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身價186億的首富到一無所有,他迅速被人遺忘了!

186億,曾經的施正榮就是以這個身價成為2005年的中國首富。

當施正榮創建的尚德企業在美國股市沖高到每股80美元的時候,他真的是站在人生事業的高峰,睥睨天下,可以說這一生應該榮華富貴不盡了。

然而世事多變幻,誰曾想市場形勢突然逆轉,在美國上市的尚德股價飛流直下,從80美元每股竟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跌破1美元。現在,施正榮已經成為昨日黃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用搜狗輸入法輸入my,出現馬雲,輸入lyh,出現李彥宏,

輸入szr,沒有施正榮……

從白手起家,到問鼎首富,再到分文不值,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財富的定義不是以金錢來衡量,而是以時間來衡量。

一出生就被拋棄的可憐娃

施正榮本不姓施。他一出生,就是被拋棄的那一個。

1963年,江蘇揚中縣和平村陳家母親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哥哥取名陳恒龍,弟弟還沒有名字,就被送給了同村的施家,施家給這個男嬰取名施正榮。

對家境貧苦的陳家來說,

他們送掉了一位未來的中國首富。

成長在貧窮人家的雙胞胎弟弟施正榮,不得不從6歲起就開始幫父母幹活賺錢。他幫父母用竹子編暖壺殼,一個可以賣5分錢,一直編到了13歲。“他日子過得苦一些。”施生母坦言。此時的同胞哥哥,則過著正常小孩童年應有的頑皮生活。

抱養的經歷奠定了施正榮一生的性格基調。哥哥急躁強勢,性格隨了生母,而他卻緩慢溫和,這與生父母和養父母的性格皆不像。在其兄嫂眼裡,施“沒脾氣,軟得很”。

這種性格在被抱養的家庭裡受到了歡迎。施正榮懂事,不頑皮,幹活勤勞,長得也漂亮,這經常得到大人表揚。在將近10歲時,他已從鄰居嘴裡基本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施正榮自稱很小時就想走出他出生的那片狹小天地。

16歲進入長春理工大學,23歲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碩士畢業,兩年後,也就是在1988年他公費留學澳大利亞,師從國際太陽能電池權威、2002年“The Right Livelihood”獎得主馬丁•格林教授。

1991年,施博士畢業了,帶著十幾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明專利,留在了澳大利亞,工作兩年後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

從“施博士”到“施總”

科學家施正榮,喜歡別人稱呼他為“施博士”。

2000年,37歲的施博士有了老婆孩子,他帶著幾十萬美元回國,尋找創業的機會。在那之前,他從未涉足商業,只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失敗了大不了再找份工作。”

“一個熟人和我開玩笑,你是一條大魚跑到小河裡去了。”施正榮說,“那時的自己比較年輕,想的少,當時是要什麼沒什麼,就憑著一腔熱血。”

施正榮拿著一個關於創立太陽能科技企業的概念與無錫市政府圈子、商人圈子進行了接觸。他碰到了後來成為合作對象的無錫市風險投資公司投資部經理張維國,取得了他的大力支持,而由此誕生了無錫尚德的雛形。

施正榮走的關鍵一步是取得了無錫市政府的支持。無錫市政府一直在尋找一些含高新技術同時又能回報豐厚的專案。施正榮的項目正好入了他們的法眼。而施正榮也長袖善舞,與無錫市政府多位高官相交甚密,人脈極其豐富。

最後,在無錫市政府的支持下,擁有國資背景的無錫當地知名企業紛紛出手,這其中包括了小天鵝集團、無錫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山禾製藥等8家公司,施正榮共融資600萬美元,他則以40萬美元現金和價值160萬美元的技術參股,2001年1月,尚德電力正式成立。

無錫尚德的成功背後實則是政府的隱形之手,而這種國資背景的企業投資實際上就類似於無錫市政府自己出手。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援,施正榮很難讓那些國資背景的企業出手相助,因為當時的太陽能概念並不新鮮,已經炒作了數十年,但由於技術限制,一直無法廣泛運用於日常生活。

2005年12月14日,無錫尚德美國紐交所上市,融資4億美元。施正榮也從一位飽受質疑的創業者成為華爾街追捧的明星。儘管爭議仍在,但在過去的一年中,無錫尚德產能達到540兆瓦,銷售收入100億美元,躋身世界光伏行業前三強。並被譽為光伏界的“比爾蓋茨”,以186億身家成為2005年中國首富。

從此不掙一分錢

成為“首富”之後,施正榮在上海成立“施氏家族慈善基金”,高調介入公益事業,他還在無錫新區修建了尚德電力總部,此地因為一整面全球面積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幕牆成為無錫市標誌性建築。這樣的辦公環境,是鳥槍換炮,更符合施正榮行業大佬的身份。

