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貸老司機發現投資人最關心的5大問題

新的一周又要開始了,肥皂大叔在杭州參加完《之家有約》的活動,

回到濟南。杭州之行讓我收穫頗豐,我發現在這個相對複雜的環境下,投資人的投資意識已經覺醒。投資人變的更成熟,更睿智,更有針對性的投資。

我認為:從一個行業發展角度來說,這是屬於行業“進化”過程帶來的映射。行業在變得成熟,變得有序的環境下。也許會削減利潤,擠掉泡沫。這樣,P2P的辨識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清晰,投資人也越加的成熟和睿智。從另一個層面上講,

投資人的投資環境變好,也讓投資人有時間和經歷去追求更高的收益。這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也許是投資人需求意識提高,監管和平臺不得不對之前的野蠻生長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

投資的這個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此次杭州之行,我整理的投資人相對關心的問題。

一、平臺+金交所模式未來還能行嗎?

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新問題。

很多的專欄作者還有行業新聞都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描述。所謂的平臺+金交所模式,現在大部分人看來是一種“規避限額”的模式。平臺通過和地方金融交易所合作,對現有大額借款、大額標的通過金交所進行拆分或者是再包裝。

還有一種模式就是P2P平臺跟金交所進行資源分享模式。進行收益權轉讓或者產品代銷。我認為,投資人的關注點在於,這種模式合規不合規?這種模式能不能長久的持續下去?

肥皂大叔的觀點:對於P2P+金交所這種模式。在我看來只是為了規避限額,或者說想延續自己業務的一種手段。而這個手段只是暫時的手段。換句話說就是鑽了政策的漏洞。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在債券市場,有單純性和唯一性。就是我借錢的這個過程中有相對獨立、唯一的借款人。說白了我就是把錢借給了A和B。那麼這個資產底包始終是這兩位。

不管是用嵌套的合同轉讓,還是各種讓人看不懂的繞圈。最終用錢的還是這兩位。也就是說,不管你怎麼包裝,怎麼拆散標的,該還的錢總歸要還。

再者,通過金交所通道模式,只是對原有資產的一種重新的排列組合,並不能改變其中的風險構成,反而會加大產品構成的不確定性。本來P2P是三方參與者,借款人通過平臺借錢。現在多了一個四方,加上一個金交所走一下通道。

我們都知道,在金融過程中,直接融資點對點的交易是最有效最快捷的交易。

所以,從這一點上講,P2P+金交所模式是屬於一種“鑽空子”模式。沒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個良好的發展。不建議大家對此有過多的關注,據說,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這麼來的,無數的嵌套,外加無數的迴圈,讓你永遠都找不到資產底包是什麼。但是資產底包(借款人)一旦出問題,就會出現連鎖反應,導致資金鏈在源頭的斷裂。

據此前媒體的報導,監管部門也開始重視這種模式的審查。

二、高淨值客戶的投資問題

此次杭州之行,肥皂大叔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關於P2P行業高淨值投資問題,第一次擺在了我的面前。

高淨值客戶,對於傳統金融的銀行來講是相對常見的。每個銀行、每個地區對高淨值客戶有不同的區分。比如說有些地方高淨值客戶是:個人存款達到500萬以上。有的地方是達到200萬以上。

對於每一個金融行業來講,高淨值客戶定義也不同:在私募基金中,但凡能購買私募的客戶可以算作高淨值客戶。因為私募的門檻是100萬,還需要有300萬的收入證明等一些列印證條件。

那麼P2P的高淨值客戶是如何的定義或許現在還不是那麼的清晰。P2P的投資起點低,覆蓋率大。不同年齡,不同階層,對平臺的信任度都是影響投資人投資數額的因素。也許有的平臺單個投資100萬不算多,也許有的平臺單個投資人投資10萬不算少。

肥皂大叔看來,對於P2P的高淨值投資人界定應該以投資人現有資產為基礎依據,以投資人的投資資金作為參考。投資人現有資產是投資人的家底兒。而投資人的投資資金是子彈。我們假設投資人有500萬,投資P2P10萬。如果投資人體驗的好,會追加投資,如果投資人體驗不好會撤出。但是,這個投資人屬於高淨值客戶,他資產雄厚(有錢人)。我想,這也是平臺未來發展投資人的一個方向,這個依據就是在投資人體驗上,是否還會追加投資的問題。

說完了對高淨值投資人的定義,說一下投資人問題。在沙龍,有一位老投資人問我,我投資P2P平臺數額較大,也是分散投資,我看中的是平臺的信譽、擔保措施,並對平臺、擔保方進行了實地考察,看了擔保函。這樣會出現問題嗎?

