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胃癌術後患者應進食些什麼食物,如何進食?

胃癌手術後,胃腸道之間的通路重新組建,改變了食物經過的原有通道,對胃腸道的生理功能有較大的干擾;胃大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術後,胃的容積及其消化能力還會受到明顯影響,

因此飲食的選擇應適合這些變化。

胃癌術後飲食應遵循一下原則:

(1)從禁食、流質、漸至半流質、軟食、普食,量由少到多,飲食應細軟、少渣、易消化。拔除胃管後第1天可少量飲水,首次20 – 30毫升,第2天給半量流質每次50-80毫升,第4天進全量流質每次100 – 150毫升,第7天給半流質,

逐漸過渡到軟食。流質飲食可選擇米湯、稀粥、各種蔬菜汁及果汁等,不宜進食易產氣的牛奶、豆奶、豆漿及過甜液體;半流質選擇易消化、易咀嚼、細軟食物,如各種米粥、米粉、肉粥、魚粥、菜泥和果泥等;軟食則可選擇麵條、饅頭、軟米飯、魚肉、瘦肉泥、水餃、包子和碎菜等。

(2)少量多餐,由於術後胃容積減少,每次進餐不宜超過100毫升,每日可分7-8次進餐,選擇質細軟、少渣、少油膩、宜消化的食物。

(3)應忌食生、冷、硬、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除了吃穀物外,可以多吃一些精肉、禽類、魚類、蛋類、乳類及豆類食品等高蛋白食物。

(4)食物要注意營養均衡,品種要豐富,包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等。碳水化合物包括穀類、根莖類食物,如大米、麵粉、土豆、白薯等;蛋白質分為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主要分佈於豆類和各種肉類中;蔬菜、水果中則維生素含量豐富。

(5)應注意飲食衛生,進食要細嚼慢嚥。胃切除以後的飲食還要注意防止傾倒綜合征。所謂傾倒綜合征多發生於胃切除術後剛開始進食的頭幾周,也有人會在術後幾年才出現,主要是在餐後、尤其是進食大量甜食後半小時左右,感覺腹脹不適,可有噁心、嘔吐、噯氣、腹鳴脹氣,隨後便意頻頻,連續數次排出含不消化食物的稀便,部分人同時還會有面色蒼白、頭昏、無力、心慌、全身發抖的症狀,

嚴重的還會昏倒。傾倒綜合征是由於胃部分或全部切除後,食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太短或無胃可存留,大量食物迅速進入小腸,而食物的滲透壓較高,會從腸壁中析出大量液體來保持腸腔內容物和腸壁之間滲透壓的平衡,從而引起血糖升高、血容量下降,引起心跳加快和虛脫等不適的症狀。胃切除得越多,吻合口越大,出現傾倒綜合征的機會更高。
為防止出現這種情況,飯後宜仰臥十幾分鐘,減緩食物因重力作用進入小腸的速度,同時應少食多餐,避免一次進食過多,且不宜用甜飲料或甜點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體會逐漸適應,術後時間越長,越少出現這種情況。