“以前每年國外的雜誌排名,前十名的製造商都是外國的,2007年我們當了世界老大,從此以後的老大全部都是中國人。一個企業的成敗不說明什麼,你成就了一個行業比什麼都最要。”

施正榮認為自己成就了這個行業,在2008年海外市場需求量下滑時,他也以老大身份自居,在一次新能源行業峰會上,他指著同行企業家和政府官員“你們回去好好反省一下”。

施正榮也成了一個好面子的人。只要有一個老外在場,便要求高管們必須說英文,他偏愛那些“簡歷光鮮、有跨國公司背景和海外生活經驗的高管”。

那時候,錢對於施正榮而言,只是簡單的數字。他曾經花20萬美元包一架公務機去參加達沃斯論壇,同美國副總統戈爾共進午餐,與英國查理斯王子談合作,給自己買了近十輛頂級豪車,見不同人時會開不同的車。

瞭解他的人說,他留給自己的那一面沒有變,變的是給別人看的那一面。2005年底,尚德上市當天,施正榮對友人說過一句話:“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去掙一分錢,我就花錢。”

首富歸零隻在一瞬間

尚德的成功,也引發了中國光伏行業的第一波熱潮,更被視為海歸科學家、開明地方政府和海外資本合作的典範。他還有“光伏教父”、“中國新的太陽能王”、“太陽之王”的稱呼。只是不久,“太陽”的光環很快暗淡下來。

2012年六一,這位個頭不高、寬腦門、身著西裝的首富抽陀螺,踢毽子,打彈弓,似乎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模樣。

首富要迎接那個轉折了!

兒童節兩個月後,施正榮接到董事會電話,要求其辭去CEO職務。施正榮不同意,董事會按流程讓五位元成員投票。唱票結果是1:4,施正榮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其他4人則將票投給了時任CFO的金緯。

被逼宮後,施並未將公開矛盾,對外稱尚德債務問題要緊,賦予金緯更大的職權解決債務問題。但到了2013年3月,董事會又發起投票,施正榮的董事長職務也保不住了。

而被罷免的直接導火索是尚德參股的環球太陽能基金反擔保欺詐案。作為貸款的擔保者尚德需要承擔貸款人義務,償還5.6億歐元。美國投資者還以欺騙投資者為由把尚德告上了法庭。

除此之外,施正榮還陷入涉嫌關聯交易、“掏空尚德資產”、內鬥等各種醜聞,而尚德在坐上了停工停產、可轉債壓頂、債權人起訴等“過山車”後,終於在2013年3月20日宣告破產重整。至此,施正榮和尚德電力所有的一切,在短短12年內從零到巔峰又從巔峰回歸到零。而施正榮這個名字也隨之被人淡忘。

他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一夜之間從神壇跌落。有人說,施正榮的個人信用徹底破產了,在他有生之年,很難在中國市場再做成一單生意。讓人意外的是,今年4月,施正榮以澳大利亞一家名為Energus光伏公司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該公司在澳大利亞的發佈會。這也是施正榮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但沒有多少媒體關注他了。這真的會是下一個轉折?

結語

這是一個造就神話的年代,無數的機會擺在面前,一個超級富豪的誕生也許只在一瞬間;這更是一個冒險的年代,商海中風雲變幻莫測,同樣只在一瞬間,一切的榮耀和輝煌便灰飛煙滅。人們往往關注成功者的創富傳奇,但鮮有人知道,也許菜市場門口賣包子的小老闆,曾經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

沒有誰會永垂不朽!他們曾是行業內的翹楚和風向標,站在財富金字塔尖,高不可攀。或許是盲目的擴張,或許是缺乏有效管理的約束,或許是一個決策的失誤,他們付出了“出局”的沉重代價。正因其沉重,更給人以啟迪和警醒。

他碰到了後來成為合作對象的無錫市風險投資公司投資部經理張維國,取得了他的大力支持,而由此誕生了無錫尚德的雛形。

施正榮走的關鍵一步是取得了無錫市政府的支持。無錫市政府一直在尋找一些含高新技術同時又能回報豐厚的專案。施正榮的項目正好入了他們的法眼。而施正榮也長袖善舞,與無錫市政府多位高官相交甚密,人脈極其豐富。

最後,在無錫市政府的支持下,擁有國資背景的無錫當地知名企業紛紛出手,這其中包括了小天鵝集團、無錫高新技術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山禾製藥等8家公司,施正榮共融資600萬美元,他則以40萬美元現金和價值160萬美元的技術參股,2001年1月,尚德電力正式成立。

