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爾夫進校園成“熱詞”,想打高爾夫的年輕人竟然那麼多

日前,全運會高爾夫資格賽落下戰幕,前八名球隊將進入9月份的全運會決賽,預賽中上海男隊排名並列第三、女隊排名第二,顯示出奪牌乃至衝冠的實力。

對於成績,上高協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錦培對於上海高爾夫頗感欣慰,

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這得益於過去多年的精耕細作,同時他也指出,高爾夫要發展,同樣得從娃娃抓起,上高協今年的工作重心就要加大高爾夫進校園的步伐。

“從協會考慮,要將這個工作落到實處,希望對中小學體育老師進行相關培訓,為學校增設高爾夫體育輔導員這一角色,協會的教練也會安排進入校園,為中小學的高爾夫教學提供幫助。

2015年4月24日,伍茲與高爾夫球青少年親密互動,近身傳授高球技巧。張新燕 澎湃資料

高爾夫未來在校園

“高爾夫進校園”已經成了一個熱詞。

早在2011年6月,上高協就與上海市民辦永昌學校達成合作,為永昌頒發了上海首塊高爾夫特色學校銅牌,

這一舉措效果顯著。

過去幾年,永昌在滙豐上海青少年巡迴賽、中信全國青少年比賽、USKG青少年冠軍賽等各種比賽中獲得冠亞軍成績,在上海市運動會中,永昌學校的學生也曾獲得男子和女子團體冠軍,可以說高爾夫“試水”校園很快就得到了積極的回饋。

在這樣的前提下,上高協有了進一步在本市校園中推廣和發展高爾夫的決心和動力。

“過去高爾夫在中國,

年輕人學球、練球都像是個人行為,但高爾夫要真正普及和開展起來,需要將比賽甚至教學訓練都體系化,讓更多的學校加入進來,接受訓練的(群體)基數大了,參與運動的人多了,才越有可能出成績。”

王錦培的思路很清晰,為了讓高爾夫進校園走得更加順利,他提出完全由協會出資為學校提供教學設施和運動裝備。

“有學校願意加入,協會來解決後顧之憂,從教練到硬體設施,

計畫每個學校提供1萬元人民幣購買球具,這一點我們責無旁貸。”

上高協舉辦的成人比賽。

行業整治後的新氣象

上高協很有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作為一個協會組織,上高協多年來一直自負盈虧,那麼為什麼還願意在人力物力和資金上向校園傾斜呢?

王錦培坦言,在政府大力整頓違規球場,規範行業之後,中國高爾夫恰恰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契機。

“你看馮珊珊在奧運會上奪牌,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家長和孩子的關注,現在想打高爾夫的年輕人很多。從行業而言,整治之後呈現出一個新的氣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爾夫進校園,上高協在各種賽事的舉辦上也加大了力度,今年協會舉辦和協辦的幾大賽事具體場次高達近100場,這裡面既有面向孩子們的上海市青少年巡迴賽,也有成年組的業餘賽事上海大獎賽。

以上海大獎賽為例,今年參賽選手多達7000人,場次規模高達55場,歷時7個月,輻射高爾夫人群達20萬人,而青少年賽事的參與人數較往年增幅達到40%。

“舉辦賽事是推廣高爾夫的一個重要途徑,孩子們需要比賽,對於成年人而言,有規模有影響力的比賽可以無形中擴大這項運動的人群,我希望這些喜歡打球的成年人未來也能將自己的孩子帶進球場。”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表示:“和一些地方協會只是為賽事掛牌不同,上高協的賽事很多都是自己組織、自己招商,他們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是實實在在要為高爾夫人群做最好的賽事。”

關於這一點,王錦培常常笑言:“開個發佈會,連主持人都是我們自己出,因為可以不花錢。”

2016高爾夫滙豐冠軍賽在上海舉辦。東方IC 資料

上海會成為中國高爾夫的中心

對於高爾夫和上海這座城市之間,王錦培內心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的。

“富豪中國公開賽、寶馬大師賽、滙豐冠軍賽……在中國落地的所有頂級賽事都在上海舉辦(或舉辦過),我們擁有最好的賽事,也有最好的球場。”

“過去評選全國十佳球場時,上海占了好多,最多時能有7/8個,從青少年還是全運會賽事來看,上海選手的成績也很突出,我覺得上海有理由成為中國高爾夫的一個中心。”

時至今日,上海高爾夫的確走在了全國前列,這其中並無什麼捷徑可走,而是過去長年累月積累沉澱的結果,剛剛帶隊參加完全運會資格賽的王錦培眼下又投入了新一輪的工作:

一方面為9月份的全運會決賽做準備,另一方面也在和多家學校商談“高爾夫進校園”的合作 ,預計將在9月份有結果。

“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這是王錦培對自己和同仁們的寄語,在他看來,高爾夫出成績絕不只是當下一支參賽隊努力的結果,需要從源頭抓起,從普及運動和青少年培訓發力。

這裡面既有面向孩子們的上海市青少年巡迴賽,也有成年組的業餘賽事上海大獎賽。

以上海大獎賽為例,今年參賽選手多達7000人,場次規模高達55場,歷時7個月,輻射高爾夫人群達20萬人,而青少年賽事的參與人數較往年增幅達到40%。

“舉辦賽事是推廣高爾夫的一個重要途徑,孩子們需要比賽,對於成年人而言,有規模有影響力的比賽可以無形中擴大這項運動的人群,我希望這些喜歡打球的成年人未來也能將自己的孩子帶進球場。”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表示:“和一些地方協會只是為賽事掛牌不同,上高協的賽事很多都是自己組織、自己招商,他們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是實實在在要為高爾夫人群做最好的賽事。”

關於這一點,王錦培常常笑言:“開個發佈會,連主持人都是我們自己出,因為可以不花錢。”

2016高爾夫滙豐冠軍賽在上海舉辦。東方IC 資料

上海會成為中國高爾夫的中心

對於高爾夫和上海這座城市之間,王錦培內心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的。

“富豪中國公開賽、寶馬大師賽、滙豐冠軍賽……在中國落地的所有頂級賽事都在上海舉辦(或舉辦過),我們擁有最好的賽事,也有最好的球場。”

“過去評選全國十佳球場時,上海占了好多,最多時能有7/8個,從青少年還是全運會賽事來看,上海選手的成績也很突出,我覺得上海有理由成為中國高爾夫的一個中心。”

時至今日,上海高爾夫的確走在了全國前列,這其中並無什麼捷徑可走,而是過去長年累月積累沉澱的結果,剛剛帶隊參加完全運會資格賽的王錦培眼下又投入了新一輪的工作:

一方面為9月份的全運會決賽做準備,另一方面也在和多家學校商談“高爾夫進校園”的合作 ,預計將在9月份有結果。

“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這是王錦培對自己和同仁們的寄語,在他看來,高爾夫出成績絕不只是當下一支參賽隊努力的結果,需要從源頭抓起,從普及運動和青少年培訓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