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雙陽夫婦書法欣賞:琴瑟和鳴,比翼雙飛!

李雙陽,一個響亮的名字,聞名於江南之地,享譽全國。他被稱為“書法男孩”,二十幾歲就榮獲了中國書法全國展的大獎,而且其才情、功力、品味、境界的表達,與他的年齡頗不相稱。

因此十年前,就被稱為是“一個天才的書法少年”。


十年過去了,地利前行,不斷拓展並取得新的突破。他的成就依然與他的年齡頗不相稱,相對于“書法晚年乃妙”的成長規律。

書法藝術因為太抽象,所以內涵太廣大。抽象靠天份,內涵靠積累。天份需要勤奮、智慧、學養去開發,

去放大,去共振。天份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對於書法來講,只要達到熱愛的程度,就說明血液中有這細胞在流淌。而雙陽這個自我開發、放大、共振的過程是具體可感的,也是頗有啟發意義的。


少年不識愁滋味。帶著夢想的李雙陽沐浴著自由,弱冠年華踏上了姑蘇的土地,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活。春落江南時分,他拜師瓦翁先生,一頭紮進經典傳統的沃土,臨摹研習魏晉和元明小楷,

漢碑及米南宮行書。年輕的戰士蕩思八荒,遊神萬古,精心編織著一張綠色的網,閱盡江南大地流動著的春色。猶如一首字韻兼備的唐詩,一闕流香不盡的宋詞,他醉倒在書法傳統經典的春色裡。這裡有法帖相擁,有軍號相繞,雙陽初嘗的是一種人生品味。那種感覺,那種希冀,筆線墨韻裹有他生命之根。


因為書法,他結識了鎮江的姑娘吳榕,也就是現在的妻子。

他們二人情投意合,徜徉在書法藝術的海洋裡。

吳榕,一襲旗袍、一抹淺笑,古典的溫婉形象從“平淡敘述”到“佳境漸入”,她是一個虔誠的書法愛好者。“


兒時的吳榕因過於“男孩氣”而受命父母學習書法,一路走來,最初的興趣已由赤誠的熱愛所取代。

從自身勤勉學藝到書法課堂裡的誨人不倦,吳榕的書法生命在突破中被拉長;從書法審美的“暗香浮動”到城市精神的無形培養,書法對吳榕而言,不是簡單的一筆一劃,它是歷史,也是人生。


說起孩提時的學書經歷,吳榕一臉幸福的表情地回憶到:“那時我很皮,

性格很像男孩子。家人都希望我能‘文’一點,於是提議去學書法,不但能提高寫字水準,還能培養專心、安靜的性格氣質。”吳榕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她不但在書法技能上不斷精進,而且較之于其他學生,她更多了耐心和堅持。

拜長者為師後,吳榕潛心學習書法。除了當時老師的“鼓勵制”教學法讓吳榕記憶猶新,“外公當書童”的一段小插曲亦讓她甚為懷念。“外公家學好,在私塾裡長大,寫得一手好字。每次我練書法,外公就‘義務’當起‘書童’,他給我畫格子、牽紙、蘸墨,雖說寫字的是我,但外公也是格外上心。”

而後,吳榕投身于書法教育,為了能讓更多的小朋友寫得一手好字,她孜孜不倦,傳道授業解惑。

他們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比翼雙飛!

我們再來看看,李雙陽的書法,飄逸灑脫,雋永風流!


斗方欣賞

尺牘欣賞

尺牘欣賞

中堂欣賞

吳榕潛心學習書法。除了當時老師的“鼓勵制”教學法讓吳榕記憶猶新,“外公當書童”的一段小插曲亦讓她甚為懷念。“外公家學好,在私塾裡長大,寫得一手好字。每次我練書法,外公就‘義務’當起‘書童’,他給我畫格子、牽紙、蘸墨,雖說寫字的是我,但外公也是格外上心。”

而後,吳榕投身于書法教育,為了能讓更多的小朋友寫得一手好字,她孜孜不倦,傳道授業解惑。

他們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比翼雙飛!

我們再來看看,李雙陽的書法,飄逸灑脫,雋永風流!


斗方欣賞

尺牘欣賞

尺牘欣賞

中堂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