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醫生應該是什麼樣?這部原創京劇給出了答案

生了病,人人都渴望碰到一位好醫生。真正的好醫生應該是什麼樣?原創京劇《社區仁醫》6月5日起在長寧文化藝術中心連演三場,通過京劇藝術的表現形式,展現了一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鑽研業務的社區醫生形象。

《社區仁醫》創作靈感來自真人真事,以華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石向東為原型。他師從姚乃中、吳耀持、朱鼎成等中醫專家,繼承了傳統一指禪推拿及針灸技術。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後,他來到華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拿針灸科工作,

將所學絕技應用于社區臨床實踐,成立以“石向東”名字命名的中醫工作室,年門診量達12000餘人次,獲得“上海市社區好中醫”、“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社區仁醫》選擇以小見大,從小篇幅、小人物、小場景,

聚焦石向東面對老王頭、陳阿婆、耿念琪等各類人物,在診療方法和病人訴求之間的抉擇和擔當。導演李慧琴說,這一獨特視角,揭示了現實中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展示大都市社區文化的和諧畫卷,“把當今社區司空見慣、每天都可能遇到的矛盾與煩惱,呈現於舞臺,通過高尚醫德、人與人的善意化解衝突,體現和諧的社會價值觀。”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仁醫》是京劇,也是滬上都市劇,整場演出將京劇的唱、做、念、舞程式化的表演風格融入上海都市背景,既顯大氣,也表現出樸實自然的海派市民生活。5日開始的演出中,《社區仁醫》較之前版本加快了節奏,強化戲劇矛盾,吸引觀眾一坐下來就能入戲。

《社區仁醫》由中共長寧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局、衛計委共同出品,

上海李軍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創作,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擔任藝術總顧問,陸敏飾演石向東,田慧、胡靜、任廣平、嚴海鷹等組成環繞石向東的“生活工作圈”。

本文圖片: 主辦方供圖 圖片編輯:邵競

文/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