肥皂大叔觀點:首先,高淨值投資人對風險依賴的很重,雖然投資人有錢,但是投資人對投資後續的控制依舊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之上。高淨值投資人比一般投資者風險承受力相對較高,但是也不是盲目的投資。

對於分散投資來講, 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肥皂大叔建議投資人分散再細分。假設投資人投資十個平臺,每一個平臺也要選擇不同的標的。這就是分散再細分。這樣對於投資人來說確實有些累,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分析一些平臺或者標的。高淨值投資人也可以採用網貸基金的形式進行投資。網貸基金,屬於私募基金的中的其他基金類型。本身私募就屬於高淨值投資人的產品,網貸基金也是通過募集採用一種分散投資的形式。如果投資人如果精力有限,可以考慮這種產品形式。

關於擔保。肥皂大叔給投資人的回答是,擔保的實際履約能力要看擔保合同或者擔保函內容定義。擔保有時候並不是無責任、無條件的全額擔保。也不是借款人產生逾期擔保人就沖上去墊付。擔保是需要一個觸發機制。也許借款人跑路了,找不到了,擔保人才能上。還要看擔保人是否能完全履行擔保責任。有的擔保人也是老賴,我就是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你能怎麼著?

關於擔保函。我見識過很多單位、很多有背景的單位出具的擔保函或者保證協議。但是有些單位就是耍流氓,出具一個檔就單方面說擔保無效,或者擔保函作廢。所以,擔保函的公信力也在逐步降低。當然,有比沒有強。

我告訴投資人一個竅門。您不是去擔保企業調查嗎?您看完擔保函的同時,讓擔保企業打出一份征信,看看征信上擔保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做了多少次對外擔保,未結清的有多少。如果擔保次數過多,或者擔保未結清的過多,或者擔保未履行過多。那麼這個擔保企業出具的擔保函就是一紙空文。

三、關於年輕人投資問題

P2P本來就是年輕人的投資場。80後90後的年輕人參與P2P的非常多,從中也出現了非常多的高淨值投資人群體。那麼年輕人在投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相對的直接,單純。

我投資一家平臺,額度大小如何把握?我投資的期限最合適的是什麼?我投資較高利率還是較低利率的平臺?我是否嘗試現在的主流投資(消費金融)?

肥皂大叔觀點:對於投資來講,投資人還是要從現實情況出發。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生活需求,也有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在額度上,建議年輕的投資人不要超過自己餘額的3成。雖然我們年輕一旦出現風險有從新再來的機會。但是,我們還是要生存,用自己現有的錢去產生更大的實際價值。當然,這是肥皂大叔的建議。

投資期限、嘗試新投資產品上說,如果投資人是第一次投資,還是要選擇一個相對較短的嘗試性投資。我們先弄明白遊戲規則,然後再去投資。如果是複投或者長期投資,要做好之前的理財計畫,必須要等到之前的投資落袋為安後,再去進行長期投資。如果我們看到平臺搞活動或者突然大幅提高利息,一定不要被衝昏頭腦。突然的升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問題的。

從選擇利率來講:肥皂大叔還是建議大家要選擇行業平均利率或者行業平均利率不高於2%的平臺來進行投資。如果高於行業平均水準過大,那麼等於給自己加了杠杆。一旦前段給投資人的利率擴大,那麼後端借款人的還款利率也隨之擴大。借款人就會出現還款壓力。這就是當時高利率平臺不能存活的原因。好借好還嘛,換不起利息了,越積越多借款人肯定會出違約風險。肥皂大叔總結了一句話,以此來告訴平臺:

都說銷售治百病,世界上有兩種銷售例外。一個是賣炸藥的,一個是放貸的。賣出去的煙花響了沒事是圖個熱鬧,炸了就是犯罪。放貸的,放出去要收回來,收不回來本金你就只能跑路

——肥皂

四、關於雷了以後的問題

在沙龍現場,有一位投資人對我說。他投資的平臺出現了問題,現在當地警方已經受理,但是需要讓他提供銀行流水,並標出投資平臺的銀行流水記錄。但是,銀行流水相對模糊,也許在同一天產生了很多交易,如何確定?

