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互聯網時代的傳統技藝推廣與傳播”專家研討會在北工大召開

2017年6月3日,由海信集團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中國非遺藝術設計研究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主辦,中國服務設計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協辦的 “傳統·融合·創新”2017中國文化遺產日主題活動暨“互聯網時代的傳統技藝推廣與傳播”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工大建國飯店召開,來自工信部工業文化中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北京市非遺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的專家學者、海信集團的企業代表以及國內其他省市地區的文化遺產研究專家代表彙聚一堂,共同就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和發展遠景進行研討。

研討會同時觀摩體驗了海信集團工業設計創新中心與北京工業大學等單位合作開發的“工藝大師”APP的課題實踐,討論應用先進的交互多媒體技術手段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互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移動端線上的推廣與傳播等課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弘揚建立新的途徑。

互聯網時代的科技可以突破傳統的展示模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擁有更廣泛的影響範圍、更具趣味性的互動形式,更加便捷的傳播方式,從而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愛非遺,讓更廣闊的世界瞭解非遺,推進未來全民族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傳統工藝的重視與關注。

“工藝大師”APP將傳統的手工技藝與手機這一網路移動終端結合起來,通過使用者對於傳統陶瓷、景泰藍等在手機上進行DIY製作 ,從而體驗和瞭解傳統工藝的製作流程,品味民族文化藝術的工匠精神,開發人員歷經近2年的時間,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其間大量走訪、請教了民間文化學者專家和多位工藝美術工藝大師,從參與性、趣味性、知識性等多角度、多層面地呈現了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

與會專家高度評價了“工藝大師”APP專案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和傳播領域所作出的嘗試,認為本專案是“互聯網 ”的概念和文化傳播方式創新的具體實踐。

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正值第十二個全國文化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

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而璀璨的古代文明、留下了豐富而珍貴的文化遺產。對此,當代文化學者和有識之士有責任讓文化遺產的意識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並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介紹給全世界。本次研討會在總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與創新學術成就的同時,更加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當代轉化與可持續發展,以及其對當代藝術與設計教育教學實踐的影響。研討會主辦方更希望籍此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全民對於文化遺產的重視與關注,堅定文化自信,緊密貼近時代生活,充分反映時代精神,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繁榮貢獻力量。

研討會主辦方更希望籍此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全民對於文化遺產的重視與關注,堅定文化自信,緊密貼近時代生活,充分反映時代精神,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繁榮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