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美江蘇-“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西元前486年,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淮南第一州、月亮城 。

素有“竹西佳處,淮左名都”之稱。
揚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揚州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漢至清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並伴隨著文化的興盛。揚州在歷史上有曾有過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漢中期;第二次是在隋唐到趙宋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
總體上,揚州城市的繁榮總是和國家的盛世重合。歷史上繁華的揚州城,即今揚州市老城區——廣陵區。
揚州園林自古就聞名遠播,《揚州畫舫錄》中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三者鼎峙,
不分軒輊”之句,因此早在乾隆嘉慶年間,甲天下的是揚州園林,並不是蘇州園林。揚州園林不但具有皇家園林得金碧輝煌與高大壯麗,且具有大量江南園林中的建築小品,風格自成一派。揚州園林中目前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是坐落在揚州古城北隅的“個園”,現在是揚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作為中國剪紙流傳最早的地區之一,揚州早在唐宋時代就有“剪紙報春”的傳統。揚州人會在立春之日製作剪紙,剪成春蝶、春線、春勝等樣式,“或懸于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十分美觀。揚州剪紙的線條清秀流暢,構圖精巧雅致,形象誇張簡潔,技法變中求新,形成了現在所特有的藝術魅力,是中國南方民間剪紙藝術的代表之一。

揚州古運河水質清澈,穿城而過,沿岸古跡林立,風土人情獨特有趣。從長江入口處開始,沿岸有瓜洲古渡;全國四大名刹之一的高旻寺;盛唐海上絲綢之路的渡口揚子津;鑒真東渡碼頭寶塔灣;伊斯蘭宗教名勝普哈丁墓;以及新老運河的分水嶺茱萸灣等。
水線再向北延伸可順游古驛站高郵、蓮藕之鄉寶應等。

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底極其深厚的城市,在生活裡,在美食裡,在手藝裡,我們都不難看出,這座城市正在用自己的獨特魅力,感染者來到這兒,居住在這兒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