肥皂大叔觀點:關於這個問題我在一年前的文章中也曾經說到過,在網貸之家線上的沙龍討論中也分享過,借此機會我就再說說這個要命的問題。

1、關於投資記錄:投資記錄的保存是相對重要的,尤其是進行長期投資。現在很多投資人都借助外界記帳本工具或者表格對自己的投資進行整理。但是不要忘記保存投資記錄。

投資記錄我們可以從平臺PC端進行截圖。可以再平臺APP投資交易裡面進行截圖。這只是投資證據之一。

2、關於銀行流水:向這位投資人的所表達的那樣,也許投資的這一天恰好有很多的銀行流水,我如何進行分辨。我們最佳的分辨就是,比對你的投資記錄,找出在銀行流水中相應天數的投資額度。也許日期會重疊,但是金額是特立獨行的。如果金額也會出現重疊,不用擔心。您直接把銀行流水的交易串碼給警方。在每一份銀行流水後面都有每一筆的交易串碼,這個串碼是我們看不懂的,但是警方會查詢出交易串碼物件的來源。這就好比pos機。pos機的終端,都有一個終端碼,只要拿到這個終端碼就能查詢出這個pos機的歷史交易記錄。然而這只是第二個條件。

一般投資協定都具備投資額度、時間、期限、客戶昵稱(真名)。如果是客戶昵稱的,也不用投資人擔心,只要是你本人資訊註冊的昵稱,那麼它就具有了一個唯一性,通過電話、身份證號的交叉判斷一定會確定是你投資的。

這三樣證據相輔相成,就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證據鏈條。所以,投資人一定要養成這樣的投資習慣。在之前的線上分享中,有的投資人提出,這個辦法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不便於短期投資人的整理和操作。肥皂大叔的意見是,不要怕麻煩,沒有什麼比出現損失,找不到證據更麻煩的事。一旦出現了問題,平臺關閉,我們沒有那麼充要的證據,豈不更麻煩嗎?

如果那位在現場的投資人看到這篇文章,還請您告知我一下,給您說的判斷銀行流水辦法是否管用了。

5、關於平臺背景的問題

看背景投資,是投資人選擇平臺的一種路徑。尤其是具備強大實力背景的平臺,能給自己帶來增信,也讓投資人覺得安全放心。然而,在去年。假國資、假上市平臺紛紛出現問題,也讓看背景投資的投資人們信心遭受到了打擊。那麼現在投資人問了,我看背景到底還管不管用?那些有背景的平臺如果出問題,他們上市、國資公司到底管不管?

肥皂大叔觀點:關於背景這個問題,相對複雜。複雜的原因是在於有的平臺上市國資控股比較直接。有的“乾爹”國資背景平臺就不那麼直接。舉個例子:某上市公司控股一家公司A,A公司有出資籌建了B公司。B公司聯合其他公司共同控股了平臺C。哎呀,大叔撿肥皂都不害怕,但被這紛亂的股權關係繞暈了。如果這樣看來,那麼C平臺和A上市公司基本上沒有關係了。但是,有些這樣的平臺打出的旗號卻是某某上市系控股(不害臊)。

這樣一旦平臺出現問題,上市公司肯定要發聲明跟平臺撇清關係。因為上市公司佔有這個平臺的股份太少了,有的甚至1%左右。所以,在去年,很多投資人被假國資、假上市坑了一把。

如何瞭解呢?肥皂大叔建議投資人如果想去瞭解這樣的平臺,首先要查詢協力廠商的資料資訊。比如工商局資訊,或者像企信這樣的資料平臺。外加,網貸之家這樣的三方媒體平臺的資料進行一個交叉核對總和印證。最後,投資人還要去上市公司、或者證券交易系統資訊披露中查詢一下,看看是否這家上市公司對該平臺進行了投資(資訊披露)。投資人還要去要投資的平臺上看看,是否和自己查詢的資訊一致。

說實話,投資人真的很不容易。本來投資是享受樂趣,都快被練成福爾摩斯了。再說平臺,能否直接了當的構架自己的股權,起碼能讓投資人一目了然吧。

借此也說一個熱點問題。昨天我在從杭州回濟南的高鐵上看到了《中國互金協會中的P2P成員名單一覽》,大叔不關心誰是會員,會員也可能出問題。其中有一條,會員不能拿入會作為背書,協會也不完全能保證平臺不會“跑路”。

