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首屆全國大學生積體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原標題:首屆全國大學生積體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共 60 余支隊伍榮獲殊榮

集微網6月4日消息,由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主辦的“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積體電路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暨閉幕式”在位於浦口區的南京工業大學舉行。

作為首屆賽事,本次大賽採取定向邀請的方式,邀請了9所微電子示範學院和17所籌建中的微電子示範學院進行參賽,全國有近400支隊伍參與了初賽,最終100支隊伍入圍了總決賽。

據悉,經過昨天一整天的專家評審,

共評選出60餘隻隊伍獲得獎項。其中,分別在“FPGA設計方向”、“片上系統設計(SoC )方向”、“類比積體電路方向”、“演算法設計方向”、“綜合應用設計方向”五個方面產生了一二三等獎項。此外,東南大學、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福州大學五所高校獲得了“優秀組織獎”,南京工業大學獲得“最佳協作獎”。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先生

在頒獎典禮暨閉幕式上,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先生致辭表示,全球近 50% 的電子產品都來自中國製造,但是我們國家在晶片製造領域的自給率卻非常低。中國最大的進口是積體電路,提高中國積體電路自給率,以及提升中國在國際中的地位是非常迫切的。

雖然目前中國從事積體電路的企業有1300家,但是在品質上和國際先進的技術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羅群先生認為,江北新區是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也已成立500億元的基金,可以說江北新區積體電路產業是國內的產業政策中最好的。同時,據羅群先生介紹,江北新區的產業發展主要集中於人工智慧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四個方面,

而積體電路是智慧製造的核心。目前,代工企業台積電已落戶在江北新區,預計明年進行量產;清華紫光也將在江北新區投資兩千多萬生產記憶體;江北新區的設計企業也有近百家,已經落戶的和即將落戶的包括展訊、中興微、中天微、華大九天、ARM、新思等等。

國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李甯先生

國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李甯先生致辭表示,在積體電路領域,工信部人才中心通過與比利時微電子研發中心、恩智浦等國際知名機構的合作,引進國際知名專家到國內,迄今已舉辦了數十場國際名家講壇和國際研討會。而中心也將以舉辦此次大賽為契機,通過推動企業資源、教育資源的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微電子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同時也通過構建平臺引導高校科研工作和產業界的銜接和接觸,為積體電路人才成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張興教授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張興教授致辭表示,國家對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視,近十幾年來,無論是從創新、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產業方面,2014年出臺了產業推進綱要,之後成立了國家的產業基金,而之後包括江蘇省、上海市、北京市在內的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比較好的省份都成立了積體電路產業基金,這些基金保守估計有近3000多億元。

同時,張興教授表示,科技的發展、產業的發展都對人才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牽頭,聯合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共同推進了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建設。我們對於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提出的要求是要培養貼近產業需求的微電子人才,而此次大賽也是為了滿足這樣的目的:一是鼓勵大學生和研究生創新創業的精神;二是培養大學裡的學習與產業的密切結合;三是培養學生團隊的協作精神。

激發微電子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同時也通過構建平臺引導高校科研工作和產業界的銜接和接觸,為積體電路人才成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張興教授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張興教授致辭表示,國家對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視,近十幾年來,無論是從創新、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產業方面,2014年出臺了產業推進綱要,之後成立了國家的產業基金,而之後包括江蘇省、上海市、北京市在內的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比較好的省份都成立了積體電路產業基金,這些基金保守估計有近3000多億元。

同時,張興教授表示,科技的發展、產業的發展都對人才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牽頭,聯合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共同推進了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建設。我們對於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提出的要求是要培養貼近產業需求的微電子人才,而此次大賽也是為了滿足這樣的目的:一是鼓勵大學生和研究生創新創業的精神;二是培養大學裡的學習與產業的密切結合;三是培養學生團隊的協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