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內侍衛回憶,慈禧太后死後有一個特殊遺願,想要完成困難重重!

1908年11月14光緒皇帝暴斃,接下來11月15日,慈禧病死,大清國就好像一輛負重的破牛車“哢嚓”一聲,撞在了山崖上,國事徹底停擺了。

大清國目前有三件大事急需要辦,首先是給慈禧辦喪事,

接下來是給光緒皇帝修陵寢,最後再給光緒皇帝出殯。

富察·多爾濟是大內侍衛,在這個多事之秋,作為大內侍衛中的幹才,他領了內務府之命,趕到東華門外板橋一帶,監督那些紮紙工匠們,儘快完成為慈禧太后出殯用的“陪活兒”的任務。

陪活兒就是紮紙活,

紮紙活在京城又叫躉冥活,躉冥活的幾百名工匠全都是京城有名的紮紙匠,慈禧太后出殯用的紙活兒,除了八仙、彭祖、七仙女、童男童女、福祿壽三星、二十八羅漢、亭臺樓閣、車船用具,還照常人多了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就是帶有品級和官銜的文武大臣,另外一樣就是夷兵和夷使。

讓躉冥活的匠人們紮制夷兵和夷使,絕非內務府的意思,而是慈禧太后的遺願。躉冥活的匠人們純屬磨道裡的驢——就是聽喝的命,

他們按照上面的意思,就開始紮制夷兵和夷使。

當年八國聯軍進北京,躉冥活的匠人們對那些兇悍的洋兵的形象記憶猶新,故此,幾百個洋兵紙人被紮好後,就排列在了板橋路邊的兩側。

無孔不入的外國記者們聞風而至,

他們拿著相機對著這些紙人連連拍攝,隨著“夷”紙人的照片出現在報端,英、法和俄國公使館聯合派人,到板橋路探看這些紙人來了。

領頭的沙俄參贊指著紙人的鼻子道:“紙人這麼高的鼻子,一定是在醜化我們俄國兵的形象,我們要抗議,我們的領事館,一定會對大清國的總理衙門,提出最嚴重的抗議!”

當時富察·多爾濟正在天津聯繫購買紮紙的材料,沒有在東華門外紮紙活的現場,那幫工匠都怕洋人,他們一見情況不妙,慌忙拿起裁紙刀,將紙人的鼻子全部“哢哢哢”地切掉了。

富察·多爾濟回來,一見這些沒鼻子的

夷兵和夷使,怒道:“怕他作甚,你們只管紮制高鼻子的洋兵,出了事我頂著!”

躉冥活的匠人們一見有大內侍衛撐腰,

果然膽氣壯了,他們連夜又紮出了幾百個紙人,而那些被割掉了鼻子的紙人,鼻子又按照原樣糊好。

富察·多爾濟晚上沒有在東華門外值班,而是回了紫禁城,他在995名的大內侍衛中,找了10名鼻子特別高大的侍衛,讓他們第二天早晨,脫下黃馬褂,換上了躉冥活的匠人們的衣服,來到東華門外,充當紮紙匠人。

果然中午的時候,七八名外國使館派來的洋人氣勢洶洶地趕到了東華門,富察·多爾濟不卑不亢地迎了過來,道:“各位洋大人駕到,不知有何指教啊!”

那個俄國參贊用手指了一下自己的鼻子,然後又指了一下紙人的鼻子,吼道:“你們紮紙人,為何紮我們俄國人的形象!”

富察·多爾濟一招手,那些百裡挑一的“大鼻子”侍衛“呼啦”一聲,就圍攏了過來,那名挑事的俄國參贊鼻子不小,可是跟這些“大鼻子”侍衛們一比,無異於是辣椒遇到茄子,怎麼比都小了一號。

富察·多爾濟冷笑道:“各位洋大人,難道天下只許你們鼻子大,不許我們大清國國人大鼻子嗎!”

這些洋人被富察·多爾濟搶白得張口結舌,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他們在眾侍衛虎視眈眈的眼光中,就好像鬥敗了的公雞,悻悻地離開了東華門。

富察·多爾濟看著這些洋人灰溜溜的離開的背影,他和眾侍衛不由得一起開心大笑,可是笑罷,他的心裡還是湧起了一股淒涼的味道。

那些躉冥活的匠人們一見富察·多爾濟用計趕跑了洋人,各個不由得興奮異常,他們又糊制了許多的洋槍,給這些紙人背挎而上,這些夷兵和夷使的紙人,從東華門外一直排到望恩橋外的四角皇亭,放不下的紙活沿著南北河沿,一直又排到了神武門前。

慈禧出殯之日,那些觀禮的洋人瞧著這些紙人無不面顯慍色,可是他們還沒等向大清的總理衙門提意見,一把火燃起,這些紙人全都化作了滿街的飛灰,隨著慈禧太后的靈柩而去了!

富察·多爾濟燒紙人只是贏得了一點面子,可是輸掉的裡子,又讓他,讓大清國的老少爺們到哪裡去找補呢?

脫下黃馬褂,換上了躉冥活的匠人們的衣服,來到東華門外,充當紮紙匠人。

果然中午的時候,七八名外國使館派來的洋人氣勢洶洶地趕到了東華門,富察·多爾濟不卑不亢地迎了過來,道:“各位洋大人駕到,不知有何指教啊!”

那個俄國參贊用手指了一下自己的鼻子,然後又指了一下紙人的鼻子,吼道:“你們紮紙人,為何紮我們俄國人的形象!”

富察·多爾濟一招手,那些百裡挑一的“大鼻子”侍衛“呼啦”一聲,就圍攏了過來,那名挑事的俄國參贊鼻子不小,可是跟這些“大鼻子”侍衛們一比,無異於是辣椒遇到茄子,怎麼比都小了一號。

富察·多爾濟冷笑道:“各位洋大人,難道天下只許你們鼻子大,不許我們大清國國人大鼻子嗎!”

這些洋人被富察·多爾濟搶白得張口結舌,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他們在眾侍衛虎視眈眈的眼光中,就好像鬥敗了的公雞,悻悻地離開了東華門。

富察·多爾濟看著這些洋人灰溜溜的離開的背影,他和眾侍衛不由得一起開心大笑,可是笑罷,他的心裡還是湧起了一股淒涼的味道。

那些躉冥活的匠人們一見富察·多爾濟用計趕跑了洋人,各個不由得興奮異常,他們又糊制了許多的洋槍,給這些紙人背挎而上,這些夷兵和夷使的紙人,從東華門外一直排到望恩橋外的四角皇亭,放不下的紙活沿著南北河沿,一直又排到了神武門前。

慈禧出殯之日,那些觀禮的洋人瞧著這些紙人無不面顯慍色,可是他們還沒等向大清的總理衙門提意見,一把火燃起,這些紙人全都化作了滿街的飛灰,隨著慈禧太后的靈柩而去了!

富察·多爾濟燒紙人只是贏得了一點面子,可是輸掉的裡子,又讓他,讓大清國的老少爺們到哪裡去找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