這一點投資人一定要看清啊,我們又多了一個“背景帝”的篩選。之前銀監會在資金存管檔中也提到,不能拿對接銀行存管作為背書的條目。也就是說,不管是平臺背景還是平臺會員資質、還是平臺是否接了銀行存管。都不能保證平臺不會發生風險,平臺不會跑路。這也是大叔今天作為對沙龍投資人的補充回答吧。

說到最後,杭州之行感受頗多,也有一個問題請投資人、行業人幫我回答。頗有莊周夢蝶的意思,就是在文章開篇我提到的:到底是投資人需求改變了P2P行業?還是行業的發展改變了投資人?

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投資人安全投資意識覺醒的今天,投資人追求穩健而有序的投資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越來越多的投資產品更趨向於投資人體驗。

一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離不開志同道合的人並肩前行。我很榮幸的參加了此次杭州沙龍的活動,所聽、所見都是大家對行業的拳拳之心。有這樣的先行者,我也會更加努力。用老投資人對我說的那句話結尾吧,他說,金融是個多維度的東西,勝過其他的科研專案。科研專案需要的是本行業研究領域的專注性和專一性,而金融是需要綜合的發散,最終要服務於大眾,服務於人民。

導致資金鏈在源頭的斷裂。

據此前媒體的報導,監管部門也開始重視這種模式的審查。

二、高淨值客戶的投資問題

此次杭州之行,肥皂大叔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關於P2P行業高淨值投資問題,第一次擺在了我的面前。

高淨值客戶,對於傳統金融的銀行來講是相對常見的。每個銀行、每個地區對高淨值客戶有不同的區分。比如說有些地方高淨值客戶是:個人存款達到500萬以上。有的地方是達到200萬以上。

對於每一個金融行業來講,高淨值客戶定義也不同:在私募基金中,但凡能購買私募的客戶可以算作高淨值客戶。因為私募的門檻是100萬,還需要有300萬的收入證明等一些列印證條件。

那麼P2P的高淨值客戶是如何的定義或許現在還不是那麼的清晰。P2P的投資起點低,覆蓋率大。不同年齡,不同階層,對平臺的信任度都是影響投資人投資數額的因素。也許有的平臺單個投資100萬不算多,也許有的平臺單個投資人投資10萬不算少。

肥皂大叔看來,對於P2P的高淨值投資人界定應該以投資人現有資產為基礎依據,以投資人的投資資金作為參考。投資人現有資產是投資人的家底兒。而投資人的投資資金是子彈。我們假設投資人有500萬,投資P2P10萬。如果投資人體驗的好,會追加投資,如果投資人體驗不好會撤出。但是,這個投資人屬於高淨值客戶,他資產雄厚(有錢人)。我想,這也是平臺未來發展投資人的一個方向,這個依據就是在投資人體驗上,是否還會追加投資的問題。

說完了對高淨值投資人的定義,說一下投資人問題。在沙龍,有一位老投資人問我,我投資P2P平臺數額較大,也是分散投資,我看中的是平臺的信譽、擔保措施,並對平臺、擔保方進行了實地考察,看了擔保函。這樣會出現問題嗎?

肥皂大叔觀點:首先,高淨值投資人對風險依賴的很重,雖然投資人有錢,但是投資人對投資後續的控制依舊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之上。高淨值投資人比一般投資者風險承受力相對較高,但是也不是盲目的投資。

對於分散投資來講, 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肥皂大叔建議投資人分散再細分。假設投資人投資十個平臺,每一個平臺也要選擇不同的標的。這就是分散再細分。這樣對於投資人來說確實有些累,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分析一些平臺或者標的。高淨值投資人也可以採用網貸基金的形式進行投資。網貸基金,屬於私募基金的中的其他基金類型。本身私募就屬於高淨值投資人的產品,網貸基金也是通過募集採用一種分散投資的形式。如果投資人如果精力有限,可以考慮這種產品形式。

關於擔保。肥皂大叔給投資人的回答是,擔保的實際履約能力要看擔保合同或者擔保函內容定義。擔保有時候並不是無責任、無條件的全額擔保。也不是借款人產生逾期擔保人就沖上去墊付。擔保是需要一個觸發機制。也許借款人跑路了,找不到了,擔保人才能上。還要看擔保人是否能完全履行擔保責任。有的擔保人也是老賴,我就是不履行或者部分履行,你能怎麼著?

