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了以後孩子的身心發展,不要這樣恐嚇你的孩子了,後果承擔不起

要是再不聽話,就叫員警叔叔把你抓去;

再不聽話,就去醫院給你打針;

再哭?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再哭,讓狼把你叼走;

再不乖乖吃飯,小心長大長麻子;

記得曾經見過這樣的場面:

一位母親在路邊哄孩子。小孩子不聽勸,拼命地哭。母親說好話,給他東西,都不管用。最後,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說:“你還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並做出要走的樣子。孩子哭得更凶了。

母親二話不說,扭頭就走。孩子見媽媽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趕緊追上去,

邊哭邊喊:“媽媽,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這樣的場面看著是很令人心疼的。這位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這樣對孩子不可嗎?

這種方法百試百靈,所以家長就習慣性地常用。而它帶來的危害又不是那麼地顯而易見,我們就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更何況,我們自己就是被這種代代相傳的育兒經驗,嚇唬大的!

恐嚇孩子無疑會給孩子留下幾乎不可磨滅的陰影,這種陰影即使在長大之後,孩子們對待這種恐嚇的緣由,也往往不願提及。孩子需要的是一種安全的環境,包括身邊的和心靈的。如果不想毀掉孩子,就不要恐嚇他。

經常嚇唬孩子的三大危害

1、缺乏安全感

年幼的孩子分辨能力有限,可能會把大人的恐嚇當成了現實,孩子的幼小心靈會受到傷害。當被恐懼、不安包圍的時候,孩子會做噩夢、驚醒、啼哭,而且更是容易依賴父母尋求保護和安全感。

2、影響性格

孩子愛鬧騰,可能本身活潑好動,惹得家長不耐煩,為圖便利嚇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造成的創傷可能永久不會消失。

長期經受這種恐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乃至性格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可能由此變得沉默寡言,膽小內向,這種變化,家長往往沒有意識,覺得莫名其妙,但是,傷害已經造成,很多家長回頭反思,悔之晚矣。

3、影響親子關係

隨著孩子漸漸地長大,他的思維能力和辨別事物的能力會增強。他開始知道,大人當初是在欺騙我,嚇唬我。那對大人所說的話,往往就會持懷疑的態度。就跟說慣了“狼來了”,等真的狼來了時,孩子依然覺得你是在騙他。

所以,別再拿“旁邊那人”嚇唬自己的孩子了,當我們為這句話的效力而沾沾自喜時,當我們看到孩子害怕的模樣,覺得那有什麼,你竟然嚇成那樣而哈哈大笑時,你可知道孩子的內心到底有多恐懼和無助嗎?

你可知道孩子的內心到底有多恐懼和無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