無錫尚德的成功背後實則是政府的隱形之手,而這種國資背景的企業投資實際上就類似於無錫市政府自己出手。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援,施正榮很難讓那些國資背景的企業出手相助,因為當時的太陽能概念並不新鮮,已經炒作了數十年,但由於技術限制,一直無法廣泛運用於日常生活。

2005年12月14日,無錫尚德美國紐交所上市,融資4億美元。施正榮也從一位飽受質疑的創業者成為華爾街追捧的明星。儘管爭議仍在,但在過去的一年中,無錫尚德產能達到540兆瓦,銷售收入100億美元,躋身世界光伏行業前三強。並被譽為光伏界的“比爾蓋茨”,以186億身家成為2005年中國首富。

從此不掙一分錢

成為“首富”之後,施正榮在上海成立“施氏家族慈善基金”,高調介入公益事業,他還在無錫新區修建了尚德電力總部,此地因為一整面全球面積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幕牆成為無錫市標誌性建築。這樣的辦公環境,是鳥槍換炮,更符合施正榮行業大佬的身份。

“以前每年國外的雜誌排名,前十名的製造商都是外國的,2007年我們當了世界老大,從此以後的老大全部都是中國人。一個企業的成敗不說明什麼,你成就了一個行業比什麼都最要。”

施正榮認為自己成就了這個行業,在2008年海外市場需求量下滑時,他也以老大身份自居,在一次新能源行業峰會上,他指著同行企業家和政府官員“你們回去好好反省一下”。

施正榮也成了一個好面子的人。只要有一個老外在場,便要求高管們必須說英文,他偏愛那些“簡歷光鮮、有跨國公司背景和海外生活經驗的高管”。

那時候,錢對於施正榮而言,只是簡單的數字。他曾經花20萬美元包一架公務機去參加達沃斯論壇,同美國副總統戈爾共進午餐,與英國查理斯王子談合作,給自己買了近十輛頂級豪車,見不同人時會開不同的車。

瞭解他的人說,他留給自己的那一面沒有變,變的是給別人看的那一面。2005年底,尚德上市當天,施正榮對友人說過一句話:“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去掙一分錢,我就花錢。”

首富歸零隻在一瞬間

尚德的成功,也引發了中國光伏行業的第一波熱潮,更被視為海歸科學家、開明地方政府和海外資本合作的典範。他還有“光伏教父”、“中國新的太陽能王”、“太陽之王”的稱呼。只是不久,“太陽”的光環很快暗淡下來。

2012年六一,這位個頭不高、寬腦門、身著西裝的首富抽陀螺,踢毽子,打彈弓,似乎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模樣。

首富要迎接那個轉折了!

兒童節兩個月後,施正榮接到董事會電話,要求其辭去CEO職務。施正榮不同意,董事會按流程讓五位元成員投票。唱票結果是1:4,施正榮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其他4人則將票投給了時任CFO的金緯。

被逼宮後,施並未將公開矛盾,對外稱尚德債務問題要緊,賦予金緯更大的職權解決債務問題。但到了2013年3月,董事會又發起投票,施正榮的董事長職務也保不住了。

而被罷免的直接導火索是尚德參股的環球太陽能基金反擔保欺詐案。作為貸款的擔保者尚德需要承擔貸款人義務,償還5.6億歐元。美國投資者還以欺騙投資者為由把尚德告上了法庭。

除此之外,施正榮還陷入涉嫌關聯交易、“掏空尚德資產”、內鬥等各種醜聞,而尚德在坐上了停工停產、可轉債壓頂、債權人起訴等“過山車”後,終於在2013年3月20日宣告破產重整。至此,施正榮和尚德電力所有的一切,在短短12年內從零到巔峰又從巔峰回歸到零。而施正榮這個名字也隨之被人淡忘。

他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一夜之間從神壇跌落。有人說,施正榮的個人信用徹底破產了,在他有生之年,很難在中國市場再做成一單生意。讓人意外的是,今年4月,施正榮以澳大利亞一家名為Energus光伏公司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該公司在澳大利亞的發佈會。這也是施正榮最近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但沒有多少媒體關注他了。這真的會是下一個轉折?

結語

這是一個造就神話的年代,無數的機會擺在面前,一個超級富豪的誕生也許只在一瞬間;這更是一個冒險的年代,商海中風雲變幻莫測,同樣只在一瞬間,一切的榮耀和輝煌便灰飛煙滅。人們往往關注成功者的創富傳奇,但鮮有人知道,也許菜市場門口賣包子的小老闆,曾經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

沒有誰會永垂不朽!他們曾是行業內的翹楚和風向標,站在財富金字塔尖,高不可攀。或許是盲目的擴張,或許是缺乏有效管理的約束,或許是一個決策的失誤,他們付出了“出局”的沉重代價。正因其沉重,更給人以啟迪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