關於擔保函。我見識過很多單位、很多有背景的單位出具的擔保函或者保證協議。但是有些單位就是耍流氓,出具一個檔就單方面說擔保無效,或者擔保函作廢。所以,擔保函的公信力也在逐步降低。當然,有比沒有強。

我告訴投資人一個竅門。您不是去擔保企業調查嗎?您看完擔保函的同時,讓擔保企業打出一份征信,看看征信上擔保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做了多少次對外擔保,未結清的有多少。如果擔保次數過多,或者擔保未結清的過多,或者擔保未履行過多。那麼這個擔保企業出具的擔保函就是一紙空文。

三、關於年輕人投資問題

P2P本來就是年輕人的投資場。80後90後的年輕人參與P2P的非常多,從中也出現了非常多的高淨值投資人群體。那麼年輕人在投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相對的直接,單純。

我投資一家平臺,額度大小如何把握?我投資的期限最合適的是什麼?我投資較高利率還是較低利率的平臺?我是否嘗試現在的主流投資(消費金融)?

肥皂大叔觀點:對於投資來講,投資人還是要從現實情況出發。我們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生活需求,也有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在額度上,建議年輕的投資人不要超過自己餘額的3成。雖然我們年輕一旦出現風險有從新再來的機會。但是,我們還是要生存,用自己現有的錢去產生更大的實際價值。當然,這是肥皂大叔的建議。

投資期限、嘗試新投資產品上說,如果投資人是第一次投資,還是要選擇一個相對較短的嘗試性投資。我們先弄明白遊戲規則,然後再去投資。如果是複投或者長期投資,要做好之前的理財計畫,必須要等到之前的投資落袋為安後,再去進行長期投資。如果我們看到平臺搞活動或者突然大幅提高利息,一定不要被衝昏頭腦。突然的升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問題的。

從選擇利率來講:肥皂大叔還是建議大家要選擇行業平均利率或者行業平均利率不高於2%的平臺來進行投資。如果高於行業平均水準過大,那麼等於給自己加了杠杆。一旦前段給投資人的利率擴大,那麼後端借款人的還款利率也隨之擴大。借款人就會出現還款壓力。這就是當時高利率平臺不能存活的原因。好借好還嘛,換不起利息了,越積越多借款人肯定會出違約風險。肥皂大叔總結了一句話,以此來告訴平臺:

都說銷售治百病,世界上有兩種銷售例外。一個是賣炸藥的,一個是放貸的。賣出去的煙花響了沒事是圖個熱鬧,炸了就是犯罪。放貸的,放出去要收回來,收不回來本金你就只能跑路

——肥皂

四、關於雷了以後的問題

在沙龍現場,有一位投資人對我說。他投資的平臺出現了問題,現在當地警方已經受理,但是需要讓他提供銀行流水,並標出投資平臺的銀行流水記錄。但是,銀行流水相對模糊,也許在同一天產生了很多交易,如何確定?

肥皂大叔觀點:關於這個問題我在一年前的文章中也曾經說到過,在網貸之家線上的沙龍討論中也分享過,借此機會我就再說說這個要命的問題。

1、關於投資記錄:投資記錄的保存是相對重要的,尤其是進行長期投資。現在很多投資人都借助外界記帳本工具或者表格對自己的投資進行整理。但是不要忘記保存投資記錄。

投資記錄我們可以從平臺PC端進行截圖。可以再平臺APP投資交易裡面進行截圖。這只是投資證據之一。

2、關於銀行流水:向這位投資人的所表達的那樣,也許投資的這一天恰好有很多的銀行流水,我如何進行分辨。我們最佳的分辨就是,比對你的投資記錄,找出在銀行流水中相應天數的投資額度。也許日期會重疊,但是金額是特立獨行的。如果金額也會出現重疊,不用擔心。您直接把銀行流水的交易串碼給警方。在每一份銀行流水後面都有每一筆的交易串碼,這個串碼是我們看不懂的,但是警方會查詢出交易串碼物件的來源。這就好比pos機。pos機的終端,都有一個終端碼,只要拿到這個終端碼就能查詢出這個pos機的歷史交易記錄。然而這只是第二個條件。

