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京東眾籌“鴨綠江口有畝田”東港越光大米啟動稻田認養

2017年6月5日,芒種節氣,京東眾籌“鴨綠江口有畝田”東港千畝有機越光大米稻田認養新聞發佈會在京東集團B座會議廳正式舉行。遼寧省東港市委書記楊乃文、遼寧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處長張悅、京東集團副總裁曲越川、東港市委常委姜永娟、東港市副市長袁家銳、京東東港特產館董事長劉勇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此次發佈會。

啟動儀式由東港市委書記楊乃文、京東集團副總裁曲越川以及京東東港特產館董事長劉勇分別致辭,並共同澆灌了象徵著京東眾籌“鴨綠江口有畝田”東港千畝有機越光大米稻田認養平臺上線的生長稻苗。

京東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自營電商平臺,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促進我國縣域農村電商的持續發展,致力於推進縣域農產品上行。此次東港市委市政府攜手京東集團,是在2016年底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打造“東港草莓”品牌後的再一次發力。雙方共同發起京東眾籌“鴨綠江口有畝田”東港千畝有機越光大米稻田認養專案,

正是積極為“東港大米”進行品牌塑造,為東港越光大米農產品上行打通管道。

在啟動儀式上,東港市委市政府、京東東港館將現場認養籌款全部捐贈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用於貧困地區貧困兒童的生活學習醫療資助。整個眾籌認養所得款項的1%也將會捐贈予基金會,為下一代健康快樂成長貢獻力量。

隨著京東直播、新浪直播、星光TV等平臺全程直播“鴨綠江口有畝田”第一畝認養稻田線上訂單完成,此次新聞發佈會圓滿落幕。今後,國內消費者不再需要從日本背大米或購買天價進口米,通過京東眾籌和京東東港特產館進行東港千畝有機越光大米稻田認養,便能享用到最高品級的優質越光大米。

更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東港越光大米

越光米,原產於日本新瀉縣,

適口性極佳,以軟糯香甜聞名於世,是日本高級大米的代表之一。但越光米稻種對種植環境要求苛刻,畝產僅為一般優質米的三分之二。20世紀90年代,中國幾大稻米主產區開始引進種植日本越光大米,在試驗種植中發現越光米稻稈易因發病造成畝產量低、品質下降等問題。

遼寧省東港市有著與日本新瀉縣相似的種植條件,通過水稻專家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培育種植出完全不遜色於日本新瀉縣的優質越光米,

成為國內公認種植越光大米的最優產區。並且,日本越光大米口感偏軟糯,東港越光大米口感則更有韌性嚼勁,更為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

“鴨綠江口有畝田”眾籌認養稻田坐落於東港市國營示範繁殖農場種植區,這裡也是我國北黃海稻區院士工作站,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為之題字。據東港市示範繁殖農場書記房聖瑞介紹:遼寧東港與日本新瀉同處北緯39度,都位於寒溫帶大河大江入海口,土壤同是退海鹽鹼地平原;東港有著國家一級水質鴨綠江流域灌溉,地區空氣優質天數309天,非常適合越光大米的種植。

東港大米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不僅代表了國產越光大米的頂級品質,甚至超越了大多數日本原產越光大米。在當前國內消費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下,2016年初,東港市委市政府選定坐落於鴨綠江入海口的國營示範農場,整塊規劃1000畝優質稻田開展“東港千畝有機越光大米示範工程”,提高東港大米越光稻種品質,提升東港大米的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

首次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解決農產品追溯難題

長期以來,如何將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建立有效的產品追溯機制,始終是農產品上行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此次稻田認養工程由國營示範農場整塊1000畝稻田進行統一規劃認養,堅持做到了六個統一的標準,即“統一品種佈局、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人工機械除草、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工培訓、統一收割入庫”,為認養者提供可靠的品質保障。

還有,“鴨綠江口有畝田”運營團隊京東東港特產館在國內首次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進行認養追溯,再結合無人機實景傳輸、720度全景拍攝、農事資訊直播、視覺化追溯體系等技術手段,從農業投入品、標準化生產、農標中心檢測、源頭可追溯等多環節入手,便於認養者隨時瞭解稻田情況,對農事耕種心知肚明,品質安全瞭若指掌,使得產品追溯的難題迎刃而解。

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捐贈現場稻田認養籌款

青綠的稻苗,象徵著希望,就如同孩子們的茁壯成長。啟動儀式上,東港市委市政府、京東東港館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達成捐贈合作協定,資助玉樹地區災區兒童願他們健康生活每一天。當天現場拍賣了3塊認養稻田,所得拍款也全部損贈給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同時最終全部眾籌認養款項的1%也將捐到基金會,用於災區兒童的學費生活資助。在東港越光大米眾籌認養的同時,也為幫助災區兒童做了一份貢獻,將愛心傳遞。

都位於寒溫帶大河大江入海口,土壤同是退海鹽鹼地平原;東港有著國家一級水質鴨綠江流域灌溉,地區空氣優質天數309天,非常適合越光大米的種植。

東港大米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不僅代表了國產越光大米的頂級品質,甚至超越了大多數日本原產越光大米。在當前國內消費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下,2016年初,東港市委市政府選定坐落於鴨綠江入海口的國營示範農場,整塊規劃1000畝優質稻田開展“東港千畝有機越光大米示範工程”,提高東港大米越光稻種品質,提升東港大米的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

首次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解決農產品追溯難題

長期以來,如何將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建立有效的產品追溯機制,始終是農產品上行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此次稻田認養工程由國營示範農場整塊1000畝稻田進行統一規劃認養,堅持做到了六個統一的標準,即“統一品種佈局、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人工機械除草、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工培訓、統一收割入庫”,為認養者提供可靠的品質保障。

還有,“鴨綠江口有畝田”運營團隊京東東港特產館在國內首次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進行認養追溯,再結合無人機實景傳輸、720度全景拍攝、農事資訊直播、視覺化追溯體系等技術手段,從農業投入品、標準化生產、農標中心檢測、源頭可追溯等多環節入手,便於認養者隨時瞭解稻田情況,對農事耕種心知肚明,品質安全瞭若指掌,使得產品追溯的難題迎刃而解。

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捐贈現場稻田認養籌款

青綠的稻苗,象徵著希望,就如同孩子們的茁壯成長。啟動儀式上,東港市委市政府、京東東港館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達成捐贈合作協定,資助玉樹地區災區兒童願他們健康生活每一天。當天現場拍賣了3塊認養稻田,所得拍款也全部損贈給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同時最終全部眾籌認養款項的1%也將捐到基金會,用於災區兒童的學費生活資助。在東港越光大米眾籌認養的同時,也為幫助災區兒童做了一份貢獻,將愛心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