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了玩直播,趙本山把“本山大叔”揮霍光了?

趙本山的本職工作就是四個字:討人喜歡。

曾被觀眾稱為“本山大叔”的他,憑藉接地氣的小品、二人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潮流。然而在6月5日,因為經營範圍的變更,沉寂許久的“本山傳媒”再次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難怪有人說,如今的趙本山快把“本山大叔”給揮霍光了。

趙本山“觸網”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月19日,趙本山旗下的“本山傳媒”悄然變更了經營範圍:在原來的“東北二人轉、喜劇小品、民間歌舞綜合文藝演出”等範圍基礎上,增加了“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資訊服務業務、遼寧省內經營互聯網資訊服務”等。

趙本山與女兒直播

顯然,這並不妨礙趙本山“觸網”。而真愛粉也都知道,今年60歲的趙本山對手機直播等互聯網新業態並不陌生。

去年10月,趙本山在某直播平臺進行了首秀,資料顯示,該直播吸引了100萬人線上觀看,收入300萬元。而今年4月16日,趙本山的女兒“球球”正在直播時,趙本山“意外”出鏡,畫面中,趙本山戴著橙色的帽子,

背著鏡頭坐在地上,還開玩笑說自己在修仙。

與趙本山一樣,“趙家班”的弟子們也在各大直播平臺裡活躍著,其中有不少還是“直播控”或“自拍控”。

從大資料來看,這似乎不難理解。資料顯示,共五分之一的主播來自東北,而一半以上的直播紅人是東北人,

他們操著豪爽氣十足的東北話,在各種直播平臺上表演、唱歌、陪人嘮嗑,還贏得了“美女多性格爽才佳”的美稱。

而回歸到變更經營範圍這件事上,也被不少人解讀稱:本山傳媒的商業版圖上,將會多出“互聯網業務”。

“二人轉藝術”的爭議

其實,趙本山從一個小品演員蛻變成一位商業大佬的故事,外界流傳頗多。

據瞭解,本山傳媒經營範圍非常宏大,投資足球俱樂部、經營煤炭生意等,

都成為趙本山旗下的業務。但不得不承認,出身二人轉演員的趙本山,其事業也是依靠二人轉才走上巔峰。

2002年,趙本山在瀋陽大舞臺做起了二人轉演出,獲益不菲後,瀋陽大舞臺也更名為“劉老根大舞臺”,並開始連鎖經營,在外界看來,這就是趙本山建立商業帝國的第一步。

隨後,趙本山在“春晚”打出名氣,也以此為立足點,投資大量電視劇。從《劉老根》到《馬大帥》、《劉老根2》、《馬大帥2》,無一不火爆市場。而這一投資主體,就是趙本山2003年成立的本山傳媒。

近年來,本山傳媒已經形成了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演出、影視製作、電視欄目、藝術教育。

也就是說,在直播這點事上,趙本山是個“外行”。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本山傳媒做直播,首先只能說趙本山很有錢,畢竟這是很燒錢的事;同時,最大的優勢可能來自內容,考慮到東北主播的分量不言而喻。

其實,本山傳媒也有做直播的“優勢”,因為其一直以來,都表現出了極為敏感的品牌意識。資料顯示,《鄉村愛情》幾乎所有的角色名都被註冊為商標,如“王木生”、“謝大腳”、“楊曉燕”、“香秀”等等。

此外,就連趙本山女兒“球球”的名字,及其網名“社會你球姐”,也在2016年被本山傳媒註冊為商標。

所以說,以二人轉起家的本山傳媒若將這種傳統藝術融入到直播業務中,也不是過於“不務正業”。

但需要正視的一個現實是,“二人轉藝術”本身就爭議不斷,前有清華教授肖鷹痛批二人轉“低俗”、“難登大雅之堂”,引來原央視主持人崔永元與其在網上“開罵戰”;後有趙本山的幾位成名的徒弟接連曝出負面,深陷輿論爭議之中。

所以,不少人都在思索一個問題:風波不斷的二人轉、本山傳媒能撐到何時?

“本山大叔”的面子和裡子

有人說,這些主播正在做的事,趙本山都做過,這些主播正在經歷的,趙本山也都經歷過。這只不過是電視臺與網路平臺的差異而已。

“一代宗師”劇照

如今,春晚風光不再,東北地區經濟凋敝,往昔紅紅火火的劉老根大舞臺葉門庭冷落,加上經由媒體重塑的“城市中產階級”崛起,不難猜測,以“俗文化”為顯著特徵的東北曲藝自然不再入流,趙本山這一標籤也漸漸成為過去式。

至於直播能否成為本山傳媒的下一個發力點,只能說趙本山首秀的效果不錯,但“一招鮮吃遍天”並不適用於現在,對於趙本山等藝人來說,這仍是相當大的挑戰。

在《一代宗師》中,趙本山曾代表過江湖的面子和裡子,顯然,如今的他只不過是個有著“本山大叔”故事的老頭,沒有辦法改變規則。

首先只能說趙本山很有錢,畢竟這是很燒錢的事;同時,最大的優勢可能來自內容,考慮到東北主播的分量不言而喻。

其實,本山傳媒也有做直播的“優勢”,因為其一直以來,都表現出了極為敏感的品牌意識。資料顯示,《鄉村愛情》幾乎所有的角色名都被註冊為商標,如“王木生”、“謝大腳”、“楊曉燕”、“香秀”等等。

此外,就連趙本山女兒“球球”的名字,及其網名“社會你球姐”,也在2016年被本山傳媒註冊為商標。

所以說,以二人轉起家的本山傳媒若將這種傳統藝術融入到直播業務中,也不是過於“不務正業”。

但需要正視的一個現實是,“二人轉藝術”本身就爭議不斷,前有清華教授肖鷹痛批二人轉“低俗”、“難登大雅之堂”,引來原央視主持人崔永元與其在網上“開罵戰”;後有趙本山的幾位成名的徒弟接連曝出負面,深陷輿論爭議之中。

所以,不少人都在思索一個問題:風波不斷的二人轉、本山傳媒能撐到何時?

“本山大叔”的面子和裡子

有人說,這些主播正在做的事,趙本山都做過,這些主播正在經歷的,趙本山也都經歷過。這只不過是電視臺與網路平臺的差異而已。

“一代宗師”劇照

如今,春晚風光不再,東北地區經濟凋敝,往昔紅紅火火的劉老根大舞臺葉門庭冷落,加上經由媒體重塑的“城市中產階級”崛起,不難猜測,以“俗文化”為顯著特徵的東北曲藝自然不再入流,趙本山這一標籤也漸漸成為過去式。

至於直播能否成為本山傳媒的下一個發力點,只能說趙本山首秀的效果不錯,但“一招鮮吃遍天”並不適用於現在,對於趙本山等藝人來說,這仍是相當大的挑戰。

在《一代宗師》中,趙本山曾代表過江湖的面子和裡子,顯然,如今的他只不過是個有著“本山大叔”故事的老頭,沒有辦法改變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