一般投資協定都具備投資額度、時間、期限、客戶昵稱(真名)。如果是客戶昵稱的,也不用投資人擔心,只要是你本人資訊註冊的昵稱,那麼它就具有了一個唯一性,通過電話、身份證號的交叉判斷一定會確定是你投資的。

這三樣證據相輔相成,就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證據鏈條。所以,投資人一定要養成這樣的投資習慣。在之前的線上分享中,有的投資人提出,這個辦法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不便於短期投資人的整理和操作。肥皂大叔的意見是,不要怕麻煩,沒有什麼比出現損失,找不到證據更麻煩的事。一旦出現了問題,平臺關閉,我們沒有那麼充要的證據,豈不更麻煩嗎?

如果那位在現場的投資人看到這篇文章,還請您告知我一下,給您說的判斷銀行流水辦法是否管用了。

5、關於平臺背景的問題

看背景投資,是投資人選擇平臺的一種路徑。尤其是具備強大實力背景的平臺,能給自己帶來增信,也讓投資人覺得安全放心。然而,在去年。假國資、假上市平臺紛紛出現問題,也讓看背景投資的投資人們信心遭受到了打擊。那麼現在投資人問了,我看背景到底還管不管用?那些有背景的平臺如果出問題,他們上市、國資公司到底管不管?

肥皂大叔觀點:關於背景這個問題,相對複雜。複雜的原因是在於有的平臺上市國資控股比較直接。有的“乾爹”國資背景平臺就不那麼直接。舉個例子:某上市公司控股一家公司A,A公司有出資籌建了B公司。B公司聯合其他公司共同控股了平臺C。哎呀,大叔撿肥皂都不害怕,但被這紛亂的股權關係繞暈了。如果這樣看來,那麼C平臺和A上市公司基本上沒有關係了。但是,有些這樣的平臺打出的旗號卻是某某上市系控股(不害臊)。

這樣一旦平臺出現問題,上市公司肯定要發聲明跟平臺撇清關係。因為上市公司佔有這個平臺的股份太少了,有的甚至1%左右。所以,在去年,很多投資人被假國資、假上市坑了一把。

如何瞭解呢?肥皂大叔建議投資人如果想去瞭解這樣的平臺,首先要查詢協力廠商的資料資訊。比如工商局資訊,或者像企信這樣的資料平臺。外加,網貸之家這樣的三方媒體平臺的資料進行一個交叉核對總和印證。最後,投資人還要去上市公司、或者證券交易系統資訊披露中查詢一下,看看是否這家上市公司對該平臺進行了投資(資訊披露)。投資人還要去要投資的平臺上看看,是否和自己查詢的資訊一致。

說實話,投資人真的很不容易。本來投資是享受樂趣,都快被練成福爾摩斯了。再說平臺,能否直接了當的構架自己的股權,起碼能讓投資人一目了然吧。

借此也說一個熱點問題。昨天我在從杭州回濟南的高鐵上看到了《中國互金協會中的P2P成員名單一覽》,大叔不關心誰是會員,會員也可能出問題。其中有一條,會員不能拿入會作為背書,協會也不完全能保證平臺不會“跑路”。

這一點投資人一定要看清啊,我們又多了一個“背景帝”的篩選。之前銀監會在資金存管檔中也提到,不能拿對接銀行存管作為背書的條目。也就是說,不管是平臺背景還是平臺會員資質、還是平臺是否接了銀行存管。都不能保證平臺不會發生風險,平臺不會跑路。這也是大叔今天作為對沙龍投資人的補充回答吧。

說到最後,杭州之行感受頗多,也有一個問題請投資人、行業人幫我回答。頗有莊周夢蝶的意思,就是在文章開篇我提到的:到底是投資人需求改變了P2P行業?還是行業的發展改變了投資人?

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投資人安全投資意識覺醒的今天,投資人追求穩健而有序的投資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越來越多的投資產品更趨向於投資人體驗。

一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離不開志同道合的人並肩前行。我很榮幸的參加了此次杭州沙龍的活動,所聽、所見都是大家對行業的拳拳之心。有這樣的先行者,我也會更加努力。用老投資人對我說的那句話結尾吧,他說,金融是個多維度的東西,勝過其他的科研專案。科研專案需要的是本行業研究領域的專注性和專一性,而金融是需要綜合的發散,最終要服務於大眾,服務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