個榴梿季,即3月起在網購平臺Qoo10賣榴梿,本月中已賣出約1000個榴梿。顧客按重量上網選榴梿,店員將榴梿去殼後包裝好,再通過網購平臺運輸服務將榴梿送到顧客家中。

他說:“賣榴梿的傳統行業須要採用新的銷售方式,電子商務能為我們找到新顧客。網路銷售目前已占我們營業額約一半。”

227 Katong Durian老闆王耀麟兩三年前借助生產力與創新優惠(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s,簡稱PIC)計畫,投資兩台共一萬多元的包裝儀器,提高包裝榴梿果肉的效率,也方便旅客把榴梿果肉帶回國。“一台是可以進行密封包裝的儀器,主要是配合本地顧客的需求;另一台則可進行真空包裝,真空包裝是為避免盒子在飛機上因氣壓關係破裂,導致榴梿味道漏出。越來越多國人選擇這樣的包裝,攜帶榴梿出國送親友。”

商販考慮進口

泰國印尼接種榴梿

另一方面,部分榴梿商也在探討從泰國或印尼進口當地接種的貓山王榴梿。王耀麟不久前曾到泰國的展賣會,品嘗當地種植的接種榴梿。“它的味道相當香濃,但口感還是不及馬國貓山王。這種榴梿要種在高原地區,而泰國土壤、氣候和收割方法有所不同。我目前還在觀望,未來幾年,等泰國接種貓山王品質更成熟和穩定後,或許會考慮進口。除了擴大供應來源,我們也儘量讓產品多元化,進口榴梿餅乾、咖啡和榴梿泥等,成為一站式榴梿產品超市。”

717貿易行老闆吳奎龍五六年前在馬國以承包整個榴梿園的方式來確保其貨源穩定,但後來因榴梿需求高,當地園主提高承包價而停止。

另外,他在貨源多時也會將榴梿急凍後轉口到中國,但發現“成本較高,難同馬國出口商競爭”。

吳奎龍認為,中國消費者和旅客越來越愛吃榴梿,新加坡可以考慮研發本地特有的榴梿品種,再由政府撥地供農場業者競標,發展榴梿園度假村,好讓本地業者也能從這股榴梿熱潮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